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五台山顯通寺銅殿

五台山顯通寺銅殿

五台山顯通寺銅殿



如果說木結構建築唱出了我國古典建築的主旋律,那麼仿木結構的五台山顯通寺純銅建築無疑是黃鐘大呂的音節。

五台山顯通寺銅殿



銅殿常被稱為金殿,一方面是因其金碧輝煌的外觀增添一處勝景,而另一方面則因得到歷代親王的支持,起到了穩定當時的政治經濟局勢的作用。看那迎風傲立的銅殿,吹不倒的銅旗杆,更吹不散」天下太平「的憂患!

五台山顯通寺銅殿


五台山顯通寺坐落在台懷鎮。它是五台山眾多寺廟中建寺最早的一座。該寺歷史悠久,珍貴文物很多,是佛教聖地中的一顆明珠。然而,在顯通寺內最珍貴也是最值得一看的文物,卻是千缽文殊銅像、銅殿和銅塔、無量殿、華嚴經字塔和重達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的大銅鐘。

五台山顯通寺銅殿



銅殿高八點三米,寬四點七米,深四點五米,是明朝萬曆34年(1606年)用銅十萬斤鑄成的。殿建平面見方,寬九尺,深八尺,高丈余,外觀兩層,內為一室,四角四柱,柱礎似鼓。殿內上層四面6扇門,下面四面八扇門,殿內四壁上有小佛萬尊,金光閃閃,灼灼照人。殿內四壁鑄滿了佛像,號稱萬佛;殿中央供奉著高3尺的銅佛。銅殿的每扇門由一個省鑄造,文飾之美,工藝之精,實在是驚人的。殿內四壁上有小佛萬尊,金光閃閃,灼灼照人。殿內四壁鑄滿了佛像,號稱萬佛;殿中央供奉著高3尺的銅佛。鑄有各種圖案和花卉鳥獸,如玉兔拜月、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等,非常精緻。,明月中,桂樹下,有一隻玉免昂首豎耳,目不轉晴,鬍鬚似動,十分機警。蓮下仙鶴圖中,一朵蓮花正在盛開,一朵已結蓮子,花上撲蝶,蜻蜓款款飛來,荷葉下,一隻仙鶴雙腳入水,嘴裡叼著一條小魚。一幅幅鑄畫,鑄法精細入微,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五台山顯通寺銅殿



據《清涼山志》記載,銅殿是五台山高僧妙峰於明朝萬曆年間,集全國十三省布施,用十萬斤銅鑄成。妙峰大師曾以舌尖之血和著硃砂書寫《華嚴經》。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太后拜其為師,人稱為「人天師表」,「法門砥柱」。妙峰大師曾鑄一座銅殿,一在南京,一在峨嵋,一座在五台山,規格樣式完全一樣。前二者已失,顯通寺的這座,是國內僅存的了。這座銅殿優美的造型,完整的結構,巧妙的布局,生動的圖案,充分顯示出我國古代高超的鑄造藝術和勞動人民的智慧。細看門上的圖案,各不相同,合起來卻能渾然一體,天衣無縫。銅殿前下方左右兩則,各矗立著一座銅塔,於1607年(明萬曆35年)鑄成。銅殿之下左右兩側,有兩個玲瓏剔透的銅塔,兩丈多高,亭亭玉立,銅銹斑斕,古趣盎然。

五台山顯通寺銅殿


圖文: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台山佛教 的精彩文章:

「因緣」起說華嚴學
第二屆五台山信仰國際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參訪清涼古剎,領略佛國文化
華嚴三聖之普賢菩薩
天台宗《小止觀》
修行人的四種快樂

TAG:五台山佛教 |

您可能感興趣

五台山 l 好大一座顯通寺
見山——終南山紅河谷大顯通寺寫生記
康熙皇帝與立在顯通寺大文殊殿前無字碑的傳說
「高清附釋文」中華名帖,清勁絕塵,盡顯通會老辣之風
中華名帖,清勁絕塵,盡顯通會老辣之風
「天顯通寶」,價值近100萬?撿到千萬別亂丟了!
華為麒麟970基帶演示1.2Gbps峰值下載,彰顯通信技術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