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戒定慧為法身生活的要素

戒定慧為法身生活的要素

戒定慧為法身生活的要素



「戒」猶如衣,因為戒能防非止惡,好像衣能蔽體禦寒。「定」猶如住,因其定能靜慮證心,好像房屋可供休息安住。「慧」猶如食,因其慧能斷惑證真,好像飲食能除饑渴之苦(如斷惑),得到飽滿之樂(如證真)。

我們如果能夠受持戒學,即不起貪心,因而能得到知足無求之樂,自然沒有貪的煩惱來侵攪而感受到何等的痛苦,且能令我們一心精進修行,這就是法身生活上的衣,正如衣服充足的人非僅為著嚴飾身體之用,同時也不致受到寒凍之苦,或裸裎之丑。


能受持定學的人,自能降伏嗔怒煩惱,常護寂靜輕安之樂,心不受妄想散亂所攪,能夠專志向道,這就是法身生活上的住,正如有家有室的人,自然得到安身之樂,同時也免受那漂泊無歸之苦。


能夠修持慧學的人,自無愚痴行動,且能明解真理,證悟聖道,即心常朗然,得到無限的樂趣,禪悅為食,法喜充滿,這便是法身生活上的食,正如飲食豐裕的人,儘管享受飼滿之樂,並且不受飢凍所苦。


反過來說:我們學佛的人,如果不能守持戒律的話,則易起貪慾等心,追求世間五欲,念念不舍,常為貪等煩惱所苦,終至做出破戒違道的種種壞事來,玷污佛門,被世擯斥,自招苦報,遺害一生,這樣一來,您看苦不苦呢?這就是法身缺少了衣的生活。若擴言之,世間無論何人,如沒有戒律者,非僅常被貪心等的煩惱所侵攪,感受到種種的苦悶,乃至影響到一生的行為做出犯法違理,姦淫竊盜等的一切壞事來,結果被法律制裁,非但受身體上刑罰之痛苦,同時心理上難免要受著懊惱悔恨的打擊,正如沒有衣服穿的人,不是僅受寒凍之苦,赤身露體還是一種極醜陋的事。

我們學佛的人,如不修禪定的話,則心常散亂,妄想賓士,像無羈野馬一樣,不易制止,自然易被一切境界所搖動,沒有一定的宗旨和趣向,無論修那一種的行門都不容易成功,到底道業無成,誤了一生,是多麼可惜呢!這就是法身缺少了住的生活。擴而言之,無論何人,如果沒有定力者,非僅常受嗔恚等的煩惱來惱亂心靈而感痛苦,乃至能影響到一生的行為。所謂無決斷性,凡事沒有把握,像水一般決之東流則東流,決之西流則西流,無論何等事業都不容易做成,到底無所成就,同時也免不了心靈上要受到無趣向和安慰的痛苦,這不是像沒有家屋住的常在歧路彷徉,無所歸宿一樣痛苦的嗎?


我們學佛的人,若不修智慧的話,則邪正莫辨,真假不識,對於任何的事理都分不清楚,盲修瞎煉,容易做出那非因計因,非果計果的邪行來,怎麼談得到修無上道,證佛聖果的話呢?懵懵然的空負一生,一點真理也不懂,不是很可憐嗎?這就是法身缺乏食的生活。擴而言之,無論何人,如果沒有智慧,非僅不明聖道,不識真理而已,乃至能夠影響到一生的行為,不知善惡,不識因果,認假作真,以是為非,一生胡作妄為,到死也做不出像樣或正當的事來,反而做出許多亂七八糟的痴呆行為出來,渾渾噩噩地過著愚痴生涯,空負一生,一點目的也沒有,這種人您看怎樣?不是像沒有飯吃,受那飢餓困苦一樣的可憐嗎?


由此觀之,戒定慧為法身生活的要素,雖是一種譬喻,若細加研究,似乎還是一種重要而切實的事哩,大家以為然否?如果法身沒有戒定慧的滋潤生活,我想也會像色身受到凍餒的困苦——貪嗔痴等的煩惱,侵攪著心靈所受的痛苦就是法身的凍餒哪!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三種供養就是斷除三種貪執著
為什麼佛教對錶面的行為也這麼注重呢
宣化上人:破五住出離五道
蔬菜也有藥性 不能亂吃

TAG:南普陀寺 |

您可能感興趣

女生要這樣享受單身生活
想要苗條身材,生活細節更關鍵
准媽媽生活難自理,但是還要注意保養皮膚啊
這才是你想要的定製生活
生活不容易,一定要善待自己
7種養生的素菜,你需要的生活必備品!
讓身體苗條又健康 應該注意哪些生活習慣
單獨生活需要極大的智慧
要在生活中保持瑜伽的狀態
大漫中醫-腎關係著你的身體質量生活,莫要腎虛
想要牙齒健康?必須改變你的生活習慣了
健身減脂故事:把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精彩樣子
生活,為什麼需要藝術?
生活中的危險品,寶寶必須要遠離
女人為什麼需要性生活
梳理自己的生活
單身女性要享受生活 保持心情的愉快
健康生活 水溫決定養生效果
單身狗如何解決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