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趙襄子攻翟:有道者寵辱不驚

趙襄子攻翟:有道者寵辱不驚

以寵為下,是許多智者賢人看破這人世間的寵辱變化,打破世俗思維以「寵為上」的常態,看清榮中藏辱,寵極見禍,權重責大而稍有不慎則災患並隨。


文/方崇陽


《道德經》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最難的是如何持續保有上天給予的福報


《列子.說符》有則故事,晉國大夫趙襄子派大臣新稚狗去攻打翟國,用了一個早晨,就取得翟國的「左人」和「中人」這兩座城邑。新稚狗就派遽人回來,向趙襄子彙報戰況。此時,趙襄子剛好在進食,聽到這事之後,面色驚懼,怏怏不快。左右的侍從不解地問趙襄子:「在一個早晨就奪取了兩座城邑,這是眾人開心的事,而君上面色驚懼,是什麼道理呢?」趙襄子回答說:「江河中,力量強大的漲潮不能連續三天;自然中,狂風暴雨的侵襲不能持續一個早晨;天空里,正午的太陽不可以超過一個時辰。現在,我們趙家的功德還沒有積累多少,而上天給我們榮寵,福報突然降臨,就在一個早晨,輕易地讓我們收穫兩座城邑,難道這是上天要亡我們趙家的前兆嗎?所以,我要憂愁驚懼啊!」

趙襄子攻翟:有道者寵辱不驚



聽到好消息卻憂心(資料圖:圖源網路)


孔子聽到了這個事情之後,感嘆到:「趙家要昌盛了啊!憂慮榮寵福德,所以能夠成為家族昌盛的源頭!喜樂功勛戰績,所以能夠成為事業危亡的開始。暫時的勝利,並不是很難的;最難的是如何持續保有這上天給予的福報!」


《左傳》有則以寵成禍的故事,公元前719年,公子州吁謀殺了他的哥哥衛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弒君篡位成功的公子。州吁窮兵黷武,並不受衛人的愛戴。州吁上台不到一年,衛國賢臣石碏藉助陳國的力量,設計除掉州吁,立衛宣公成為國君。在此之前,衛庄公執政時代,石碏曾經勸說衛庄公要好好教育公子州吁,不能因為寵愛州吁,而任其所為,養成「驕奢淫逸」之四邪,最終導致「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的「六逆」之禍。但是衛庄公並沒有聽進忠言,放任對州吁的寵愛,以致於釀成了後來殺兄篡位的禍患。


有道者將寵辱變化只當做心性修鍊的外境


賢人智士得到上天所給予的寵榮、恩賜,懷著恭敬的心,唯有感激、珍惜、謹慎地保有,以感懷天地恩德;驕矜之人得到上天所給予的寵榮、恩賜,自以為是,只是毫無節制地消耗、踐踏,而迷失自我。

趙襄子攻翟:有道者寵辱不驚


將寵辱變化只是當做在人世間心性修鍊的外境(資料圖:圖源網路)


《道德經》第13章云:「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以寵為下,是許多智者賢人看破這人世間的寵辱變化,打破世俗思維以「寵為上」的常態,看清榮中藏辱,寵極見禍,權重責大而稍有不慎則災患並隨。有道者寵辱不驚,視禍福循環為平常,將寵辱變化只是當做在人世間心性修鍊的外境。


坦坦蕩蕩,瀟瀟洒灑,拿得起也放得下,認得真也看得破。得之不驚,失之不驚。用道心來看,這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榮辱貴賤,也僅僅是天道作用人世時,所產生變化的種種經歷而已。(編輯:妙眼)


方崇陽道長簡介:

無錫市道協副秘書長,周鐵城隍廟住持。江蘇無錫人,2008年至2011年於武當山道教學院學習,2011年至2012年於中國道教學院講經班進修,2010年榮獲全國「嶗山論道」玄門講經二等獎。

趙襄子攻翟:有道者寵辱不驚



(本文由騰訊道學授權發布,文/方崇陽,選編自方崇陽道長著《道德經與人生》,文匯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第十回降鯰精地母煮江
從民間信仰「白鶴大帝」看仙鶴與道教文化的關係
滴水之恩湧泉報 無心之舉種因緣:夢中報恩的故事
染指於鼎:沉迷感官享受的禍患
用事實說話:大宋國民網紅——蘇東坡最愛喝道士調的蘇打水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豫讓兩次刺殺趙襄子未遂,趙襄子為何不忍殺他
豫讓兩次刺殺趙襄子,趙襄子為何還不忍殺他
豫讓行刺趙襄子,忠義之舉感動後人
什麼仇什麼恨,趙襄子要把智伯的頭砍下來當酒器?
趙襄子學御:心無旁騖方能有所成
國學故事之知行:趙襄子學御,運用比學習更重要
孔子年輕的時候,曾向魯國一位叫師襄子的樂官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