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埋在地底下的的人

埋在地底下的的人

「謠言往往比真話更使人相信。那一陣子,我們鎮子里的人一個個神情亢奮而詭異,走到大街上,隨時可看到有人在交頭接耳,而當我走近他們,他們又一鬨而散、秘而不宣。我是個喜歡湊熱鬧的人,每次出門,都把耳朵支得很高,我愛打聽事情,如果有一天我的耳朵空閑了,我的心就空得很慌。」


埋在地底下的的人


黃驚濤

埋在地底下的的人



不知從何時開始,大樹林里有寶藏的說法在我們鎮子里流傳開來。


魔術師谷種先生聲稱,在大樹林地下五百餘米的某處,埋藏著一個巨大的罐子,那個罐子本來是用來盛整個太平洋的海水的,現在它裡面填滿了珠寶和金幣;我的舅舅、郵遞員呂易先生說,有一條黃金的礦脈位於森林的池沼之下,礦脈的走向像一條龍,他曾在下雨天氣,多次聽到池沼下傳出龍的咆哮,「如果你走運,還可以偶爾看到那條黃金礦脈的影子映在半空,如龍掛在天。」地理勘測員烏煙先生則認為,草木繁茂的大樹林里,密密麻麻地分布著很多地洞,它們彼此相連,互通聲氣,裡面住著一群我們在地表之上從未見過的野獸,它們以火山作為煮食、燒烤的爐灶,以岩漿為食物,心情好的時候,它們在大便中拉出成堆的黃金、鑽石、美玉;心情壞時,它們則只拉黑色的煤;有時,這些野獸們也鬧肚子,它們的糞便中會有大量的蛔蟲,這些蛔蟲與蚯蚓們一起,鬆動土壤,以利植物們生長。

謠言往往比真話更使人相信。那一陣子,我們鎮子里的人一個個神情亢奮而詭異,走到大街上,隨時可看到有人在交頭接耳,而當我走近他們,他們又一鬨而散、秘而不宣。我是個喜歡湊熱鬧的人,每次出門,都把耳朵支得很高,我愛打聽事情,如果有一天我的耳朵空閑了,我的心就空得很慌。


那幾個月,我從東家聽得隻言片語,又到西家捕風捉影,終於拼拼湊湊地把這個謠言完善得更像謠言:地底下確實住著一群會拉金玉財寶的獸,它們拉出的屎排列出來像一條龍,而那條龍是藏在一個罐子里的。待我把信息收集工作做足,就跑去地理勘測員烏煙先生那裡,相約一起上路,去密林的深處尋找那人人垂涎的寶藏。


我們帶了一隊人馬,其中包括三條獵狗、四個僕人以及十隻鼴鼠。一路上,我們碰到不少的鄉里鄉親、街坊鄰居,大家都相視而笑,又各自神秘;當我們互致問候時,他們不是說自己是去大樹林里的猴子那裡走親戚,就說是去樹林里跟老虎做生意;而我們呢,我們很坦白地告訴他們,說我們去尋找一種叫鉬礦石的東西,以用來打造對付強盜們的武器。


我們的隊伍沿大道走了很久,又踩著苔蘚、踏過荊棘走了不少的路,餓了就吃點乾糧和野果,渴了就喝點泉水、雨露。


我的獵狗們幫我們尋找有關寶藏的一切蹤跡,它們的鼻子很靈,不過經常把我們引入歧途,因為它們總是對野獸的糞便更感興趣。好幾次,當它們興奮地圍著一個樹樁或者一個樹洞狂吠,我們以為它們把我們帶到了目的地, 結果發現,要不看到的是犀牛屎,要不聞到的就是臭鼬的氣味。我的僕人們很是著急,我帶的幫手鼴鼠——這些天生的掘土能手們——更是摩拳擦掌,蠢蠢欲動。

花了數年時間,我與烏煙先生在森林裡一無所獲,倒是隊伍壯大了很多,獵狗與鼴鼠們生育了不少的後代。很多次我們決定放棄,直到有一天獵狗們又對著一個黑漆漆的地洞吠叫不已。


「又是什麼動物的屎吧,我敢打賭這次是豪豬的屎。」烏煙先生皺著眉頭。


「狐狸的屎。」我聞到了濃濃的狐臭味。


我與烏煙先生打起了嘴戰。我們無數次為動物的糞便打賭,那成了我們尋寶的路上唯一的樂事。


但顯然這一次有所不同,鼴鼠們開始了積極的掘土工作,它們手腳並用,擔任起了開路先鋒的角色。我與烏煙先生頓時來了勁。

我的鼴鼠幫手們忙碌了很久,把洞口掘得很大,烏煙先生髮現它是一個荒廢了多年、但顯然曾經有人來過的地洞。這樣,我們帶著僕人、彎著腰鑽了進去。


地洞很深,地道很長,我們忍飢挨餓走了大約一年(鬼知道我們走了多久,因為裡面伸手不見五指),終於發覺前面無路可走——在地洞最深處,一塊巨大的岩石擋住了去路。


就在我們絕望地拍著石頭、下定決心就此打消我們的尋寶念頭之時,岩石的另一面竟然傳來了人聲。


「請問是哪幾位先生?」聽到問話,我與烏煙先生大驚失色。

「我是地理勘測員烏煙。」烏煙先生壯著膽子答道,「你們是何人?為何在這裡?你們也是來尋寶的嗎?」烏煙先生忍不住問了一連串問題。


「烏煙先生,我們不是尋寶的人,我們是一群礦工。你們不認識我們,因為我們在這裡已經四百多年了。請問你,烏煙先生,你是怎麼找到這裡來的?」


「我的獵狗們把我們帶到這裡,它們聞到了動物的糞便味。」


「你的獵狗很聰明,這裡確實有一種你們從未見過的動物拉的屎,很多很多。我們這些礦工們一度被稱為扒糞工人。」


我與烏煙先生的心都怦怦跳起來了,難道我們辛苦尋找的寶藏就在眼前嗎?


「親愛的先生們,這裡確實就是你們就在尋找的地方,不過,我要告訴你們的是,它們不是金礦,而是煤炭,一種能生火的礦物。那傳言中的動物,它從來就沒有拉過金子,也許是它心情常常不好的緣故。」


「那你們在這裡幹嘛呢?為什麼死守在這裡?」我也沉不住氣地提出了疑問。


「我的先生,並不是我們喜歡在這裡待著,而是四百多年前,發生了一次礦難,我們等待有人來救我們出去已經有幾個世紀了。」


岩石那邊的煤礦工人們說起了他們的事情。


「為了討生活,我們來這裡挖煤,在這暗無天日的地底下沒日沒夜的干,我們是底層的最底層。有時,工頭們還常常剋扣我們的工資,我們也鬧過罷工。曾經有一群人來過我們這裡,對我們說,他們也是活在另一個地下的人,與我們是一伙人,讓我們跟著他們干,他們許諾以後將我們帶到地上去。」


「結果呢?你們留下來了?」我與烏煙先生都充滿好奇。


「不是這樣。那群人後來自己變成了地上的人,就再也沒有來找過我們,他們把我們忘記在這裡了。後來可好,一次礦難把我們唯一的通道都封鎖了,我們徹底地變成了地下工作者。」


我與烏煙先生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真的被謠言騙了。「是誰製造的謠言,讓我們白忙活了幾年!」


「是我們!如果不說這裡埋著寶藏,你們這些地上的人會來找我們嗎?請你們搭救我們。」岩石那邊傳來似笑非笑的聲音。


「你們很聰明,放出謠言來騙我們這些活在上面的人;你們也太老實,不該在我們救你們之前就揭開謎底!」


惱羞成怒的我與烏煙先生扭頭就走,也喝令鼴鼠們停下了扒土的工作。花了很長的時間,我們回到了地上,為看見第一束陽光而感恩流涕。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


黃驚濤,生於1977年,著有小說集《花與舌頭》(2011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曾獲2010年度人民文學獎。


一日一書

埋在地底下的的人



美學史


作者: [英] 伯納德·鮑桑葵


譯者: 張今


定價: 48.00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


本書是一本研究西方美學史的經典名著。本書對上自古希臘,下迄近代的西方美學發展歷程作了全面、系統的考察。本書從論述美學史和美的藝術史、自然美和藝術美、美的定義及其與美學史的關係入手,在對這些關係作了明確闡述的基礎上,按美學史的發展線索對各個時代的美學理論予以考察和論證,並敘述了各個時期審美意識的特徵以及這些審美特徵賴以形成的歷史基礎和現實條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文學 的精彩文章:

冷霜:拉金隔窗遙看的魅力
阿部公彥:在「罈子軼事」中放置一棵樹
菲利普·拉金:即使這麼遠,我也能嘗到這悲哀
瑪格麗特·迪基:女詩人和現代派的興起
卞之琳:一切都遺忘在集體操作的大海里了

TAG:未來文學 |

您可能感興趣

這裡表面上看著荒無人煙,地底下卻住滿了尋寶人
全球首個地下公園,地底下的風景也這麼美!
這裡的人生存得很好,只是都住在地底下
我們生活的地底下到底都隱藏了些問么?
這個男人在地底下搞了一個「收容所」,收留無家可歸的人
這個男人在地底下搞了一個「收容所」,收留無家可歸的人!
農村地底下的此物長得很像人蔘,被稱為男人的「仙藥」
意外從地底下挖出的超稀有物品,挖到黃金的是上輩子積了多少德啊
一個全部都在地底下的小鎮,電視劇里的橋段在現實中上演了
地底下待了17年的美味,可惜在這裡出土後無人問津
這些人生活富裕卻常年生活在「地底下」。地底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封存在地底下大量的二氧化碳看來正在外洩中
地底下竟是另一個世界
大叔偷偷將鐵盒子埋在地底下,疑惑了路人,隔天人們都紛紛效仿
揭秘冰封的地底下,居然隱藏著拯救全人類的寶物!
地面看這裡只是一個黑洞,地底下卻住著與世隔絕的1675位居民
男子在街上聽到「地底下傳來哀鳴」,撬開磚頭才發現這驚人的一幕
從地面看只是一個黑洞,沒想到地底下卻是一整個村鎮
科學家打算在海底鑽洞穿透地殼,看地底下有沒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