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大戰虎牢關:一役擒兩王,聲威震天下

李世民大戰虎牢關:一役擒兩王,聲威震天下

李世民大戰虎牢關:一役擒兩王,聲威震天下



李世民大戰虎牢關:一役擒兩王,聲威震天下


李世民是那種中國歷史上罕有的軍事天才。從十九歲起(現在高中畢業生的年齡)就統帥數萬大軍南征北戰,攻無不勝,戰無不克。只是由於後來當了皇帝,治國才能過於突出,後人往往津津樂道於「貞觀之治」,而忘了他的赫赫武功。所以在《說唐》這樣的民間話本中,他被描寫成知人善任,但武功平平的儒將形象,時時需要手下武將的保護,這才有了程咬金月下趕秦王,秦叔寶抱病戰尉遲,單雄信割袍斷義,尉遲恭御苑護主等膾炙人口的段子。實際上,李世民不僅善於指揮軍隊,自己也是一員「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猛將。北征劉武周時,他只帶了一名甲士到戰場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去觀看敵軍營寨,不料被數百敵軍包圍。他騎馬便跑,卻被對方騎兵緊追不捨,殺了甲士。在此千鈞一髮的時刻,李世民突然勒馬轉身,大喝一聲沖了過來,在眾人驚愕之際,拉弓便射,領頭的武將措手不及,應弦落馬,又刷、刷、刷幾箭射倒數人。兵眾見頭領被殺,秦王勇不可當,不敢再追,慌忙退去。其勇猛可見一斑。


收復山西以後,李世民又馬不停蹄,揮師南下,準備一舉消滅王世充。


二月初,唐軍步兵、騎兵共五萬,已兵臨洛陽城下,鄭軍出城迎擊,雙方在位於洛陽城西北面的青城宮展開了一場大決戰。王世充採用了他消滅李密的突襲戰術,待唐軍剛剛抵達青城宮、立足未穩,就發起猛攻。不過這一次他的對手顯然比李密高明許多,李世民尚未紮營,就已經先把防線布置好了。王世充突襲未果,雙方展開正面交鋒。李世民為了打破僵持不下的局面,親率數十騎兵從側翼沖入敵陣,希望能打亂敵人陣腳。這種戰術曾在對西北薛仁杲時發揮過奇效。不過王世充的軍事才能非薛仁杲可比,況且他自己就用這招來對付過李密,豈能吃這個虧?李世民奇襲不成,反而使自己身陷險境。隨自己征戰多年的愛馬「颯露紫」被流箭射死,敵軍見秦王落馬,一轟而上,準備生擒。他的副將丘行恭趕緊拍馬來救,射死離秦王最近的幾人,把坐騎讓給秦王,自己持長刀步戰。好不容易才衝出重圍。這樣,雙方的計謀都未能得逞,只能硬碰硬。現比比拼的不是戰術,而是在比誰平時治軍得力,在持續的混戰中,陣形能否保持良好,兵士能否不惜死戰。


李世民遭遇到了他身平最險惡的一場戰鬥。唐軍四次把鄭軍衝散,但王世充硬是率領眾將四次把隊伍迅速整合,迎頭再戰。李世民也不得不佩服這個對手,他深知王世充手下的軍隊有一半是收降李密的農民起義軍,整合軍隊的時間不到一年,竟能經得住自己久經戰陣的正規軍的反覆衝殺,實在不易。戰鬥從早晨一直持續到下午,鄭軍才開始漸現疲態,無法抵抗唐軍的衝擊。王世充只得下令退守洛陽,李世民本待敵軍退卻,立即象他在西北掃蕩薛仁杲一樣,趁勢攻入洛陽。但鄭軍雖然敗退,陣腳不亂,無懈可擊。洛陽為隋朝東都,城牆堅固,防禦嚴密,李世民強攻不下,於是將洛陽團團圍住,再派兵清掃了洛陽外圍據點。

洛陽被圍幾個月以後,跟中國歷史上無數次的圍城一樣,糧源斷絕,饑荒蔓延,家家皆有餓死之人,路邊儘是倒斃之屍,先吃死人,後吃活人,甚至易子而食,可憐帝王之都,竟成了餓殍鬼城——這樣的人間慘象,在中國曆次改朝換代的混戰中,到底上演過多少次,不知可有人統計過?也許,已經多的無法統計。我們讚歎李世民的赫赫戰功,但有些東西,也實在無法迴避。


圍城八個月,洛陽城中三萬戶人家已經降至三千戶——真正的十室九空。王世充仍然在頑強的抵抗著,這大大出乎李世民的意料,也更加膺服王世充之能。已經餓殍遍地,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出城投降,沒有出現人民暴動,這樣的人才不論治國治軍,都是一流的。唐軍現在也疲憊不堪,人心厭戰,不斷發生軍士甚至大將逃亡之事,以李世民的統帥才能竟然發生這樣的事情,可見情況之嚴重。李世民不得已頒下強硬軍令:「敢言班師者斬!」以穩定軍心。


當世兩大高手對決,頗象《神鵰俠侶》中洪七公和歐陽鋒在華山雪地比武,先使用各種武功招數,誰都無法取勝,於是比拼內力——王世充稍遜一籌。現在,雙方都耗盡真氣、形同廢人,一個武功平平的楊過就能把他們輕鬆搞定。就在這時,夏王竇建德的十萬大軍到了。他是來幫王世充的。


竇建德出兵的消息傳到唐營,李世民立即在青城宮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會上,包括屈突通等名將在內的大多數唐軍將領認為王世充憑守堅城,難以猝拔,竇建德席勝而來,鋒銳氣盛;唐軍腹背受敵,主張暫先退保新安以避敵鋒。唯有郭孝恪、記室薛收提出了不同意見:「王世充部下都是江淮精銳,能征善戰,只因缺了糧餉,所以困守孤城,坐以待斃。若夏軍與之會合,輸糧相濟,其勢益強,則統一大業,遙遙無期。今王世充將敗,竇建德又來,看來是天命要讓二人雙雙敗亡於此。機不可失,今請分兵繼續困住洛陽,大王親率驍銳,先據虎牢,以逸待勞,定可破滅建德,建德既破,洛陽自克,不出旬月,兩賊俱縛。」 這一段話說得擲地有聲。其實李世民圍洛打援之計已決,召開會議聽取大家意見,只是等待一個人說出來罷了,也可以觀察一下諸將的反應。所以薛收一說,他馬上表示了贊成。屈突通等人又出來反對,李世民既然已經表明態度,也就不等薛收等人開口,自己做了解釋: 「王世充兵疲糧盡,上下離心,不必強攻,可以坐克。竇建德新破孟海公,士氣雖高,但驕傲疲憊。我軍據守虎牢,易守難攻。竇建德若冒險爭鋒,取之甚易。若狐疑不戰,再過數月,我軍攻陷洛陽,然後合兵一處,可以輕取建德。若不如此,待夏軍入虎牢,兩賊并力,其勢必強,害莫大焉。吾計決矣!」 屈突通等人還想再爭論,李世民不許。 隨後,李世民立即令李元吉、屈突通等將繼續圍攻洛陽;自己則率精兵3500 人搶佔虎牢關。 也就是說,他要用這3500人面對竇建德的十萬大軍。這也許是人類戰爭史上兵力最為懸殊的戰略決戰。


三月二十四日,王世充登上城樓,看見煙塵滾滾,一溜兵馬向東而去,竟不敢派兵阻攔,他知道這是唐軍去迎戰竇建德了。他也猜到,李世民必然選擇在虎牢關迎擊夏軍。虎牢關的戰事將會如何呢?自己的命運,已經完全掌握在別人手中。聽天由命般的等待,對王世充這樣的梟雄來講,是不可忍受的。不過當他得知李世民只帶了3500人前往虎牢關時,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3500人是守不住虎牢關的。王世充覺得自己已經安全了。

由於夏軍推進速度極快,李世民不吃飯、不睡覺、不下馬,日夜兼程,經河陽、過鞏縣,二十五日下午到達虎牢時,竇建德已經離虎牢關不足三十里了——好險,如果夏軍佔領虎牢關,從虎牢到洛陽無險可守,唐軍就只能從洛陽撤軍了。為了遏制夏軍高速推進的勢頭,李世民二十五日下午到,第二天上午就帶著五百騎兵直奔虎牢關以東的夏軍大營挑釁。一路上令秦叔寶、程咬金等人布下埋伏。自己和尉遲敬德一起,帶著四個騎兵繼續前進,在距離夏軍大營不足三里的地方,遇到了一隊巡邏的騎兵。這幾個騎兵見他盔甲金光閃閃,看來身份極高,自然想不到是秦王,卻又實在不知本軍中還有這樣年輕的高級將領。正在納悶,李世民大吼一聲:「我乃秦王也!」說罷,一箭過去,射落領頭將官。


那幾個巡邏兵慌忙逃回營中報信,「秦王」二字果然魅力不凡,不一會兒便從夏軍大營里殺出騎兵五六千人。跟隨李世民的四人大驚失色,李世民說道:「你們先走,我和敬德殿後。」於是刷、刷兩箭,射倒了沖在前面的兩人,眾人驚恐,怕有埋伏,不敢追趕,又見李世民走得不緊不慢,實在捨不得,於是再追。如此反覆,李世民射死五、六人,尉遲敬德用大刀砍死十多人。就這樣,追兵在猶猶豫豫間被引進了埋伏圈,秦叔寶、程咬金率領伏兵從側翼奮力衝殺,大破敵軍,斬首三百餘,活捉夏軍大將殷秋、石瓚。


這一戰,成果輝煌,卻也可以看出李世民的處境困難。當時自己頂住壓力出兵虎牢,如若不勝,局面將會相當被動。其時士卒疲憊,幾乎無人相信區區數千兵馬能夠力敵竇建德十萬大軍。加上年輕好勝,李世民肩上的壓力之重可想而知,所以只能使出這不要命的招數,孤身誘敵,期望以傳奇般的勝利來鼓舞軍心。幸好沒出什麼意外,要是又被射中坐騎什麼的,不但成不了英雄,還要落個千秋笑柄。當然,他被幾千人追趕,還能回馬放箭,且箭無虛發,其箭術之精、膽略之高,遠非尋常將領能比,靠的也不僅僅是運氣。報人員送來了可靠的軍事情報:竇建德計劃趁唐軍糧草不足,到黃河北岸牧草豐美之地放馬,騎兵不能發揮作用的時候進攻虎牢關。這個情報來得太是時候了,李世民聽罷大喜,立即定下牧馬之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婉如清揚 的精彩文章:

真正打敗匈奴的,不是衛青、霍去病,而是它!

TAG:婉如清揚 |

您可能感興趣

李世民大戰虎牢關:一役擒兩王威震天下
大白鯊大戰虎鯨,一方被吃到肝膽相照
橘貓大戰虎紋貓,讓我們知道在重量面前,技巧都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