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百川論道 文人的楷模

百川論道 文人的楷模

文 百川


他自稱「五柳先生」,因為家裡養著五棵柳樹。


他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人,只是清閑安靜少說話,虛榮實利不愛慕。

他不知道有多大名氣。只是喜歡讀書,但不求甚解。一旦對書的內容有所感悟,就高興得忘了吃飯。


他特別愛喝酒,家貧不能經常喝。親朋好友知道他有此愛好,就經常用酒招待他,每飲必醉。

百川論道 文人的楷模


他的住所家徒四壁,穿著捉襟見肘,食用盆干瓢凈。雖然如此,他的文章卻寫得倍兒棒。他於是常寫文章以自娛,忘懷得失,以此為終。


他就是文人的楷模——陶淵明


陶淵明也曾有過13年的從政經歷。他的最高官職,是江西彭澤縣令,在做到第81天的時候,他的上級領導——江西潯陽郡的督郵來視察。陶淵明的隨從提醒他:「您應該穿戴整齊,正裝迎接。」沒想到,陶淵明卻發怒了,厲聲說道:「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隨後,竟然掛印去職,揚長而去。這件事發生在公元405年,陶淵明41歲時。一千多年以來,此舉一直被後世文人奉為楷模,津津樂道。


文人的藐視權貴,在陶淵明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有一次,一名市地級的郡守,慕名專程拜訪陶淵明。陶淵明正好在家自己親自釀酒。郡守剛一進門,陶淵明的酒也熟了。酒香四溢,沁人心脾。郡守聞之不住誇讚,並湊上前去。


旁邊的陶淵明見狀,突然,一把扯下郡守頭戴的官巾。把它平整放好,做為濾酒的糟布,將美酒傾瀉其上。郡守當時的臉都變綠了,旁邊的隨從都看傻了。只見陶淵明若無其事,平靜地將酒濾完後,居然又把官巾戴在了郡守的頭上。

百川論道 文人的楷模



還有一次,時任江西九江市長的檀道濟探望病中的陶淵明。這時,陶淵明已經又病又餓好些天,虛弱得起不了床。檀道濟就勸他:「賢者在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仕。現在是文明世界,你又何苦如此呢?」


陶淵明對他的話特別反感,於是正色回答道:「我哪敢稱賢,才志不行啊!」說完,陶淵明就把檀道濟「請」出了家門。這位市長大人走後,陶淵明就把他饋贈給自己的上好酒肉,都扔了出去。寧可繼續挨病受餓,也不吃這些嗟來之食。


陶淵明辭官回鄉22年來,一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一直固窮守節,老而益堅。真正地實現了孔子在《論語·衛靈公》中所講的文人那樣:「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說陶淵明是文人的楷模,光有文人的氣節還是不夠的。關鍵還是要有文人的水平。

百川論道 文人的楷模



陶淵明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詩人、散文家之一。在詩歌方面陶淵明有「田園詩人」之稱,是田園詩派的鼻祖。他的詩,有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

陶淵明的飲酒詩,存世的共有二十首,其中最為著名的第五首:「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內容空靈雋永,語言生動活潑,表明了陶淵明追求恬淡生活,大道自然的生活境界。


陶淵明的詠懷詩《擬古》寫道:「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詩中透視出他對人生的超然態度,表達了他榮辱皆忘,及時行樂的思想。


陶淵明的田園詩《其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此詩以景抒情,托物言志,詩如世外畫,人如畫中仙。全詩從陶淵明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寫到田園風光的美好動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來。

百川論道 文人的楷模



陶淵明的散文以辭賦為主。《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421年。此文描繪了一個世外桃源。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就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陶淵明的另一篇著名散文,就是《歸去來辭》。該作代表了陶淵明山水田園文學的最高成就。「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表達了他對官場鬥爭的厭惡,對田園生活的嚮往;「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表達了他逃離宦海的愉快心情;「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表達了他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百川論道 文人的楷模



現代名家梁啟超在評價陶淵明的這篇作品時曾經說,「自然界是他愛戀的伴侶,常常對著他笑」。


427年九月中旬,文人的楷模——陶淵明一病不起。在他還神志清醒的時候,給自己寫了《擬輓歌辭三首》,其中兩句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表明陶淵明對死亡看得平淡自然。


沒過多久,陶淵明走完了他六十三年的優秀文人的生命歷程,與世長辭。他被安葬在江西省九江面陽山腳下的陶家墓地。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塊碑石組成,正中楷書「晉徵士陶公靖節先生之墓」,左刻墓誌,右刻《歸去來辭》,是清朝乾隆時期陶姓子孫所立。

百川論道 文人的楷模



-END-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字文書法 的精彩文章:

莫做隨波紛綸客
三生醉夢六月秋
李斯的老鼠理論,太高了!
英雄,為何難過美人關
幸福與您,僅在一字之間!

TAG:千字文書法 |

您可能感興趣

百川論道 鬚眉
富道論道 文人的操守
百川論道 識鑒
百川論道 父親
百川論道 不敗
百川論道 心機
外國名人論道
佛典故事 六師論道
2終南論道與道文化形成唐代的廉政思想(二)——道士推動了大唐貞觀之治
三愚論道:道與法
博鰲論道|啟迪古漢余訊暢談養生市場破局之道
1終南論道與道文化形成唐代的廉政思想(一)
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主論壇14位嘉賓論道武當
與自然山水、古今人文對話:西山雅集論道永定河文化
【鋆說】品茶論道
松蔭論道—王野翔
飲茶論道(三)茶的分類
凈土宗八祖——蓮池大師文殊菩薩來論道,念佛屢次滅災殃。
百名大咖跨界論道,2000餘人次將聚雲知光第二屆商照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