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佑民的佛教經典 這三部最為重要!
文:寶寂
在佛教中,護法與護國是很重要的概念。
從世間的層面講,就是修持佛法、守護國家;從超世角度講,就是成就聖果,功德加持,超世是世俗的目標,超世統攝世間。
從內外關係講,護法是護持內在的信心與修行,護國是護持外在的國土與眾生,內護與外護互為因緣,內護統攝外護。
這樣,就可以理解佛教的護國理念及其傳統,也能理解佛教在兩千多年的傳承中,為什麼普遍受到政府的支持。
「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從佛法不可思議力量的角度講,也可以稱為「護國佑民」,因此,佛教的弘揚,對國土的安寧和民眾的幸福有很大的裨益。
一切大乘經典,都具備護佑國土民眾的殊勝功德。其中,《金光明最勝王經》、《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妙法蓮華經》被稱為「護國三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資料圖)
《金光明最勝王經》此經為經中之王,在開闡如來秘密心髓、懺悔業障、積聚福德資糧以及弘揚佛法、護國利民等方面具有無比殊勝的功德,誦持此經,能滅眾生無邊苦惱,可獲得四天王護持國境一切安樂。
經中說:
金光明妙法,最勝諸經王。
甚深難得聞,諸佛之境界。
我當為大眾,宣說如是經。
並四方四佛,威神共加護。
我復演妙法,吉祥懺中勝。
能滅一切罪,凈除諸惡業。
及消眾苦患,常與無量樂。
一切智根本,諸功德莊嚴。
可知,此經為最殊勝的經中之王,宣說佛的境界,會受到五方佛的加持。
經中所說的「金光明懺」在一切吉祥的懺法中也很殊勝,能滅罪除惡,消苦與樂,是一切智的根本,為諸功德所莊嚴。
若人遇到災難、折財,眷屬分散,噩夢、憂愁,眾苦所逼的狀態,如能澡浴、著鮮潔衣,專註讀誦受持此經。
由此經威力,能離諸災橫。
及餘眾苦難,無不皆除滅。
護世四王眾,及大臣眷屬。
無量諸葯叉,一心皆擁衛。
不但能離災滅苦,並能得到護世四大天王及其大臣眷屬、葯叉、龍王的擁護,並受到菩薩的加持,鬼神的敬畏。
關於此經的護國威力及受持功德,經中更是反覆闡述,備極詳明。
《金光明最勝王經》有在漢傳、藏傳佛教中都很受重視,漢文有三種譯本,吉藏、智者、慧沼、慧遠等大師均有疏釋文句等。
元順帝時,薩迦派高僧喜饒森格依先皇太后旨意將其譯成蒙文,名《阿拉坦格日勒》,在蒙古族地區的寺廟及雍和宮等,迄今有持誦及請僧眾誦經祈福的傳統。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資料圖)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為影響最廣的護國經典,此經是以佛陀為印度波斯匿王等十六大國國王開示如何守護佛果、修持十地善行,及守護國土的因緣,而講說受持讀誦此經可息災得福,使一切世間有情安穩康樂。
經中說(不空三藏譯本):
「佛告波斯匿王,我滅度後,法欲滅時,一切有情造惡業故,令諸國土種種災起。諸國王等,為護自身、太子、王子、后妃眷屬、百官百姓、一切國土,即當受持此般若波羅蜜多,皆得安樂。我以是經,付諸國王,不付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以者何?無王威力,不能建立。是故,汝等常當受持,讀誦解說。」
讀誦受持解說此經,能滅種種災難,並有東方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南方金剛寶菩薩摩訶薩、西方金剛利菩薩摩訶薩、北方金剛葯叉菩薩摩訶薩、中方金剛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各與四俱脂菩薩往護其國。
《仁王般若經》有後秦三藏鳩摩羅什與唐代三藏不空兩種譯本,不空三藏還撰有仁王經念誦儀軌。在遇到戰亂或自然災害時,常常有佛門大德講說倡誦此經,也有很多感應故事的記載。
《妙法蓮華經》(資料圖)
《妙法蓮華經》為非常重要的大乘經典,為天台宗的立宗經典,法華經會歸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究竟為一佛乘,因此稱為「成佛的法華」。
法華經宣說成就佛果的因緣,因此功德無比超勝,不可思議,讀誦受持能得殊勝加持,對國土康寧、眾生福祉都有莫大的利益,也因此,持誦法華經是中國以及日韓佛教的重要傳統。關於法華持誦的感應故事,也是多有記載。
近期熱點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