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台媒:阿根廷發現新種肉食性恐龍化石

台媒:阿根廷發現新種肉食性恐龍化石

參考消息網7月21日報道台媒稱,研究人員20日表示,在阿根廷挖到來自8000萬年前、過去種類未知的肉食性恐龍化石,讓「巨大盜賊」大盜龍屬又多了新成員。


據台灣「中央社」7月20日援引外媒報道,這項研究刊載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指出化石在常能發現白堊紀晚期化石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地區(Patagonia)被挖掘到,被命名為「Murusraptor barrosaensis」,可能揭露更多有關大盜龍屬(megaraptorid)的起源。


這種恐龍靠兩隻腳移動,前肢前端有如鐮刀狀的大爪子,它們移動迅速、敏捷、聰明、胃口超大,因此獲封「巨大盜賊」。

此部分骨骸化石是在巴塔哥尼亞西北部巴羅沙山脈(Sierra Barrosa)被發現。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迄今所發現最完整的大盜龍屬之一,頭蓋骨罕見完整」。

台媒:阿根廷發現新種肉食性恐龍化石


【延伸閱讀】日本福井縣現首具恐龍時代哺乳動物骨骼化石


中新網6月27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及福井縣立大學等近日宣布,在該縣勝山市的白堊紀前期(距今約1.2億年前)的手取層群北谷層中,發現了日本國內首具恐龍時代的哺乳動物骨骼化石。


據稱,該化石屬於被稱為」多尖齒獸目」的小型草食哺乳動物,形態與現在的老鼠相似。


恐龍博物館介紹稱,此前在石川縣及福井縣等5縣也曾發現恐龍時代的哺乳動物化石,但均為牙齒、下顎等部位。有助於弄清動物整體形態的骨骼化石的發現在世界上也極為罕見。本次發現的化石保存狀態良好,還有可能是新發現的物種。據稱這為弄清哺乳動物的初期形態提供了寶貴資料。


該化石在泥岩中被發現,包括部分頭骨、頸、肩、腕、胸、腹部的骨骼及膝蓋骨。估計在完整形態下,體長約為13厘米。

恐龍博物館的首席研究員宮田和周表示:「化石中到指尖的部分都保留得十分清晰。這對研究尚未被人們充分了解的恐龍時代哺乳動物的進化史是很好的資料。」美國芝加哥大學也參與了研究,相關成果還將在美國的學會上發表。


據悉,該化石由岐阜市立長森南小學的6年級學生船渡翔琉(11歲)在兩年前於勝山市的「勝山恐龍森林」參加發掘體驗時發現。船渡就此次的發現成果表示:「從上幼兒園起就喜歡恐龍。得知是自己發現了全球罕見的化石,我感到非常高興。」


(2016-06-27 11:30:33)


【延伸閱讀】俄媒:科學家南極考察發現一噸多恐龍化石和遺骸


參考消息網5月6日報道俄媒稱,美國、澳大利亞和南非科考隊在南極進行科學考察時發現一噸多恐龍化石和遺骸。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5月6日援引美國ABC新聞(ABC News)報道,專家鑒定,這些化石和遺骸已有7100萬年的歷史。此外還發現了許多古老爬行動物的遺骸。昆士蘭大學的史蒂夫·索爾茲伯里博士稱:"發現了蛇頸龍、中龍的遺骸——它們是海生爬行動物,因一部講述侏羅紀的電影為人們熟知。"科考隊還發現了鳥類遺骸,包括生活在白堊紀末期的鴨子遺骸。


報道稱,科學家們此次考察第一站為詹姆斯·羅斯島,該島保留著恐龍時代的懸崖峭壁。


之後抵達臨近的維加島。科學家們一天內沿山地行走近10公里。出土化石目前在智利境內,將運送至美國賓夕法尼亞卡耐基自然歷史博物館做進一步研究。索爾茲伯里博士稱,幾年後就會有結果。

台媒:阿根廷發現新種肉食性恐龍化石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一噸多恐龍遺骸(圖片來源:俄羅斯衛星新聞網)


(2016-05-06 18:07:51)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科學揭秘:為什麼向東飛比向西飛更難倒時差?
從收藏的微信,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行和修養
台媒探祕大陸長壽村:百歲老人為養生將中藥入菜
中國研成新火炮完成部署僅需3分鐘 可用北約炮彈
外媒:研究指出閱讀虛構作品使人多愁善感

TAG:參考消息 |

您可能感興趣

牙齒類似鯊魚的巨大肉食性恐龍:鯊齒龍
大型的肉食性恐龍-食肉牛龍
巨獸龍,最大的陸地肉食性恐龍
與食肉牛龍共同生活的小型肉食性恐龍:諾亞龍
歐洲最著名的大型肉食性恐龍:扭椎龍
加拿大科學家在北大西洋發現新的肉食性海綿生物
善於游泳的肉食性恐龍:克柔龍
最長的肉食性恐龍:三角洲奔龍
貝殼顏色豐富多彩的肉食性動物——丘克氏芋螺
兇猛的肉食性魚類——桂花魚
曾稱霸南美大陸的「恐鶴」,是一種不會飛的大型肉食性鳥類
非洲王子,溫和的肉食性魚類
它是肉食性恐龍中的王者,拳打霸王龍,腳踢三角龍!
揭秘最長的肉食性恐龍-棘龍
吉林延邊現大量恐龍足跡 分析有肉食性恐龍出沒
史前巨蟲時代,三米長的肉食性馬陸遍布沼澤
肉食性魚類照片迅速躥紅網路,網友表示這是氣炸了
肉食性人群的福利
有一個地方,肉食性植物成為人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