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仁清法師:為什麼一進寺院就不舒服?

仁清法師:為什麼一進寺院就不舒服?

居士:阿彌陀佛,師父我想問一個問題,為什麼一進興隆寺就不舒服。


法師:好!這個問題帶有普遍性,就是說你去一個特殊的場合和固定的場所,有時候感覺到不舒服是吧,是這個意思吧。我去別的寺院沒事,特殊的場合,是不是?坐下,先說這個不好受,不好受從佛法原理來講,是覺受,佛教當中有一個詞叫覺受,感覺的覺,受用的受,這個覺受是什麼意思呢,覺受是人對外界的一種感知反應,感知反映。我在這裡簡單的闡述一下,讓大家更正確的理解,我的字很差,覺受是人對外界的一種感知,一種覺受,也可以說是對外界的一種認識,比方說我們冬天的時候,就感覺到冷,天冷了需要穿棉衣,這是正常的覺受,夏天的時候感覺到熱,暖,需要穿單衣,我們餓了,需要吃飯,一般都這樣,這個是非常正常的,也就是說我們的覺受來自於很多因緣的促成。有一些是,來自於某一種特殊環境的影響,還有一種是,來自於我們身體素質的原因,還有一種,修行人不排除有一種冤親債主的干擾。


在這裡舉一個例子,舉一個例子就說的覺受,興隆寺頭幾年,有一次出去給一個地方灑凈開光,灑凈開光,這時候來了兩輛車接我們,其中一輛車的司機他是長期在,另外一個特殊環境之下修行,另外的特殊環境下修行,在這裡給大家解釋一下,不解釋你們聽不懂,有一個司機,長期在一個邪師那裡修行,這個邪師,為什麼叫他個邪師呢,講的知見不對,附體的形式,練氣功排病的形式,當然這個,單純說練氣功排病不是說邪知邪見,但他講的佛法原理,完全偏離了經文的含義,那麼就是他自己的知見,包括是附體的形式,所以說從種種跡象表明,這個地方,這個這個邪師,就是說有一個佛弟子呢,是長期跟著他修行,他那邊也有這麼幾十個人,這一天她拉著我們去開光,拉到了以後,因為她下午要送回我們來,所以她也參加了我們的法會,當時參加法會的有四五百人左右,當大家統一念大悲咒21遍的時候,就是這個年輕的司機,當場昏迷了,就是昏倒在法會的現場,起不來了。一個女的,二十四五歲左右,後來呢大家把她架起來,架到另外一個地方,在下午往回送我們的時候就換了人了,她就不行了,其他人通通沒事,唯獨她不行了,她這個含義是什麼呢?她長期在另外一個特殊環境下修行,那麼就是說,當我們在念大悲咒的時候,她受不了了,明白吧,她這種含義是什麼呢,這種情況就是多數是她冤親債主的干擾。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反映的比較明顯,這也是我親身經歷的,也是經上有講的,經上有講的,因為長期以來,我從98年開始試著給信眾們做開示,從98年我就開始講經,03年就開始出光碟,所以接觸的信眾也比較多,接觸的信眾什麼情況都有,什麼情況都有。頭三四年的時候,我們佛教內部颳了一陣風,就是興了一種修法,這個修法我現在不想說是哪一種,這種修法呢,就是一種邪知見,就是一個邪魔加持的一種修法,當時一個佛弟子給我一本書,師父這本書能看嗎,我拿過來以後,看了四五頁,馬上就說,這本書放下,放下就不要看了,過了兩三個月以後,佛教界,整個佛教內部都知道,這個方法是邪的,並且是政府也出了很多的文件,那個意思是取締,取締這個某種修法,就是這個含義。當時有很多信眾,就是跟我探討這個修法的時候,我用很多的善巧,讓這一部分信眾,明白了,這個方法是邪法,是不能修的,是不能接觸的,最後,這些信眾就問我了,師父,我現在家中那些資料怎麼辦,很多很多資料,很多很多資料,我說不知道,誰給你的再給誰吧,越這樣說他就越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他說我們不好意思,給我那個人,也不好意思,跟他們翻臉,那意思知道是邪的了,哪怎麼辦,然後我就這樣說,你們這種情況,在其他地方,有先例了,人家是怎麼處理的,實際上我告訴他一個處理方法,最後這夥人明白了,噢,這個方法怎麼處理,當他明白了的時候,這裡面其中有兩個人,就是娘倆,一個是姨,一個是外甥姑娘,她們兩個也在場,就是她們兩個也修這個法,當她明白了的時候,他娘倆在家昏迷了五天,不明白的時候,沒事,昏迷了五天,最後她堅信不疑。正法就是正法,邪法就是邪法,對於邪法一定要處理,用正確的方法去處理,最後她這娘倆,清醒了以後,從那那種不好的加持,在她身上永遠沒有了,懂不懂?


如果說你經常,比方說念大悲咒,念阿彌陀佛,經常感覺到不舒服,那更應該念,那就是一種干擾,覺受有好多種,但是對於干擾我們一定要正確理解,不要一說到干擾,就是非常害怕了,一說到冤親債主一定是個鬼,那不一定,冤親債主不一定是鬼,對不對。頭幾天,給她們受了個八關齋戒,濰坊的一個佛弟子,根據我們的儀規,自己在家自誓受了個八關齋戒,給我發簡訊,師父,我用你那個辦法自誓佛前受了八關齋戒,我說挺好,我給他發了個簡訊「挺好」,下午了又回了個簡訊「壞了」,我說為什麼壞了?我丈夫回來了,晚上打仗,晚上打仗了,她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常年在外地工作,她受了八關齋戒了,應該是那天晚上非常清凈,她丈夫頭一天晚上回來了,晚上打仗了,你說這個,兩個人非常恩愛,是不是?不恩愛不可能結婚,結了婚也非常好,你看,她丈夫在外地工作,好長時間不回來一次,回來一次就是因為這種原因打仗了,吵嘴了,你說是冤親?你說是親人?還是冤家呢?根據佛家的原理來講,冤親不定,冤親是不定的,因為六道輪迴是不定的,由於業障遮障了我們的覺知。所以說,當我們在成人的時候,根本就想不起,記不起我們過去的事來,所以經上講了許多實例。


有一個人,吃飯的時候,那麼鍋里燉著肉,懷裡抱著個孩子,然後怎麼樣怎麼樣,然後一個得道的高僧,去化緣,古古怪,怪怪古,鍋里煮祖母。什麼意思,古古怪,怪怪古,你這個鍋里是煮的你的祖母,她是煮的肉,煮的是豬肉,但是呢是煮的她奶奶,她奶奶投生成豬。這個意思,就這個含義,是一個得道的高僧,就說冤親不定,明白吧。當我們有不好的覺受的時候,正確的認識,好的覺受也是覺受,不好的覺受也是覺受,就像冬天要冷,夏天要熱一樣。我們,噢,平淡的處置,懂不懂,但是一定要明白啥意思,還得要認知它,認知以後才能超越它,認知是什麼意思呢,除了一部分情況以外,有一部分是冤親債主的干擾,就是說我們誦經的時候,拜佛的時候,或者上寺院的時候,如果你感覺到不好受,更應該努力更應該精進,不要執著,但要努力,所以佛教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原則,就是做而不執,做而不執,做而不執是什麼含義。比方說你是個生意人,你是個做買賣的,就努力完成你的生意,多簽合同,多掙錢,就是這樣。做生意么,你要多掙錢么。不執是什麼意思呢,當世界金融危機來的時候,你不要去問,哪裡有九層樓,為什麼呢,他賠本了,六層樓怕摔不死,找九層樓,九層樓不太好找,居民樓不太好找,居民樓是七層,六層啊。做而不執懂不懂,所以說我用我的原理給你解答了問題,能聽明白么,覺受是非常正常的,我們不要去執著它,但是要用佛教的正確理念破譯它,破譯它之後你就知道什麼原因了。


有一個佛弟子,是一個初中生,我的小弟子,我告訴他念大悲咒,那天我給他檢查功課,我說怎麼樣,我非常精進,師父我按你那個要求,每天念四十九遍,你看我的嘴,念的都起泡了。我馬上指著他「你說什麼?」他打了個楞,最後反應過來了,最後反應過來了,噢,師父我說錯了,起泡是業障,業障不是念大悲咒念的。這個他明白了,起泡是業障,業障顯現了,就消了,起泡不是念大悲咒念的,可是呢,如果你不懂得佛法,就認為,我嘴上起泡是念大悲咒念的,事相上是這樣,原理上不是,原理上不是,這就是什麼叫佛法。

佛法和世間法是不一樣的,當然世間法也是佛法的一部分,我們用佛法的原理來觀照這個世間法,就容易超越,懂嗎?明白了嗎?剛才這個居士提問的是,早上念《楞嚴咒》是吧,《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然後念佛,是吧,還有心經,都有都有,下午呢是《心經》,這個都有,這個都有,下午是,《彌陀經》跟那個《阿彌陀佛》,是吧?咱先說一下功課,功課的含義是什麼意思,功課的含義是我們每天,固定下一種相對圓滿的程式,固定下來,固定下來每天做,每天做,以此產生一種功德,來渴求一種成果,渴求哪一種成果呢,就是我們渴求了脫之成果,拿著這種功德來求成果,不是打白條,就這個含義。所以功課,佛教內部的功課,原來沒有說是居士的功課,沒有說這個居士的功課,一說到功課是叢林的功課,叢林就是十方叢林,就是全國各地的,寺院內部的功課,那是什麼功課呢,早上就是《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就是咱們現在寺院的早晚功課,寺院的早晚功課,一方面的是,非常科學,搭配的也非常好,並且是功德非常非常之大,早課晚課,是這樣。我們每天上課呢,都是防止懈怠,每天上課呢產生一種功德,拿著這種功德去給施主迴向,再加上寺院的功課,它是維繫寺院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是每天每天寺院不做課了,這個寺院和這個俗間可能就沒什麼兩樣了,是不是這個道理。


比方說你們每天上這個集市,趕集,假如說我們也去趕集,天天販賣青菜,那還叫出家人嗎,就是這個含義,他是一種差別,功課也是一種差別,寺院的功課是非常科學的,非常圓滿的,功德是非常非常之大的,頭一段時間我們講了,大悲咒的功德和妙用,我本來發心,再講十小咒的功德和妙用,還想發心,講楞嚴咒的功德和妙用,那麼加起來的是什麼呢,如果我們這三種都講出來了,把它加起來,那應該怎麼講,就等於說是,叢林當中早課的功德,是不是這個樣,是不是這個道理,功德是什麼,打一個比方,比方就不是實際的,就像掙錢一樣,你是開了一個百貨商店,那裡面什麼都應該賣,貨越全賣的東西越多,這是個原理,這是個原理。一會我再給你講,賣什麼東西,這是個原理,再加上,剛才我問到,什麼是凈土法門,什麼是凈土。單純說凈土,從經上講,一切佛國都是凈土,東方琉璃世界那個地方也是凈土,彌勒佛那裡也是凈土,西方阿彌陀佛那裡也是凈土,是不是那個道理。釋迦牟尼佛曾經問阿難,他說阿難,你看我這個娑婆世界是凈是穢啊,阿難搖搖頭,不知道怎麼回答好,釋迦牟尼佛說了,你要是用凡夫的眼看,娑婆世界是穢土,如果你用佛眼看,娑婆世界也清凈無染嘛,懂這意思了吧,一切佛國都叫凈土。我們一般的理解凈土法門,就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叫凈土法門,或者誦《無量壽經》,或者誦《觀無量壽佛經》,或者是《彌陀經》,凈土的那個五經一論么,一般都這樣認為。


假如說,我們念大悲咒,也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通過誦大悲咒,往生西方阿彌陀佛那去的話,算不算是凈土呢,阿彌陀佛,那個釋迦牟尼佛在《大悲經》上講,講到觀世音菩薩的時候,就說,觀世音菩薩所說神咒真實不虛,汝等,列舉了好多好多,應該常持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這都是原經文。說,釋迦牟尼佛說,告訴他這弟子啊,應該恭敬觀世音菩薩,應該常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那麼說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時候,最終也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算不算凈土呢?明白吧。你們去考慮去就行了,再說這個雜,我不想展開,雜這個問題我不想展開,假如說你是修佛法的,又研究了外道了,那叫雜,你是個行善的,受了三皈五戒了,又去吃喝嫖賭去了,那叫雜,明白吧。你是個修佛法的,你已經是個佛弟子了,已經進入佛門了,已經研究了佛教的大乘經典了,然後你再去抱著個世間善書當救命稻草一樣,那叫雜,明白不,世間善書就是世間善書,比方說,佛經當中分好幾種,有人天乘,人天乘,就是本著他那個修法,不是大乘根基的人,本著人天乘的修行法門,最後能得人身,能升天。你像《善生經》,《善生經》大家看過么,那裡面講的很清楚,如何孝順你的父母,如何供養你的師長,實際上,世間法當中講的這一切一切,都在佛經當中我們都找到根據了,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世間的善書,我們不能當,我們不能當佛經來讀誦,僅僅當做參考而已,那還是局限於信佛之前,信佛之後你就研究佛經就是了,明白吧。


再舉一個例子,剛才你說的,早上是《楞嚴咒》、《大悲咒》,包括《心經》,其他我不講,就講大悲咒,大悲咒他具備出世間功德,這個我們已經講過了,誦持大悲神咒者,臨命終之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隨願皆得往生,什麼意思,在大悲經那個講義上我們講的很清楚,誦大悲咒的人,臨命終的時候,十方諸佛都來迎接你,就問你了,你願去哪,你願上哪,十方么,包括了西方,因為阿彌陀佛是西方,阿彌陀佛肯定也來,阿彌陀佛也來了,就問,你願上哪,懂不懂,所以說,你雖然是個發願,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個凈土行人,但是你念大悲咒產生的那個功德,照常讓你去西方極樂世界,你說這個雜不雜,你說這個雜不雜。何況,大悲咒具備了很多很多的功德,當我們讀誦大悲咒的時候,具備了降魔的功德,結界的那種作用,還有很多很多,這個課下可以看看《大悲經》,也可以看看我們大悲咒的那個講義,但是作為我們修行人,主修是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個主修,長期熏修,這聲名號,到臨命終的時候,你這一聲名號,不會失去,也叫不失去正念。這個含義,你明白不。


我再舉一個例子,前年在某一個地方講法,有兩個大學的教授,退休了,那麼就來聽課,聽完課站起來,提問了一個問題,他說師父,原來光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大學教授么,有文化,後來感覺到不解渴,聽著別人說《地藏經》挺好,他有心臟病那教授,《地藏經》挺好,也能治病,那麼就誦《地藏經》吧,哇哇哇,讀誦了兩三年了,心臟病好了,然後又聽說,不能讀誦地藏經,嚇的他不敢誦了,兩三個月,不讀吧,熟了,背過了,讀吧,人家說不能讀,他不是說佛說不能讀,人家說不能讀。後來就問說,他說師父,你說讀誦《地藏經》好不好,讀誦《地藏經》好不好,夾雜了么,那意思是,我說你為什麼讀誦《地藏經》,他就介紹了,讀誦《地藏經》產生了興趣,治好了病了,我說《地藏經》上講了什麼,講的地獄,多麼可怕,講的就是地藏菩薩前世那個發願,怎麼樣怎麼樣。我說噢,我說你看到《地藏經》講的地獄非常可怕,那麼你是怎麼做的呢,他說我就發了個願,這一生肯定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不會再輪迴了,再輪迴如果墮落地獄,你說是多麼的可怕,這是他自己說的,就平常更加緊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了,我說打住,你的答案,你要的答案我已經給你了,他說師父你沒有給我說什麼。我問了,我說了一句話,這個《地藏經》,在你身上,夾雜乎?加油乎?他考慮了一下,他說師父,我知道了,在我這裡加油乎。加油乎,懂嗎,沒反映呢。所以說也得看個人的因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因緣,夾雜乎?加油乎?他後來一聽,我讀《地藏經》,對我凈土法門的修行是一種加油,能明白不,所以你自己的問題你自己解決,我勸你正常的功課,正常的功課要做,每一種功課產生的是出世間功德,出世間功德是什麼含義,只要說是出世間的功德,必然產生一種作用,就是能往生諸佛國,懂這個意思吧。你已經放不下《楞嚴咒》了,我勸你不要放下,假如說你再上這寺院來,跟這仁清師上上早課,你這一誦,《楞嚴咒》跟上了,很熟悉,還能有很大的興趣,在加上呢,在寺院共同修行,產生一種共修的功德,大家能感到,能感到。比方說好多人,同時誦一種咒語,非常整齊,大家確確實實能感覺到,共修的那種加持,不可思議的覺受,懂不懂?你這個問題,你這個問題,這個方面我不敢給你說的很深,但是應該是有答案了。

我能夠從另一個方面給你解釋,哪一個方面,就是我講的另外一種資料,為什麼有的念佛人不能往生,這個資料當中可能就講到,類似的含義了,你能懂了吧?繼續進行你的功課么,長期固定下來的東西不要變了,不過一種原則,《楞嚴咒》從頭到尾就是《楞嚴咒》,《大悲咒》從頭到尾就是《大悲咒》,某一種經典也是從頭到尾原汁原味的就是它,那就產生功德,中間不要改,中間不要改,懂了吧?你比方說,寺院早課就是《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這個,這個中間的內容,《十小咒》呢,你可以不念,你可以不念。這個中間你可以加其他的內容,但是每一個內容,單獨的,相對固定的,相對完整的,你掌握住這個原則就可以了,好不好,能懂嗎?那個《楞嚴咒》比較長,是不是念了念別的可以嘛。也可以,你是說的有時候,那是可以的,為什麼有很多人為什麼不想讀誦《楞嚴咒》呢,因為《楞嚴咒》,很難背過,如果不是跟著寺院的話,自己在家念《楞嚴咒》,念著念著就沒有興趣了,特別上來有很多字也不認識,讀音也不太正確,很多人比較執著,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有的人,有的人嗎,念到「那」,你看那個楞嚴咒,那麼大悲咒上,那個「那」,有的人念「那」,有的人念「諾」,他自己搞不明白了,到底是「那」呢,還是 「諾」呢,不敢念了,明白不?咒語是音譯。大家知道這個原則就行,好吧。


還有沒有,還講到凈土法門的修行人,特別是年齡大了的時候,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就行,年齡大了的時候,明白吧。還有一種原因,只是念佛求生西方的,就是不認字的,耳朵也不好使的,眼也不好使的,沒有因緣接觸佛經的,看也看不懂的,聽也聽不見的,沒辦法。你告訴他,使勁喊,念佛求生西方就行了,這就是他的法門,純凈土,懂了吧。還有沒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佛網 的精彩文章:

佛給在家人提出的五條基本規範
印光大師:念佛一法,乃佛教之總持法門
佛教的哪個宗派法門才是最好的?

TAG:學佛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仁清法師:為什麼佛不讓宣揚神通
仁清法師:警惕!不讀誦經典就一門深入非常危險
仁清法師:佛像放口袋或放旅行包里是否不尊敬?
仁清法師:學佛要學會結善緣,斷惡緣。如何斷惡緣?
仁清法師: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
仁清法師:在修行中積累福報
酸棗仁清心安神鎮靜助眠久負盛名
薏苡仁清熱祛濕,不健脾反傷脾腎,加1味中藥才行
歐洲足球新聞頭版集錦:萊萬言論恐遭拜仁清洗 迪巴拉世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