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文字丨中式精緻生活


一個不留神貓爬到書桌,本來就缺了一角的茶盞,終於是不能再用了,雖不是什麼好盞,用久了也有感情,它也不知道我難過,跑過來撒嬌,材質雖然厚重,樣子卻還算精緻,說不可惜也是假話。登樓看山,臨風抱月,又哪來那麼多如意,慶幸此生未嘗奢望園滿。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古代飲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盞」。茶盞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說:「盞杯子。」宋時開始有「茶杯」之名。《陸遊詩》云:「藤杖有時緣石瞪,風爐隨處置茶杯。」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受粗獷的飲茶方式影響,唐宋以前茶器相對厚重古樸。唐人皮日休「時有蟹目濺,乍見魚鱗起」一語道出茶盞在觀茶湯飲茶色中的至關重要。

唐代以前,喝茶方法主要是生煎羹飲,茶裡面還會加鹽、蔥、姜和棗等,喝茶有點像吃點心。煎茶雖然風雅,卻是一件麻煩事,光是《茶經》里介紹的煎茶器具就有很多種,比如茶匙、茶罐、茶盞、茶碾、風爐等。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宋代茶盞非常講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盞」的質地、紋路細膩和厚薄平均。據宋蔡襄《茶錄》載:「茶白色、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紂黑,紋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主要是因為古人飲茶時,要「點茶」而飲,點茶前先要用熱水燙盞。使盞變熱,假如盞冷而不熱的話,泡出來的茶色不浮,因此也影響到茶色和茶味。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宋代開始以沖泡為主。入宋後,茶一般不煮了,餅茶研碎成末,取一定的量放在茶碗里,燒開了水高沖而下,在碗的沿口形成泡沫。這個時候,還會在茶里加龍腦等香料,茶葉的本身香味會被淹沒。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講究生活藝術的宋人,對茶事而言,就形成了鬥茶。鬥茶之前,先將茶末放在茶盞中,注入開水調成糊狀,謂之「調膏」,調膏、煎水後即可「點茶」了。「點」是鬥茶過程中的關鍵一環,成敗在此一舉。


點茶實際上就是注水,同時需要「擊拂」,相當於唐人的攪拌,不同之處是用一種特殊的「茶筅」旋轉擊打,使之生產美麗的泡沫。鬥茶面的湯花色澤均勻與否,茶盞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痕,都有些真趣在裡面。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閑暇時刻,一杯好茶,如雨後純雅的清風,似薄暮明凈的初雪。多少繁蕪雜陳的世事,苦樂交織的年華,都拋入爐火沸水中,看茶葉若雲霞舒展,翻滾沉浮。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一個人,一本書,一簾夢。要的都是這份心境,涼風吹起書頁,樹影透過紗窗,塵封在書卷里的詞章和故事,也瀰漫著潮濕的氣息。一盞茶等到濃與淡,由暖轉涼,散發所有清香,過盡百般味道。也就飲盡了這古今的風與雪。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文字為「中式精緻生活」原創,微信號 ZSjingzhishenghuo,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一盞茶,飲盡了古今風與雪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式精緻生活 的精彩文章:

這個門派,從來都不屬於江湖
古人說腐草都變成了螢火蟲
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徽州古村落
山水有真賞,不領會終為漫遊
蘇軾是詩詞界的段子手,也是 「北宋第一吃貨」!

TAG:中式精緻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紫砂壺中茶翻飛,香茗一盞品古今
焚香啜茗賞樂,慢煮光陰一盞茶
飲茶,草木之間一盞茶!
今夜,清茶一盞
品一盞茶,洗去滄桑。
三千繁華不及盛一盞清茶,靜坐一處悠然,品味一抹幽香
品一盞茶,洗去滄桑
一盞茶罷,也無風雨也無晴
一盞茶罷,也無風雨也無晴!
為肉而來:品一盞香茶的濃淡,賞一盆多肉的美醜,尋一冊書中的舊章
風華悠悠, 一盞清茶几度秋
風華悠悠,一盞清茶几度秋!
一盞茶,喝不盡的千迴百轉
一盞茶色里,品味春光
品一盞香茶的濃淡,賞一盆多肉的美醜,尋一冊書中的舊章
喝一壺茶,討一盞清靜
喝茶真的是一種優雅的生活,半壁房檐待月明,一盞香茗酬知音!
好的伴侶不是濃酒香茶,只是清水一盞
茶就是為了品一盞純粹,一盞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