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八萬四千問,只是導遊圖

八萬四千問,只是導遊圖

八萬四千問,只是導遊圖



從《正見》開始,這麼久以來,宗薩仁波切的每一本書都能讓我感受到長長的歡喜和小小的清明。那種感覺就像一個想學習的學生找到一個適合自己,願意教自己的老師一樣。 私下裡,我也會留心看宗薩在各地的講座和相關的文章。

是因為宗薩仁波切的教法如此開闊平易生動幽默,才使得我更加主動積極的去了解佛法的真義。他引領我去學習佛陀真正的教法,而不是成為一個形式上的,神叨叨的佛教徒。


是由宗薩仁波切的開示,我才得以步上正確的修道之路,深入了解和學習其他上師的經典和教法。

八萬四千問,只是導遊圖


就像喂小孩喝蜂蜜水,而不是縱容他吃糖蛀牙一樣,宗薩仁波切讓我體驗到清涼甜美如甘露般的教法,並一再的升起確信——佛法所蘊含的智慧,如天空一樣寬廣,如大地一樣堅實。


只要學習方法得當,佛法能對治我們內心的所有煩惱,它的本質自在深廣包容,絲毫不虛浮,有嚴密合理的邏輯,與任何一種科學都不相悖。


人們通常會誤解,只要信仰了佛教就會從此變成一個平靜平和快樂的人,與人無爭,與世無爭,許多年老的阿姨叔叔們也是這樣拚命暗示自己的。


初一十五吃齋念佛,到廟裡燒香拜佛一樣沒少做,你要不讓她們去,她們還會很不高興,認為你不恭敬。但她們的訴求是,佛陀啊!菩薩啊!請你們保佑我,讓我的(我子女的生活)更幸福吧!不能苛責她們,因為她們受到的關於佛教的熏陶就是這樣的。


離苦得樂,遠離煩惱,通往幸福,是一般人的訴求,這毫無問題。問題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要發自內心的明白,身外沒有救世主,我們是自己唯一的救怙和老師,就連佛陀或是諸佛菩薩,也只是能夠幫助我們,為我們提供對治煩惱獲得解脫的方法而已。

佛陀曾直言不諱的說:「我無法從金瓶,寶瓶,或是任何其他的瓶子中,倒出水來清凈你的業力,我無法藉由這些方法來清凈你的業力或負面能量,也無法用任何方式將我的證悟轉移給你,我沒有那樣的能力。但我可以為你指出解脫和證悟之道,之後,要如何經歷和處理這條修道,就完全取決於你了。」


悲觀的看,佛陀也無法凈化我們自身的惡業、痛苦和苦因,無法將他的覺醒、了悟、證悟的成就的直接轉嫁到其他人身上:無論他們多麼慈悲,都無法將這些直接轉讓給我們。


樂觀的看,佛的圓滿智慧和一切功德,始終存在於每個有情眾生的自心本性中,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隻猴子」。

八萬四千問,只是導遊圖


無論我們表現出來的外表或內在堆積了多少迷惑、仇恨、貪婪、傲慢或嫉妒。根本智慧心不曾受到絲毫的破壞。它們像掉落在泥坑裡,沾滿污垢的寶石或金子,污垢是可以去除的,而寶石和金子的本質不會變。


聽起來很簡單,很激動人心,不是么?事實上,僅僅是認清這一點都是困難的,難能可貴的。我們的自我早已和我們「合二為一」,它是如此狡猾,在某些時候,它會假裝同意,甚至鼓舞你去學習正法。


因為它篤定的知道,它的幫手——「無明」和「我執」是如此強大,完美的打造出幻象,構成了我們對現在的生活和這個世界的認知,以至於我們已經習以為常,過不了多久,懶惰和懈怠就會擊敗我們所謂的精進,將我們帶回原地。


一個真正的佛教徒,在開始學習佛法之後,會有或長或短一段時間的不適感,因為你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會被顛覆,甚至是面臨被全盤摧毀的風險。你會看見,那個虛妄的自我是如此驕橫強大,那個真實的自己是如此的——孱弱自私和不安。

你還會發現內心深處那個躲藏起來的孩童,他有種種訴求,都沒有得到過真正的撫慰和滿足。你和他面面相覷,束手無策。


沒錯,就是這個時候,正是這個時候,你應當拾起佛陀的教法,從頭開始檢點自己的人生,了解什麼才是你真正需要和應該捨棄的。


一定不是財富、權位、和名利,這些只能給你帶來短暫的快樂,滿足感和安全感,但亦不是讓你徹底一次性的捨棄這些,誠實的說,我們不是釋迦牟尼,我們做不到。


我們需要的,只是學習慢慢放下這些不切實際的執著。我們只需要了解並且深信,滿足物質的慾望並不能幫助我們抵達人生的最核心處。


是的,慾望不是壞東西,在許多時候,它是社會和人生進步的動力之一。如果釋迦牟尼沒有探求生命真相的慾望,他就不會步上修道之路,乃至成為覺悟者。

八萬四千問,只是導遊圖



只是,世俗意義上的普遍慾望都是物質的慾望,並不能使人真正的長久的幸福快樂。


同樣,輪迴和涅槃並不是看上去玄妙虛無的概念,它是真實存在,無法迴避的現象。


生死無法逃避,無常如影隨形,輪迴和涅槃不單會出現在死後的中陰身中,導致我們不斷陷入輪迴的,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思維和行為。難以改變的習氣就是輪迴,而每一個發自內心的小小的改變,都是涅槃。


不用等死後清算,一次性的發生。在我們此生的每一刻,都在持續的發生著。與其被動等待命運的好轉,不如,從當下著手,改變認知和態度,轉化那些或隱或顯的因緣,


宗薩仁波切講的就是這些,佛陀講的也是這些。然而,他們講的又遠遠不止這些。道理是簡單的,做到是艱難的。


宗薩仁波切的教法是適合現代人的,透過他的著作,我看到一個真誠的,真實的,自在的人,他在學習,他在修行,所以他是個修行人。即使如此,他也有困擾,也會做一些無傷大雅的小動作,升起一些小念頭。


我曾經無數次被宗薩仁波切的坦率和直接震懾到,他說,宗教是致幻劑,修行是迷局,你只是哄著你自己往更好的方向去走而已。

八萬四千問,只是導遊圖



確實如此,真正學習起來,我們才能懂得,打破無明和我執是多麼艱難的事情,那根本圓融的智慧深藏於心中,但此刻,此生彷彿掘地三萬尺也無法找到它,更不要說看到它,成為它。


宗薩仁波切說,倦厭是正常的。一旦開始修行,這就是一場自己和自我的戰爭,更令人絕望(懈怠)的是,一旦開始,就不知道何時結束,也不能知道最終的勝負輸贏。


面對生生世世的輪迴,無明所幻化的煩惱驕魔,我們所持有的,只有佛陀的教法,從四聖諦、八正道、到十二因緣、空正見。這是唯一的武器,也只有我們的心才能發揮出它應有的威力。


表面看來,囚徒要越獄,打開生生世世的牢籠,哪有那麼容易?就像《肖申克的救贖》里說到的,一旦被禁錮久了,人就會忘記自由的滋味,即使給你自由的機會,你也會畏縮不前。


而事實上,從根本上來說,沒有外在的敵手,沒有固定的目標,有的只是一顆尋求自由解脫的心。你會意識到,最終,這個願望不存在,這顆心也不存在。


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一定是體驗過真正的絕望和困惑的,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不被輪迴中暫時的美好幻象所惑,想要從中出離出來,得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的智慧,進而幫助到更多的人。


要有這樣的發心,即使現在做不到,也要試著升起這樣的祈願。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學習,訓練自己的心。在這個過程中,宗薩仁波切和任何能夠給予我們啟迪和幫助的人,都是我們的上師。


切記,去除地位和名譽上的分別心。要有分辨真假的判斷力,但不要去輕易去詆毀別人的看法和做法。


若是真正懂得佛法的真義,你會認可宗薩仁波切說的,即使以黃金鋪滿大地,也無法報償佛陀的恩德。

八萬四千問,只是導遊圖



佛說有人有八萬四千種煩惱,因而有八萬四千種解脫的法門。煩惱產生的源頭是我們的心,答案也在我們的自心中。


這些都是虛指,事實上,佛只說了一法。想滅除苦及苦因,斷除煩惱的根源。獲得真正自由無憾的人生,必須先學習面對自己,認清自己,重建自己。


深信因果定律,接納無常(變化)的存在,會慢慢生髮出更大的慈悲和智慧。這是個有趣且值得的嘗試。


八萬四千問,只是導遊圖。這從心開始的旅程,無論何時開始都不晚,但是要由你自己啟程。

八萬四千問,只是導遊圖



這裡是懶人安意如的私家書房,


據她說,她會不定期的更新文章,


目測最勤快的時候,


一周一篇,最懶的時候,


一月一篇,所以應該不會頻繁的煩到你!


就這樣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意如 的精彩文章:

TAG:安意如 |
您可能感興趣

《八萬四千問》,八萬四千個選擇
奇怪的戰爭,四十一天陣亡八萬兩千人,被俘一百五十四萬七千人!
八萬四千塔因
八萬四千問:什麼才是人生大事?
彩禮從八萬八千八減到兩萬,你就這麼看不起我家?
八萬四千與一門深入
八萬四千法門,只有這件最重要
佛教八萬四千法門所有的智慧,都在這短短二百多字中了!
十八萬陸軍!十大導彈團!印度只剩下這最後一個致命缺點
一百九十八萬一盆的君子蘭!究竟是炒作還是物有所值?
一杯水供佛迴向,可以超度八萬四千個惡鬼
真正的以命衛國!六千對戰十八萬堅守十個月殺敵十二萬
此人入川數月,一千萬人口只剩八萬,迎擊清軍前殺盡妻妾
中國這支軍隊只有四千人,卻和日本打了五年,殺敵八萬死亡幾十人
這三大生肖要注意啦,未來幾個月鹹魚大翻身,有望賺個十萬八萬!
宗薩仁波切《八萬四千問》一:因果與輪迴
《八萬四千問》:「佛法能夠解決你的所有問題!」
號稱八萬勝九十萬,這場歷史戰役真的那麼邪乎?
張馨予國畫僅7萬,楊穎隨便一塗十八萬,網友:十八塊我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