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劉荒田:「等待」即人生

劉荒田:「等待」即人生








美國「家庭票房」(HBO)所播放的電視連續劇《治療》(In Treatment),在第三季末尾一集,主人公、心理醫生維特曼博士和他自己的女性心理醫生有一段饒有深意的對話,起因是前者(57歲)老懷疑自己患了帕金森症,理由是:父親死於此症,他長期失眠,手抖。他不斷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還找了多名專科醫生,徹徹底底地作了檢查。權威的結論是:尚未發現「足夠的」癥狀。最後一位醫生被維特曼纏得沒辦法,要給他開抗憂慮葯,但被拒絕。下一步怎麼辦?看診醫生的意見倒是一致:等著瞧。作為醫生,既不能斬釘截鐵地說「你沒病」,也不能說「可能患病」,只好拖延。維特曼自己何嘗不曉得,只有0.5%的老人患上這種不可逆轉的不治之症,但心結解不開,老在嘀咕:距離真的患上還有多少年?開始時怎樣?病情以怎樣的速度加重?


 


女心理醫生問他:「如果確診患上帕金森症,你打算怎麼辦?」

 


他說:「我要關掉心理治療診所,去週遊世界,還要搬家,住得離兒女近一些。」


 


女心理醫生進一步問:「如果確診沒有患上帕金森症呢?你是不是照樣診治病人,照樣和女朋友約會?」


 

他沒有直接回答,只說:「有了確診結果,我才能計劃下一步。」


 


「就這樣耗下去?」


 


他點頭,說:「這『等著瞧』可是一個地獄。」

 


按照現行的醫學理論,每一個人都不可能「絕對健康」,癌細胞誰都攜帶,關鍵在於免疫系統能否將之消滅。人之所以愈老愈是百病交纏,只因此前「來不及生病」而已。只要稍豁達些,就可以這般推論:上述心理醫生的「等確診」(即等「正式」患上帕金森症)就是人生的「微縮版」。人在世上,絕大多數事情難以確定,但「死」是確定的;而確鑿的死,又含有最大的不確定:何時死和怎樣死。凡人無能為力,只好把這兩個謎交給算命先生(有時交給算命先生養的用來叼卦的麻雀),以及神明。





 


死去倒也罷了,死後無病,眾生終於平等。但生前遙遙無期的「等著瞧」十分煩人。中國古人倒有一聰明的辦法,那就是病中取樂。明朝人江南錦可算高手,他在病榻上發掘出十件賞心樂事:一、快心的朋友來訪。二、侍者都能會意,要什麼,不費招呼。三、睡覺醒來聽到黃鸝百舌的鳴聲。四、久雨剛開晴。五、聽飽游歸來的人說天下的大都會與佳山水。六、看護者能取對架上的書,翻出正想看的那一段。七、去收租的會計已經順利到達放租的地方。八、讀平生未見的奇書。九、聰慧的兒子能流利地在榻前背書。十、正愁沒子嗣,妻妾忽然悄悄告訴道:「有啦!」怪不得友人問江南錦,萬一給病打敗,「去了」,最捨不得的是哪個人時,他答道,兄弟、朋友、妻妾,都捨得;捨不得的,只是病,「若病再能纏綿我五六十年,我就上百歲啦,哈哈!」


 


將上文心理醫生的「等病」,加上江南錦的「養痾」,予以擴大,便構成人生的全部或者絕大部分,如果視此為「地獄」,便印證了叔本華的斷言:人不是從許多小病變成大病嗎?從這一事實我們就自會了解,人生的幸福與快樂原沒有積極的意義,有積極意義的反倒是痛苦。


 


幸虧我們從本能上抗拒這種「等」,為此憂心忡忡,本身就是病。所以,人人都可以替維特曼博士開藥方:把「等」和「病」都忘記掉。因為這就是人生本身,其確定和絕對,一如死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文學選讀 的精彩文章:

一言不合就毒舌
魯迅:讀書如賭博
台灣女作家簡媜:問候天空

TAG:港台文學選讀 |

您可能感興趣

人生輸在等待
人生因等待而優雅
周易:人生無奈 學會等待
周易:人生無奈,學會等待
宮崎駿:你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你的人生
胡天梅:暮春里的等待
人生禁不起等待!
周易:人生無奈,需學會等待
【禪意人生】 來不及等待
慘絕人寰!世界等待中國吃貨拯救!丹麥英德澳被生蚝、螃蟹、小龍蝦泛濫逼瘋了!沒人吃!
人生十忌,萬事蹉跎莫等待
等待「中國崩潰」的人都將空耗人生
司馬懿的一生:末世梟雄闃寂無聲 老於忍耐精於等待
繼《獨自等待》12年,夏雨新作《反轉人生》能否超越夏洛特煩惱
汪星人GIF:一隻焦急等待吃食的柯基,小腳跺的……
守株待兔的愛 喜歡等待愛情的星座男生
張德芬:愉悅地等待
《反轉人生》:《獨自等待》鐵粉降低期待,或能迎來驚喜連連
感知:人生,少點等待和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