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光挂到嘴边上不去实行 不是真正的「道」

光挂到嘴边上不去实行 不是真正的「道」

作者:董延喜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于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新译】


求学之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最终达到学识渊博,求道之人欲望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再减少,一直减少到无为的境界。有了这样的境界才能奉行无为而治,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


有道的治国者之所以得到天下人的拥戴,是因为他们不搅扰百姓。如果治国者乱为妄为胡作非为,必定引起天下纷乱,他们就不配执掌天下。

【会意】


老子在本章中提出的「为道」理论,是修真证道的总纲,是涵盖《道德经》八十一章的「经中之经」、「道中之道」。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和「为道」一个用加法,一个用减法,两者所采用的方法正好相反。为学是从事知识方面的学习,采用的方法是一天天的积累,一天天的增加,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在读书中明白大道之理。而「为道」却恰恰相反,正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要失败的。为道是要用身体力行去证道,使自己的身心合于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不去为道,何以归真?


怎样为道呢?老子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这个「损」就是要一天一天减少,就是要不断地减少外在的经验,不断地减少内在的欲望。「损」到什么程度呢?老子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只有减少到无欲、无知、无为的境界,才能真正得道。「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原因、是途径,「无不为」是目的、是结果。因为「无为」是不强为、不妄为,是按照自然规律去为,所以必然是无所不为。



光挂到嘴边上不去实行 不是真正的「道」


老子说:「取于天下,常以无事。」这个「无事」就是无为的意思。俗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只要别没事找事,有意生事,就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人不就不再为百事闹心,万事劳神了吗?「无事」就是不要人为地去找事,要自自然然、自然而然地去做事。老子说:「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唐玄宗说:「无为无事,天下归怀,故可取天下。」一旦「有事」,必然和自己的私心和欲望相关,必定会被挠头事、烦心事缠身,就不配去治理天下。


关于老子的「道」,中国学术界各是其是,各有各的说法,而且争论正来日方长。但学者们似乎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道」。历代老学研究者,大都只把老子当学问来做,他们的书像手电筒一样是照别人的,真正按照《道德经》的精神和原理去为人处世的为道者如凤毛麟角。老子道学不仅仅是告诉世人「道」是什么,而是教后人怎样为道。学道、闻道、论道、明道,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为道。道德崩溃时,最需要的是如何为道,如何按照大道原理去为人处世,如何让道德文化渗透到我们的骨子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变成我们照亮人生的心头灯,为人处世的座右铭,变成一种活生生的精神支撑,一种活生生的生命品质。


近年来我一直在倡导人生之道、生活之道,就是要让道学走进现代社会,走进普通百姓,走进人们心灵,走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我们把道的原理,既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又作为一种行为方式,来指导我们的言行。道是老子、庄子从小宇宙中悟出来的大道理,是内在生命的呼声。那么道在哪里呢?庄子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光挂到嘴边上不去实行 不是真正的「道」


庄子有个叫东郭先生的朋友,悟性不高又整天围着庄子问道,庄子又不愿意给他讲。一天东郭先生说:「我今天留你吃饭,但是我所问你的道你必须跟我说完。」庄子一看都准备饭了,就说:「那好吧。」


东郭先生就问:「道到底在哪里?」


庄子回答说:「道无所不在。」

东郭先生说:「你这个回答不行,不确指,道究竟在哪里?」


庄子说:「在蝼蛄,在蚂蚁。」


东郭先生说:「咱们整天谈论道,道是一个很高尚的东西,蝼蛄这么低下,怎么在蝼蛄、在蚂蚁呢?道究竟在哪里?」


庄子说:「在旱稗,在水稗。」


东郭先生说:「庄老先生,这不是更低下了,刚才还是动物,现在又变成植物了!道究竟在哪里?」


庄子又说:「在瓦,在砖。」


东郭先生说:「从动物到植物,又到无生物,怎么愈来愈低下了!究竟这个道在哪?」


庄子说:「在屎,在尿。」


东郭先生一赌气不再问了,「这越说越恶心了,道怎么能在屎尿呢?」


庄子说道在屎尿,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这个道理就是道无处不在,世界上任何事物里都有道,即使是在最低贱的事物中都有道的存在,没有一物能脱离道。反过来说,道也不能脱离万物,道也离不开万物,离开万物就不称其为道了。庄子认为道是万物背后的总导演,纪晓岚说「道乃万物当然之理」。


庄子从小事入手说大道给我们一个启示:吃喝拉撒睡这些小事都不能违道,何况大事乎?庄子讲,道行之而成。光挂到嘴边上不去实行,不是真正的「道」,《大染坊》里有个陈寿亭,他的生意做得非常出色,但是这个陈寿亭并没有念过书,可他非常懂得「经营之道」,他有一个亲戚从国外留学回来,在经营上老是打败仗,可陈寿亭在经营上是个常胜将军。电视剧《亮剑》里的李云龙也是没有读过书,但是他深得「用兵之道」,他打仗不按规矩打,兵无常势,不按规矩打里面有「道」,这就叫「出奇制胜」,这就是「用兵之道」。本来敌人包围得跟铁桶一样,他还往上冲,结果真就冲过去了。据说,古代有一个给皇上做车的人,也没念过书,但是车做得非常好,做车最关键的就是用斧子去砍车轴,要是车轴做不好,这个车的寿命就要大打折扣,或者拉起来非常沉重。他做车做得非常好,但是他的本领没法传授给自己的儿子,因为他说不出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最玄妙的道理用语言表述不出来,但是可以做出来,道是做出来的,为出来的,不做不为不足以成道!



光挂到嘴边上不去实行 不是真正的「道」



从道德传家的角度来说,我们常说的人之常情往往就是人之常道。人人都在道中,时时都在为道,只是许多时候身在道中不知道,百姓皆曰我自然,这个「我自然」不就是在为道吗?这个道不是用语言说出来的,而是用行为做出来的,多数人只知道人之常情而不知人之常道。有一个故事,说是一伙强盗要杀害一个老者,老者的儿子冲上去,要替父亲去死,请求强盗放了自己年迈的父亲。而老者却喝令儿子赶快走开,求强盗不要伤害他的儿子。做儿子的跪求速死,大声说,你们快动手啊,放了我父亲,杀了我吧!此时,强盗手中的刀慢慢地垂了下去,转身向村外走去。是父慈子孝的情与道战胜了邪与恶!人之常情便是真情,从这个真情中就可以看到人之常道。


世俗之人往往以损人利己为能事,修道之人则以损己利人为快乐。作为一个修道者,我们要按老子的教诲去「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不断地反省自己,检讨自己的毛病,涤除心中的杂念,改正自己的过错,减少自己的不良品性。「损」的过程就是为道的过程,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主动地去损,自觉地去损,乐观地去损。老道曾接触过不少高道大德,他们看上去都是一些极平常、极朴素的人,见人谦恭有礼,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身上的傲气、俗气和虚荣都被损掉了,因为他们超越了自我,找到了真我,达到了无为的境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天天谈 的精彩文章:

TAG:道教天天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