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錢幣知識之「銀幣為何顏色發黑、發紅?

錢幣知識之「銀幣為何顏色發黑、發紅?

以往在收集銀幣時,常見某些銀幣有發黑、發紅及無光澤等現象,感到十分困惑,不明其所以然。多年前在《錢幣博覽》2002年第二期(總34期)上,有篇嚴紹林先生之「清末廣東造幣廠鑄造銀元設備及工藝」文,內容相當豐富,故特摘錄幾項工藝部份供有興趣的泉友參考。該文所述為光緒三十三年至宣統二年間之狀況,而該期間,廣東錢局以生產一錢四分四厘銀毫為主,故論及之造幣工藝多以該形式為例。 「眾里尋他千百度﹐幕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全文請看http://cnc.coinsky.com/htm/bbs/topic.cgi?id=13644為何顏色發黑?幣餅是由大銀條錠塊經多達十餘道碾壓而成之軋片衝出,其材質變硬,須退火軟化。順序是將銀餅疊齊在鐵制烘盤上,不可過多、過緊。退火爐每膛可放退火盤四隻,每盤可裝一錢四分四厘銀餅三千枚、或七分二厘銀餅四千三百三十枚。退火過程中需將爐內兩盤與靠爐口兩盤對調,以使各盤受熱均勻。退火程度以目測控制,爐內銀餅邊緣略呈白色時,即可出爐。出爐銀餅稍冷卻後即倒入木盤待酸洗。退火不足,酸洗後銀餅帶黑色,退火過度,銀餅內所含銅份會消耗。為何顏色發紅?已退火之銀餅放置陶瓷籃,堆砌約七公分,然後將陶瓷籃浸酸液,以手搖晃籃柄,使銀餅全部能浸到酸液,至銀餅變成白色。酸液後之銀餅,以清水沖洗除去殘餘藥劑。酸洗不凈,銀色發紅,酸洗過度,損耗增加。銀幣為何沒有光澤?酸洗後銀餅倒入滾光機,滾光機是長一公尺多、直徑約六十公分的六角形桶,每次加工量為一錢四分四厘銀餅三千枚、或七分二厘銀餅四千三百三十枚。加工前先在桶內裝木屑,銀餅裝入後將木屑添至桶容量的三分之一,開機滾光半小時。滾光後銀餅倒在鐵篩上除去木屑,用數錢版計數後,轉移印花間。滾光時間不足,銀餅表面無光澤,滾光過度,損耗增加。 壓印前,模具安裝要校正中心;壓力調整不能一次增加太多,以免損害機器。壓印時,須經常用拋光粉擦拭印模,並以刷子清凈花紋,印出之銀元才會光亮、圖紋清晰。



錢幣知識之「銀幣為何顏色發黑、發紅?


有興趣深入可自行參考此書《Coin Chemistry》



錢幣知識之「銀幣為何顏色發黑、發紅?




錢幣知識之「銀幣為何顏色發黑、發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鑒文玩 的精彩文章:

TAG:品鑒文玩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知道嗎?紅軍時期就自己鑄造銀幣,罕見的紅色文物!
中國封建王朝錢幣文化發展之路的象徵——大清銀幣!
珍稀古錢幣錢幣:陰文「吉」字銀幣
璀璨之星,大清銀幣值得你信賴!
鮮為人知的古錢幣,大清銀幣
漲姿勢了,古代銀幣、銅幣、刀幣大全,讓你眼花繚亂
清代錢幣機制銀幣和普通銀幣
鳴彩藝術:清代銀幣精品,光緒銀幣丁未一兩
低於發售價的金磚會議銀幣,一帶一路、建軍銀幣套裝
內蒙金銀幣發行公告!
稀世錢幣:大清銀幣丁未光緒銀幣雙龍一兩
宋代銀幣與銀質錢幣的區分標準
鳴彩藝術:銀幣十大珍,光緒銀幣丁未一兩
鳴彩藝術:大清銀幣的版別,簽字版宣統大清銀幣
錢幣中的領跑者——大清銀幣
「大清銀幣 曲須龍」古錢幣萬花叢中永遠的寵兒
古錢幣大清銅幣比銀幣貴嗎
宣三大清銀幣曲須龍的「反龍」版壹圓銀幣
大清銀幣為何能成為古幣界珍貴的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