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華茲華斯:大自然的歌手

華茲華斯:大自然的歌手

華茲華斯幻想通過表現田園生活中的普通人和事,來喚起人類自然而純真的感情,以拯救為工業文明所異化的人性

華茲華斯:大自然的歌手


徐德林 / 文


但凡踏入牛津大學基布爾學院的人,大多會情不自禁地搜尋19世紀那場旨在宗教與社會改革的牛津運動的痕迹的同時,回想起學院與詩歌的淵源,回想起學院格言「樸素生活、高尚思考」的作者,「大自然的歌手」威廉·華茲華斯。


華茲華斯是著名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享譽不列顛內外的「湖畔派」詩人的領袖。華茲華斯能夠享有如此的殊譽,這毋庸置疑首先是因為他長期生活在英國的湖區,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創作並發表了諸多開掘人的內心世界、歌頌大自然的詩作,比如《我們是七個》《丁登寺》《早春遣句》等,並因此獲得了「桂冠詩人」的封號。然而,華茲華斯的聲譽同等甚至更大程度地建基於他在詩歌理論方面的革命性成就,集中見諸他為自己與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謠集》再版所撰寫的《第二版序言》(以下簡稱《序言》);於其間他雖然無意建構一種新的詩歌理論,卻在不期然間引發了英國詩歌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宣告了英國古典主義詩歌的終結和浪漫主義詩派的顯影,「詩人」從此接管了「讀者」和「詩藝」,成為了詩歌批評體系的中心。


那麼,何為詩人?詩人為何?華茲華斯在《序言》中強調詩人對現實的感受能力和觀察能力、對人的本性的理解能力、創造能力以及想像能力。在他看來,一切成功的詩作無不源自詩人的感情。即使是洪荒之初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詩人,他們的詩同樣是人類樸素情感的自然傾吐和流露。

這難倒不是在倡導情感主義詩論嗎?當然不是。誠然,華茲華斯在《序言》中斷言過「一切好詩都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指出了情感是他的詩作與以往詩篇的關鍵區別所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姑且不論對情感的強調早在18世紀便已流行於英國詩壇,華茲華斯所堅持的,實際上是一種情感與理智相平衡的詩歌理論。


創作過程中的情感之所以是經過沉思的情感,而不是原初的情感,是因為詩人在創作過程中必須受支配於這樣的一種自覺意識抑或理性,即「陶冶人的性情,予人以新的感情成分,使其感情變得更加健全,純潔而恆久」。一如華茲華斯在論及詩的本質時所言:「凡是有價值的詩,不論題材如何不同,都是由於作者具有非常的感受性,而且又深思了很久。因為我們的思想改變著和指導著我們的情感的不斷流注,我們的思想事實上是我們以往一切情感的代表」。所以,「詩歌在華茲華斯看來首先是為著駕馭人類感情的目的:為著人的精神和道德的健康幸福」。對詩歌與情感的這樣一種理性認識,不但充分顯示了浪漫主義美學重視情感的基本理論特徵,而且促成了華茲華斯謹慎地繞過情感主義詩論的暗礁。


基於對詩的本質與目的的上述認識,加之他對法國大革命的認識從擁護到反對的反轉,華茲華斯在《序言》中指出了詩人不僅要寫偉大的歷史事件和偉大的人物,而且提出更要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遠離都市文明的田園生活為題材的主張。


雖然遭遇的是崇尚科學之風日盛,華茲華斯不但沒有像原始主義者那樣,認為詩歌的黃金時代已逝,而且主張詩人可以與科學家合力創造美好未來,因而捍衛了詩歌的價值。


華茲華斯堅持通過平凡日常的田園生活題材來表現人們的熱情和基本情感,可謂對資本主義異化文明的批評和對人類自然而純真的基本情感的呼喚。鑒於在自己生活於其間的資本主義工業文明中,對物質的追求窒息、禁錮了人們的情感,以及作為情感自然流露的產物的文學藝術,華茲華斯不無痛惜地發現,「以往作家的非常珍貴的作品……已經被拋棄了,代替它們的是許多瘋狂的小說,許多病態而又愚蠢的德國悲劇,以及像洪水一樣泛濫的用韻文寫的擴張而無價值的故事」。所以,華茲華斯幻想通過表現田園生活中的普通人和事,來喚起人類自然而純真的感情,以拯救為工業文明所異化的人性。

正是基於這一理念,華茲華斯創作了大量田園詩,一方面以山地湖區美麗自然的風光和平民質樸的生活與城市的喧囂和人慾橫流的現實相對照,表達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另一方面寄情於江山之景,融合主觀之情和客觀之景,在大自然中尋覓精神的自由和心靈的慰藉。


華茲華斯寄希望於詩歌發揚人的自然本性來醫治社會創傷,以回歸自然作為解決社會矛盾的理想道路。這固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毋庸置疑也是幼稚的、歷史虛無主義的。


作者為社會科學院外文所研究員


財經雜誌的好朋友們,感謝關注「甚解」。這個名字來自陶淵明所說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所以,這是個大家一塊兒讀書的地方。不求甚解,是一種卓爾不群,也是一種閑散超脫,而「甚解」則關注當下,關注社會,關注人性。誠邀大家一起來讀書,一起來思考。這或許是一個純屬偶然的邂逅,但我們更希望您在這裡邂逅一本好書。「甚解」依託「財經雜誌」公眾號,每周六周日更新。


《甚解》專欄責任編輯:臧博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雜誌 的精彩文章:

英國第二位女首相:年少夢想是英國首位女首相
太湖危機 超強颱風「尼伯特」將襲
郭廣昌談英國脫歐影響及復星投資策略調整
蒼耳:回溯律 甚解
《財經》觀察:遺夢潘家園

TAG:財經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華茲華斯描寫大自然的生花之筆
英國詩人華茲華斯的故居:賴德爾山莊
英國湖區尋訪華茲華斯的足跡
華茲華斯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