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 這幾種樣式不能隨便穿
來源:華夏收藏網
作者:小周周
有詩云:「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今天我們就聊聊與衣服有關的老手藝,刺繡。
刺繡,古代稱之為針綉,是用綉針引綵線,將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繡運針,以綉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
刺繡的起源
傳說東周時期,當時的蘇州一帶有斷髮紋身的習俗,讓人們頗感困擾,後來,周太王古公亶父有個孫女,女紅用針線把紋身秀在衣服上,這種做法得到周太王的提倡。
於是,他便召集當地居民,移風易俗,不再紋身,而改用刺繡衣服代替。逐漸的,這種繡衣就取代紋身的風俗了。人們十分感激女紅,就把婦女的刺繡等針線活叫做「女工」,直到現在,人們仍然這樣。如此算來,刺繡的起源在距今3000年前後。
中國的刺繡大多是沿著這樣的一條線發展,先是刺繡衣裳,又擴展到刺繡起居的日用品;以後才上升到刺繡觀賞品。所以直到現在,依然是分作兩類,即刺繡生活用品和刺繡書畫。
衣服
唐宋刺繡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刺繡作書畫,飾件等。
皇宮衣服刺繡:龍鳳呈樣
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綉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繡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綉、粵綉、湘繡、蜀綉,號稱「四大名綉」。
清代官服刺繡
一品文官仙鶴補子
二品文官錦雞補服
300年前精美絕倫絲巾圖案
四大名綉
蘇綉在藝術上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快、針法活潑、綉工精細的地方風格,被譽為「東方明珠」。
粵綉,主要有衣飾、掛屏、褡褳、屏心、團扇、扇套等綉品。常以鳳凰、牡丹、松鶴、猿、鹿以及雞、鵝為題材。
蜀繡的純觀賞品相對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 數是花鳥蟲魚、民間吉語和傳統紋飾等。
湘繡主要以純絲、硬緞、軟緞、透明紗和各種顏色的絲線、絨線綉制而成。






TAG:新浪收藏 |
※從來不知道,二哈樣式的腳墊,能這麼舒服!
※周末宅女還能這樣玩兒?樣式簡直多到眼花繚亂
※夠驚奇的,盆景還能這麼個製造法,且樣式隨心定製!
※夏天穿這幾款樣式新穎的小上衣,搭配短褲,時髦涼爽,還不怕走光
※你一定想不到,日本仙貝是這樣式兒的
※藍帖:未來將會有更多不同瞄準准心樣式
※看完這些榻榻米樣式,再也壓制不住裝修慾望了!
※哪吒三頭是公認,但究竟是六臂還是八臂?為何會有兩種樣式的哪吒
※髮型可以修飾臉型 這幾種樣式讓大臉女生不再發愁
※書畫中這些樣式,你能說出幾個呢?
※地板怎麼鋪,六種樣式隨便選
※欲罷不能的毛線皇冠又出爐!超多的樣式等你來挑
※這種花卉樣式繁多,既好看又好養還有益健康,養幾盆足了
※孩子不愛吃蔬菜,改變一下樣式給孩子絕對的愛不釋口
※不同的條紋樣式造成的效果會不太一樣
※當女生與紋身擦出火花,個性逼真,想換別的樣式,也沒有洗紋身的痛苦,天天換不重樣
※這些樣式讓你刷爆朋友圈,還能加粉加到爽!
※牛仔褲多種搭配 不同樣式穿出不同風格
※如果總覺得涼鞋土氣又難搭,試試看這四個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