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田漢談「七七事變」:中國的生機在堅決對日抗戰

田漢談「七七事變」:中國的生機在堅決對日抗戰

田漢談「七七事變」:中國的生機在堅決對日抗戰



中國軍隊在盧溝橋抗擊日軍的進攻。(資料圖)

田漢(1898~1968),湖南省長沙人,我國革命戲劇運動的奠基人,戲曲改革工作的先驅者,傑出的戲劇家。他一生寫有各種劇本一百多部,寫歌詞和新舊體詩兩千餘首。他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是時代的強音,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他的一生極為豐富,充滿了浪漫與傳奇,幾件發生在8月的如煙往事,就像那彎曲小路上的路標,帶領我們進入田漢內心的深處及魂魄的遠方。


開不敗的「五月花」


「『五月花』是英國第一批到北美洲去的移民所乘坐的船隻的名字,他們不堪忍受國內的封建壓迫去尋找自由獨立的生活,現在我們也處在民族存亡的時候,要跟隨時代的巨輪乘風破浪前進。」


上世紀30年代初,田漢參加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並被選為以魯迅為首的七人執行委員之一,接著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發表了著名的《我們自己的批判》,公開宣告向無產階級轉向。田漢入黨後,參與了黨對文藝的領導工作,由於反動勢力的猖狂,田漢被迫轉入地下,但他更堅定地進行革命戲劇活動。

1932年,杭州五月花劇社成立。這是田漢聽到「集美歌舞劇社」因經濟困難無法維持後的情況,認為可以組織起來在杭州開展革命戲劇運動,後來派劉保羅、辛漢文、龍濯、易傑等同志來杭州,和田漢的弟弟田洪邀集「集美歌舞劇社」留下的人,重新組織五月花劇社,並暗中給予很大的支持。「五月花」命名的來由,田漢這樣說:「除因在5月成立外,還因為『五月花』是英國第一批到北美洲去的移民所乘坐的船隻的名字,他們不堪忍受國內的封建壓迫去尋找自由獨立的生活,現在我們也處在民族存亡的時候,要跟隨時代的巨輪乘風破浪前進。」


在田漢的支持下,五月花劇社於1932年5月中旬、5月末、8月,在西湖之濱相繼舉行了三次公開演出,演的多是反帝、抗日的劇目。前兩輪公演,五月花劇社已得到了浙江和杭州廣大觀眾的同情和擁護。8月份的公演,演出了田漢編的《洪水》、《戰友》,還有《SOS》、《賊》、《嬰兒殺戮》等劇,數千觀眾觀看了演出。


當時,歐陽予倩的兒子歐陽山尊恰好在杭州電廠做藝徒,他白天做工,晚上和田漢的弟弟一起搞舞檯燈光工作,燈壞了就由他來修。他還曾經想方設法添置工具,創造了自控節光器。碰到有的角色臨時病了,歐陽山尊就去替補。他曾和舒綉文聯合演出,一個演老婆,一個演老公,田漢的兒子田海男扮演他們的孩子。田漢的母親易克勤也成了「五月花之母」,她無私地為劇團的演員們送茶送飯,還把孫子從菜園裡拔的菜、釣來的魚做給大家吃。老人全力支持田漢的事業,雖然生活清貧卻從無怨言。


五月花劇社的演出,鼓舞了青年學生和人民日益增長的反帝情緒,喚醒了人民對於反動統治者的憎恨。同時也引起了當局的暴怒。8月初,劇社準備在民眾教育館的禮堂演出《亂鍾》和《戰友》。田洪帶著一些人正在緊張地裝台,演員們開始化妝,觀眾陸續入場,這時突然湧進大批便衣軍警,將劇場包圍。田洪很機警,馬上從人群里混出來,這時操場上有人踢足球,正好一個球朝他踢來,他接過球又踢了回去,就這樣通過了包圍圈,回到家裡他匆匆換了件衣服,到上海找田漢求救。這次搜捕,警憲當場抓捕了劇團中的劉保羅、桂公創、龍濯等人。至此,田漢全家支持的五月花劇社,被迫解散了。但是它在杭州三個月的演出,特別是8月的最後一次公演,永遠留在杭州人民心中。


充滿期待的吶喊與奮鬥

1937年7月8日,盧溝橋事變的第二天,田漢寫了《聞盧溝橋開火》一詩,後來,他又匆匆寫了《決心》一文交由《新民報》發表。他在文中說:「盧溝橋的炮聲含有示威作用……中國的生機在堅決的對日抗戰。不趁此奮然而起,天下蓋無不可忍之事,而中國生機殆有斷絕之慮。」


雖然田漢1935年2月被捕,經過兩年的牢獄之難,被徐悲鴻等保釋出獄,但行動一直受限不得離開南京,無法奔向藝術活動的中心上海。於是,他潛心開始創作四幕話劇《盧溝橋》,意欲以此劇慰勞前方抗日將士。


南京的8月酷暑難當,他夜以繼日地趕寫劇本,常在燈下揮汗如雨。劇中的插曲有許多,都由張曙作曲。為了易唱易記,激揚抗日熱情,張曙採用了老百姓熟悉的民歌曲調,譜寫了《盧溝問答》、《好大刀》、《送勇士出征歌》、《盧溝月》、《盧溝橋》等曲。這些歌曲在戲公演之前,已經陸續在報紙上發表了,很快傳遍南京,飛向四面八方,戲未登場就形成了「先聲奪人」之勢。


8月9日,話劇《盧溝橋》在南京公演,田漢和導演洪深都親自登場,張曙和冼星海也都上台扮演拉洋片的江湖藝人,王瑩、胡萍都扮演女兵,成為雄赳赳氣昂昂的抗日女戰士。雖然《盧溝橋》劇中沒有中心情節,也沒有主要人物,有的只是一個個充滿激情的群眾場面,但穿插著不少政治抒情歌曲,整個演出以激情取勝。這種激情的表露在當時還是受到限制的,因為當局正與日方交涉,是「戰」還是「降」尚在猶豫中。所以開幕前一群特務突然跑來,極力阻止演出,全場觀眾為之大嘩。洪深先生當即跑到前台,與特務們據理力爭,在廣大觀眾的有力支持下,《盧溝橋》終於得以勝利演出。


話劇加唱是田漢的拿手好戲。當台上唱著《送勇士出征歌》的插曲時,台下不少觀眾自覺地加入合唱,全場充滿著「出征」的敵愾。這天首場演出是招待各界人士的,剛剛出獄的「七君子」成為嘉賓,他們正是因鼓動民眾抗日而被當局逮捕的。田漢聽說「七君子」來看戲,特別興奮,待劇終幕落,全場掌聲雷動時,田漢急忙跑到樓上的貴賓席與「七君子」一一握手。《盧溝橋》在南京連演15天,日夜兩場,場場爆滿。與此同時,上海演出了左翼戲劇界集體創作的話劇《保衛盧溝橋》。寧滬呼應,打響了「抗戰戲劇」的第一炮。

1939年7月中旬至8月間,在桂林,田漢率領評劇宣傳隊首次演出了《江漢漁歌》,成為第二期公演的一個重頭戲。這是田漢6月寫就的一個44場大型京劇劇本,是他在《漁夫報國》基礎上改編和擴大的,重點描寫的是民眾,表現的是來自民間的偉力,以熱烈的群眾場面和緊張的戰鬥氣氛取勝。此劇由龔嘯嵐導演,演員徐敏初、李雅琴、李迎春均有精彩的表演。劇中水陸作戰,兩相配合,表演上也頗出新意。雖然氣候炎熱,但戲院門前車水馬龍,尚未開演即告座滿,所以該戲在桂林不間斷地上演了許多場。《江漢漁歌》寫的是宋朝抗金的故事,但表現著田漢的現實體驗,是他的抗日時期戲曲本子中演出最多、影響最大的一部戲。


暴風雨中的默契


田漢痛苦而又嚴峻地說:「只要我的作品在,我怎樣寫作和為什麼寫作的材料在,那麼,過一千年,人們還會了解我是忠於黨和人民的。」那天夜裡,田漢和秘書黎之彥就在田漢母親住的屋子裡,悄悄達成了默契。


1966年8月,田漢居住的北京東城區細管胡同9號,紅漆剝落的大門半掩著,四周牆上張貼著大標語: 「打倒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田漢!」對田漢的批判和揪斗愈來愈頻繁深入。

黎之彥1954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做田漢的秘書。 「現在盛行秘書、子女揭發,你不揭發嗎?」田漢這句話讓秘書感到驚訝和恐懼。田漢痛苦而又嚴峻地說:「只要我的作品在,我怎樣寫作和為什麼寫作的材料在,那麼,過一千年,人們還會了解我是忠於黨和人民的。」那天夜裡,田漢和秘書黎之彥就在田漢母親住的屋子裡,悄悄達成默契。


田漢接下來的生活,就是沒完沒了的檢查交代和挨批判被揪斗。黎之彥則擔驚受怕地把不少收藏在家裡的所謂「變天賬」、「黑材料」,作巧妙的偽裝、肢解、分散,把「時間」記在幾十本不同的書頁上,「日記」肢解掉包,「文字」不是天書的天書,不是盲文的盲文,就是找到它也是看不懂的碎片。就這樣,這些珍貴的資料終於躲過了一場災難,等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才見了天日。黎之彥帶著對田漢的懷念與崇敬之情,慢慢地細心地做復原工作。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在1991年8月完成《田漢創作側記》一書定稿,次月出版。這部書,可資後輩作家(不僅是劇作家)學習創作經驗,史學家、研究家研究田漢及其作品。


「文革」中,田漢與秘書黎之彥相互默契的舉動,讓今天的人們能夠真實地看到近半個世紀前一對戲劇工作者的忠誠,見證著藝術與現實之間微妙複雜而耐人尋味的關係。(北京市檔案館 楊紅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煙草膨脹素基因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開發智能機器人闖入醫療領域
抗美援朝志願軍烈士埋骨三八線軍事禁區
1976年美韓為「砍樹危機」曾密訂攻朝計劃
親歷:國民黨政府收復南沙 推倒日軍石碑

TAG:海外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漢末三國第十一位諸侯,威震東北,若稱帝漢室尚有一線生機
漢末三國第十一位諸侯,威震東北,若稱帝漢室或存一線生機
常德會戰中冒著日軍炮火衝鋒的中國軍人 用血肉換來國家生機
說文解「春」:漢字中的磅礴生機
西媒:被孤立的委內瑞拉視中國為一線生機 中國會出手相助嗎?
這個距離十分遙遠國家視中國為「一線生機」,中國是其學習的榜樣
國足生死存亡戰,此戰若拿下還有一線生機,此戰若敗即將化為烏有
我院代表隊在第四屆河南省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中國正大規模研製仿生機器人,軍事應用前景非常光明
實拍戰敗後的日本:被戰爭摧殘的一片狼藉,看不到任何生機!
「毒雞蛋」登陸亞洲:法國衛生機構捉急洗地
二戰末期斯大林下一道無情命令,逼數千士兵赴死卻給了蘇聯生機
剛剛,A股一大要聞傳出:中國股市重現生機!
仿生機器人來了!外媒稱中國正大規模研發,戰鬥力強大!
霍克斯灣馬拉松比賽日,生機無限人間天堂,你在中國找不到的景色
朴槿惠迎來生機 一位美國人道出逮捕李在鎔的後果
【砥礪奮進的五年】湖北蘄春縣管窯鎮:制陶小鎮煥發新生機
國足絕境死戰覓一線生機,里皮須讓張稀哲連線武磊
文在寅犯眾怒,韓國女律師果斷出手,朴槿惠的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