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時期日軍口中的中國青龍刀到底為何物?

二戰時期日軍口中的中國青龍刀到底為何物?

大刀作為最典型的傳統冷兵器之一,為中國所獨有,外國人稱之為「Chinese broad-sword」,意為「中國寬劍」。這是因為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大刀,其型制脫胎於宋代的「手刀」,特點是刀身前部寬厚,勢大力沉,利於劈砍。19世紀後半葉,隨著槍,炮等熱兵器的普及,大刀逐漸式微,只是作為輔助的冷兵器使用。到了清末民初,軍閥混戰此起彼伏,各派無不爭相擴充勢力,一時間武器裝備成了大問題,大刀因為製造簡單、成本低廉,又被重新拾起,甚至成為很多雜牌軍隊的主要式器。



二戰時期日軍口中的中國青龍刀到底為何物?


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使用的原品英式頭盔及帶有皮質刀鞘的大刀,護手和柄尾均為銅質。


即使在20世紀20年代中後期,中國軍隊裝備逐漸現代化的同時,大刀仍作為一種主戰武器保留下來。其原因一是對敵人來說,遇上大刀就難免有被梟首示眾的厄運,具有一定的威懾作用;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當時步槍基本依靠進口,軍隊中刺刀多半配備不齊,國內也很少能自行補充,肉搏時只能以大刀對敵。因此,當日軍入侵之初,他們所面對的中國軍隊通常出現這樣一道奇怪的景觀:最原始的大刀與最先進的坦克同時出現在戰場上。


宋代手刀:



二戰時期日軍口中的中國青龍刀到底為何物?


近代中國軍隊實際使用的大刀型制主要有砍刀型和馬刀型兩類。



二戰時期日軍口中的中國青龍刀到底為何物?



1902年,身背大刀的清軍士兵。

砍刀型是以清代的「短柄刀」為基礎演變而來的,刀身長短不一,護手和刀柄型式各異。抗戰早期中國軍隊使用的大刀即是典型的砍刀型。特別是「七·七事變」前後國民黨29軍所用的大刀,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北平的工廠中加工的,相對比較統一和規範,質量較好,也最具代表性。



二戰時期日軍口中的中國青龍刀到底為何物?



這種刀由刀身、刀柄、護手3大部分組成,全刀長一般在900mm左右,質量約為1.6kg。其中刀身分為刀尖、刀背、刀刃等部分,刀刃長595mm,刀身前面最寬處達57mm,後半部寬度明顯減小,最窄處38mm,刀背部分長540mm,最厚處5-6mm,刀身前端比較尖銳,上方斜邊長76mm。護手為常見的元寶形,分銅製、鐵制兩種,護手高為90mm、厚為1 2mm、寬為25mm。刀柄長為215mm,後面的刀環直徑約76mm。至於其他軍隊所用的大刀以及民間自製的產品,尺寸和型制就多種多樣了,質量也參差不齊。另外,雖然不同型制的大刀刀頭部分的尖銳程度和翹起角度大有不同,但總體來說,砍刀型大刀的刀尖部分都不太銳利,因此不能進行刺殺。



二戰時期日軍口中的中國青龍刀到底為何物?


刀身靠近刀背處多數有l-2條血槽,一般比較淺,只起到加強刀身強度的作用。少數砍刀型大刀在刀背設有鋸齒或穿有若干銅、鐵環,其目的是防止刀背處被對方兵刃劈壞。刀柄大多與刀身是一體的,刀柄末端的延伸部分鍛成圓環狀,即為刀環(或稱後圈),但也有很多刀環是後焊接上的,其作用除防止刀柄脫手外,還可以懸掛紅綢布,以壯氣勢。大部分刀柄和刀環上纏裹有棉布條,其纏法比較特殊,不熟悉者很難纏緊。還有一些刀柄上則由銅、鐵鉚釘固定有兩片護木,再在上面用棉繩逐圈纏絞牢固,一直纏滿刀環部分。無論是布條或棉線,其目的都是防止持刀者的手因出汗或沾染鮮血而打滑。刀柄的長短和寬窄因刀而異,刀環也有正圓、橢圓以及彎鉤形等不同形狀。



二戰時期日軍口中的中國青龍刀到底為何物?


至於護手,變化就更多了。除極少數是與明清腰刀一樣的可分離的圓盤形護手外,大多數大刀的護手都是固定在刀身上的,最常見的是元寶形護手,其形狀變化也很多,後期的鐵制護手往往直接和刀身鍛成一體。還有一類反「S」形護手,上方向前彎曲,可以隔擋順刀背削下的對方兵刃,下方向後彎曲以保護持刀者的手指。少數大刀的刀柄為傳統腰刀式樣,刀身末端穿過刀柄,後部以鉚接固定,不可拆卸。極少數大刀護手採用了西洋刀劍常用的全包式樣,但刀柄的固定方法仍與傳統腰刀相似。清末用於行刑的大刀在刀頭、護手處多有鬼首形象,故稱為「鬼頭刀」,後來不再有這種紋飾,但此名稱仍留存後世,經常以「鬼頭刀」代指大刀。民國大刀上很少有專門的裝飾,也很少有製造者的印記。從現存實物來看,只有極少數刀身表面經過處理,耐蝕性較好。



二戰時期日軍口中的中國青龍刀到底為何物?



另一把抗戰時期的大刀,採用木質的加長刀柄、鐵質護手和尾環,注意刀頭有穿繩用的小孔。


砍刀型大刀中有一個特殊的種類,那就是雙手刀,相傳是由清代著名武學者吳殳(shu)汲取日本刀法精粹而創。其特點是刀柄由傳統的單手握持改為雙手。因此刀柄長至720mm,與刃長相近。



二戰時期日軍口中的中國青龍刀到底為何物?



1921年直系軍閥首領曹錕在保定練兵時,為推行所謂的「尚武精神」,特在軍中設武術營傳授雙手刀法,把這種雙手使用的大刀稱為「苗刀」,併流傳至今。之所以改稱「苗刀」,可能是出於對日本刀及其刀法的忌諱。而此前明清史籍上的「苗刀」僅指西南地區苗族所用之刀。類似關公「春秋大刀」形狀的「青龍偃月刀」,也是雙手刀中的一類,除刀柄更長外,其餘與普通大刀無異。不過,日軍所說的「青龍刀」則是對中國大刀的泛稱,並非僅指長柄大刀一種。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刀劍 的精彩文章:

這麼酷炫的手工刀,你見過嗎?
探尋中國軍事博物館裡的日本刀
手殘黨勿試!小刀的手柄的繩編法
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兵器鑒賞:武士刀刀裝
戰術防身筆,這玩意兒能防身?

TAG:中華刀劍 |

您可能感興趣

歐洲為啥把中國的青龍偃月刀叫成長鉞?
青龍節:中國畫家筆下的飛龍在天!
抗日戰爭白刃戰中,大刀隊的「青龍刀」是從上往下砍鬼子的頭嗎?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名刀,青龍偃月刀只排第七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名刀,有一把殺了絕世猛將,青龍偃月刀排第三
三國中的關羽用的兵器竟然不是青龍偃月刀
近代中國,袁世凱練了一支拿青龍偃月刀的部隊
三國時期的十大兵器,青龍偃月刀只第四,第一太搞笑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名刀:青龍偃月刀只排第七,第一下落不明
中國四大神獸之青龍的傳說
北京懷柔青龍峽五一假期兩日自駕游
「五虎上將」關雲長與青龍偃月刀
中國古代「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三國武器排名,青龍偃月刀僅在最後,第一曾被用來刺殺大魔王
國服第五騷年,看我的青龍偃月刀!
海賊王:索隆招式中的神獸,上到青龍下到螃蟹
中國冷兵器名震各大洲,關公有青龍偃月金毛獅王有屠龍刀
三國揭秘:關羽的兵器不是青龍偃月刀,趙雲所用亦不是青釭劍
大刀王五的青龍偃月大刀 竟然最後進了鍊鋼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