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油炸的過程中,發生了這麼多事兒

油炸的過程中,發生了這麼多事兒

油炸的過程中,發生了這麼多事兒



油炸過程發生了什麼化學或物理變化?

宮非,石墨烯應用技術企業主 - 志陽科技


油脂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所組成,脂肪酸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包括動物性油脂、棕櫚油、椰子油等,在室溫下是固態,化學性質比較穩定,經過油炸時不容易產生化學變化,但容易堆積在人體的血管中,對健康不利。不飽和脂肪酸像是橄欖油、花生油、大豆油等,室溫下呈液態,化學性質比較不穩定。油在高溫或接觸氧氣的情況下會發生許多化學變化,包括氧化、水解、裂解、聚合等,這些反應會改變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造成油的質量發生改變。


油炸過程中,油經歷了複雜的物理和化學變化,產生許多有害成分,並與食品之間發生物質傳遞。


1.物理變化。食物一旦進入高溫油中,食物表面的水分被快速蒸發,產生硬殼,即為油炸食品的酥脆口感的來源;而食物內部的水分轉化成蒸汽,通過食物的蜂窩通道逃逸,油即被吸入食品內部替代水分,油經過長時間高溫加熱產生的有害物質亦隨之進入到食品中。

2.化學變化。新鮮油的主要成分為 1 分子甘油和 3 分子各類脂肪酸相結合的甘油三酸酯混合物(C3H5(RCOO)3)。油炸過程中,在空氣中的氧、食品中的氧、水、高溫作用下,油主要產生三種有害反應:水解、熱氧化、熱聚合,產生超過400種的分解或聚合產物


(1)水解:高溫促使油中的甘油三酸酯水解為甘油二酯、甘油單酯、游離脂肪酸和甘油。其中甘油能在高溫下進一步脫水形成丙烯醛,即為丙烯醯胺的前體。除此以外,水解產生 的游離脂肪酸容易揮發,從而降低油的煙點(油發煙的溫度,用於油炸的油發煙點應大於 200℃ )。游離脂肪酸的總含量稱為酸價,酸價常作為判定炸油質量的標準之一,酸價越高,說明油的精鍊程度度和新鮮程度越低。我國 GB7102.1-2003《食用植物油煎炸過程中的衛生標準規定》,酸價不得超過 5 mg/g。日本更採用酸價 2.5 mg/g 作為炸用油的限量。


(2)熱氧化:高溫下氧與油反應,使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有雙鍵的脂肪酸,主要存在於植物油和魚油中)氧化,產生氫過氧化物。氫過氧化物進一步分解,產生醇、羥基酸和酸類等小分子物質。這些小分子物質能聚合在一起,使油的粘度增加,顏色變深。其中,氧化分解的產物羥基酸,亦是常用的判斷食用植物油新鮮度的指標之一,新鮮植物油的羥基值很低。我國 GB7102.1-2003《食用植物油煎炸過程中的衛生標準規定》,羥基值不得超過 50 mg/g。


(3)聚合:當隔絕了氧氣時,高溫下的油主要發生聚合反應而不是氧化反應。聚合反應產生的單體環化、二聚和高聚物形成了油脂泡沫。泡沫會加速油的水解反應和氧化反應。


從時間看,食品在油炸過程中的變化主要有五個階段:

1. 起始階段(食品放入炸油中到食品表面溫度達到 100℃):食品內部蛋白質未變性,澱粉也未糊化


2. 新鮮階段(食品表面水分大量損失的階段):食品開始形成外殼,內部蛋白質部分變性,澱粉開始糊化


3. 最適階段(食品質量最好的階段):外殼增厚,色澤變金黃,蛋白質變性完全,吸油量適中;


4. 劣變階段(食品質量開始變差的階段):外殼變僵硬,吸油量過大;


5. 丟棄階段:食品顏色變黑,開始發生炭化現象。

從食品成分看,蛋白質、脂肪、澱粉、糖類均發生了多種繁複的化學變化。例如在油炸過程中,糖類與氨基酸發生的一系列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既生成油炸食品誘人的風味物質,又產生了致癌的有害物質丙烯醯胺。肉類、蔬菜、澱粉類等食品,由於自身成分的巨大區別,而在油炸過程中產生的物質和危害程度各有不同。


下面介紹油炸食品和炸油中均可能產生的主要有害因子:


(1)丙烯醯胺。丙烯醯胺 (Acrylamide, ACR) 在工業應用上是聚丙烯醯胺合成中的化學中間體。2002 年 4 月瑞典 National Food Administration, NFA 和斯德哥爾摩大學首次發現某些食品中含有丙烯醯胺,尤其是以薯條為代表的富含澱粉的高溫油炸食品中含量較高。


(2)多環芳烴化合物。多環芳烴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是一組由 2 個或 2 個以上苯環稠和在一起的芳香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食物煎 炸、烤制和煙熏等烹飪過程中會形成。環芳烴屬於前致癌物,在體內主要通過混合功能氧化酶系中的芳烴羥化酶 (Aryl hydrocarbon hydroxylase,AHH) 的作用,代謝活化為多環芳烴環氧化物,與 DNA 、RNA 和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結合而誘發突變和腫瘤。

(3)雜環胺類化合物。1977 年美國發現直接在明火上炙烤的肉類和魚類燒焦的表面部分,在 Ames 實驗中有強烈的致突變性,這類致突變物質被稱為雜環胺 (Heterocyclic amines, HCAs),屬於氨基咪唑氮雜芳烴類和氨基咔啉類。雜環胺是肌肉組織中的氨基酸和肌酸(肌酸酐)在高溫條件下形成的,食品中帶肌酸含量越高,雜環胺的產率越高。除肌酸含量外,烹調的溫度越高,如煎、炸、烤等烹調方式,形成的雜環胺含量相對增加。

油炸的過程中,發生了這麼多事兒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艾滋病已告別「絕症」時代,病人活到正常人水平不是奢望
武漢比廣州離赤道遠,可它夏天比廣州熱啊
-今天沒什麼八卦……-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肯定有,你快說!
這種產品,還真有保險公司賣過
看著福原愛從小哭到大,從童星變成了日本第一人

TAG:知乎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在火箭發射過程中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件?
養護過程中發生這樣的現象是多肉發出了SOS
生小孩過程中備皮是件尷尬事,比這尷尬的是操作的醫生是男的!
生產過程中,遇到的8件難忘尷尬事兒,這滋味只有媽媽才能體會!
人渴死的過程中都發生了神馬?
生娃這個過程,他們拍出了連續劇的效果
生產過程中,什麼是第一產程
河中冒出這個體型龐大的奇怪生物,男子拍下這過程
已生兒子,提前發動,過程很是辛酸,有接必中
食人樹生吞掉一個大活人的全過程,只因她做了這件事
在研發核武器和反應堆的過程中發生的臨界事故有多危險?
地球上的生命一直在進化,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十大奇蹟!
一隻鷹表演過程中突然直奔男孩,接下來的一幕發生了
生活的過程中,總有不幸,放開了,看淡了,慢慢就淡化了
人的一生就是參禪的過程
稱黑洞的過程中,有什麼好玩的事兒?
古代貨幣的生產過程,看了就明白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減肥過程中都會發生的一些癥狀,你中槍沒
在分娩過程孕媽有尷尬事情發生,不要被這些事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