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印學「嶺南派」 光輝何時再起?

印學「嶺南派」 光輝何時再起?

印學「嶺南派」 光輝何時再起?



■南越王「文帝行璽」金印

印學「嶺南派」 光輝何時再起?



■黃牧甫 花好月圓人壽

印學「嶺南派」 光輝何時再起?


■黎簡篆刻 長毋相忘

印學「嶺南派」 光輝何時再起?



■黃士陵 古槐鄰屋

印學「嶺南派」 光輝何時再起?



南越國自鐫的數十方官印和封泥,如金質龍鈕印「文帝行璽」、金質龜鈕印「右夫人璽」等,印文雖屬繆篆或小篆,仍以田字格為主流,承繼秦漢風格。


漢後至唐宋,璽印出土,並不多見。及至明末清初,廣州成為全國唯一通商口岸,經濟日漸發達,文化漸趨繁榮,文人雅士輩出,更吸引了眾多印人紛紛入住嶺南。一方面文人介入篆刻,使得篆刻從實用印轉到了藝術趣味的追求,另一方面,經濟發達,人們富足,對自己實用印章的要求也越發提高,使得這一時期的嶺南篆刻藝術有了一定的發展。再加上翁方綱、伊秉綬、阮元、吳大澂等學者型官員對金石學的推崇,使得嶺南篆刻氛圍一時無兩,這時候出現了袁登道、張穆、黎簡、陳灃等篆刻學者。


而真正改變嶺南篆刻局面的,是晚清的黃牧甫,他被譽為晚清印壇上的一位開宗立派的篆刻大師,影響後人眾多,被譽為印學「嶺南派」的靈魂人物。

其後,民國嶺南印人以蔡守為最,並緊跟有一大批聲名顯赫的印人,包括易大廠、簡經綸、談月色、丁衍庸、黃文寬等。


暨南大學教授謝光輝在接受收藏周刊採訪時稱:「印學『嶺南派』的光輝持續了將近一百年,可以說,文人篆刻的最後一道光輝,就在嶺南。」


然而,隨著新時代的交流日益頻繁,地域流派特徵逐漸多元,目前的嶺南印風將如何走向,將是嶺南印人面臨的共同課題。


(收藏周刊編輯部)

A14-A16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快報 的精彩文章:

距離英國公投還剩4天 「留歐」民意支持率反超「脫歐」
張充和逸事:國文滿分 數學曾考零分
復原乳是假牛奶?你喝的這些奶可能不是真的奶
在日本過孩子節,吃啥也有大講究
尤小剛再攀軍旅劇高峰,反恐「精英秀」跌宕起伏

TAG:新快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再見了,嶺南師範學院
嶺南玩松大家——何焯光
雲起嶺南——不可不知的嶺南畫派!
嶺南第一山:羅浮山下梅花村,玉雪為骨冰為魂
超越嶺南的嶺南大家?關山月,徐悲鴻曾稱他為「紅棉巨榕鄉人」
岳飛家屬被充軍嶺南到了廣東惠州?
黃愛東西:木芙蓉,花蕊夫人在嶺南
嶺南雄師轉戰朝鮮半島,陸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怎樣的血火歷煉
魏達純:川蜀?燕京?東北?嶺南求學路
嶺南書家梁鼎光,師從麥華三,有一手精湛小楷,年近八十筆耕不輟
佛山祖廟 嶺南瑰寶
海派與嶺南畫派的起源
臨摹嶺南 胡慶軍
六月初夏 住鶴山碧桂園,到嶺南古勞水鄉遊玩
嶺南畫派黎雄才松樹山水畫,美醉了!
大師之光 長留嶺南
嶺南佳品——楊貴妃為何獨愛荔枝?
「中國盆景看嶺南,嶺南盆景看容桂」您又怎麼看?
高奇峰「嶺南畫派」創始者「三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