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楊白鷺各自得
廣東書人品鑒錄之三十二 黎向群(評論家)
晚清廢除科舉,興建學堂,力倡新學,出國留學,蔚然成風。曹受坤、金章、朱執信、葉夏聲、張樹枏、黎慶恩、陳融等人早年東渡扶桑,入東京法政大學速成科學習法律,學成回國,他們都成為近代廣東法律界的骨幹力量。
曹受坤(1879~1959),字伯陶。番禺人。光緒三十年(1904)入日本東京法政大學速成科,翌年加入同盟會。回國後,1924年8月至12月,任廣東法官學校校長,廣東檢察廳廳長等職,兼任法典編纂委員會成員,其他成員還有伍朝樞、林翔、陳樹人。
民國政要崇尚莊子學說,各有成就。曹受坤亦不例外,他身為法律界的權威,兼研諸子學說,其核心價值觀傾向莊子學說。他辭職後,隱居香江,遠離政治,潛心鑽研莊子,著書立說。他自刊有《莊子哲學》一書,附莊子內篇解說。張澍棠題籤,胡毅生於民國三十七年(1924)夏為該書題寫扉頁,陳融戊子初夏作序。自謂:「莊子於學無所不窺,書中於各種學術,如心理學、物理學,乃至經濟學、社會學,殆無不涉及者。」書中集中分析了莊子的哲學思想,也對莊子的生物進化說有所論列。該書學術性很強,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曹受坤為人謙和,待人誠懇,與書畫界的盧子樞、鄧芬等人交往密切。尤其與盧子樞交誼篤深。盧子樞(1900~1978),原名沛森,又名沛霖,以字行,東莞市人。廣東省文史館館員。1922年與國畫界同人於廣州組織癸亥合作畫社及國畫研究會。精研國畫,尤工山水,善鑒賞兼長書法。1929年參加全國美展。著有《盧子樞書畫集》《不蠹齋友人書札》等。《不蠹齋友人書札》一書,收錄了曹受坤致盧子樞兩通書札:
其一:「子樞兄鑒:茲送上謝觀生畫一幅,請鑒別真偽覆我數字,不可用口頭告知,因恐來人頭腦不清顛倒是非也。費神之至即請,刻安!弟坤頓首。」此札恭請盧氏為他鑒定謝觀生(謝蘭生弟)畫,要求出示鑒定文字,不許口頭回覆,恐防頭腦不清者口舌。由此可見,一是曹氏珍愛此畫,二是盧為當時權威的鑒定專家,以他鑒定為準,並要求出示鑒定文字。
其二:「子樞兄鑒:送上箑扇面,暇時請為大筆一揮,唯該扇日子頗久,恐為浮塵或手汗之類,請先用粉揩刷或用其他方法去之。如仍不能著墨則不宜畫矣,他日另送紙作橫披可也。此請大安!弟坤頓首」 。此札他送去箑扇面請盧氏為他作畫,信中提及扇紙陳舊,有塵有手汗之跡,發用粉揩刷或其他方法處理,實不行則另送紙另作橫披。可見,曹氏為人處事之細心矣。從兩信內容來看,涉及到請盧子樞鑒定書畫,或求其畫等事宜,見證了他們之間的交誼。
曹受坤與陳融、胡漢民在菊坡精舍求學,讀書寫字,研究金石,有著共同的取向。曹受坤的書法,取法漢晉唐宋,格調高古,氣象萬千、超凡脫俗。漢隸師法《禮器》《張遷》諸碑,工整遒美。行草書脫胎王羲之、孫過庭、蘇軾、米芾,流麗逸致。
曹受坤傳世的墨跡很少。若虛齋庋藏他的行書「綠楊白鷺各自得,水月林風相與清」 對聯(如圖),紙本,縱厘米、橫厘米,上款:「皭然同學撰句屬書」,下款:「乙丑十月,曹受坤」,下鈐:「受坤私印」、「番禺曹氏」白文各一枚。此聯作於乙丑十月(1925年),時年46歲。因為大字,字形寬綽,用筆厚重,用墨濃潤,似用宿墨,渾厚處似蘇軾,靈動處似王羲之、米芾。此聯是中年時期創作的作品,日趨成熟,充滿著濃郁的書卷氣息。






TAG:鳳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