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經的台灣:一省敵國抗擊日寇重兵,只為留在祖國

曾經的台灣:一省敵國抗擊日寇重兵,只為留在祖國

121年前的5月,當割台消息傳到台灣。對於割台一事,台灣人民「湧入衙署哭聲震天」。


「全台赤子誓不與倭人俱生!」


「桑梓之地,義與存忘!」

「守土抗倭!」


台灣,從沒有想過脫離祖國的懷抱。

曾經的台灣:一省敵國抗擊日寇重兵,只為留在祖國


但清廷只求割台自保,就這樣,兩個甲子之前的寶島,成為朝廷棄地,百姓無依。但當時人人願戰死而守台,決不願拱手而讓台!一支軍隊再次悲壯登上歷史的舞台。


黑旗軍,主將劉永福,曾協同老將馮子材的部隊在中法之戰中,創下鎮南關大捷。


一八九四年,被多方排擠的劉永福再次奉旨「幫辦台灣防務」,率軍赴台。當時,黑旗軍僅存孤軍老卒300餘人。臨危受命的劉永福,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招潮勇千餘名,帶軍餉4個月,舊槍800支,即由汕頭渡海赴台,抵台後駐防島上貧瘠的台南地區。

曾經的台灣:一省敵國抗擊日寇重兵,只為留在祖國


台灣當地人民誓死不肯脫離祖國,於馬關條約簽署後,挽留唐景崧、劉永福主持杭戰。唐景崧接大總統印時,向北三跪九叩首,大哭而入:「 臣先行,民斷不容,各官亦無一保全;只可臣暫留此,先令各官陸續內渡,臣當相機自處。」


劉永福在接受大將軍印時只有簡單的一句:「 自問年將六十,萬死不辭!」


六月,日軍在台北基隆港外登陸,僅僅四日就攻佔了台北首府。

曾經的台灣:一省敵國抗擊日寇重兵,只為留在祖國


其後唐景崧微服出走,潰軍難民湧向台中,此地區聚居著遷來的客家人,勇敢漂悍,團結善戰,自動聯防,守土保鄉。同時著名士紳丘逢甲部的義軍也開始與日軍交戰,三角涌一役殲敵近百人。雙方相持月余,互有勝負,為台南軍民贏得了備戰準備時間。

曾經的台灣:一省敵國抗擊日寇重兵,只為留在祖國



台北陷落後,劉永福堅拒了大總統印,但依然積極領兵拒敵,在貧瘠落後、資源匱乏的台南地區積極備戰,其後日軍久攻不克進展緩慢,於八月致書劉永福,表述願意「禮送其還國」,讓其停止抵抗。劉永福立即回書駁斥,表示所屬皆是敢死之士,飲血枕戈,誓死殲敵!

不久劉永福就令自己的親兵七星隊和新裝備起來的旱雷兵也源赴前線穩定台中戰局,彰化決戰大幕隨即拉開。黑旗軍首戰告捷,日軍傷亡慘重,被俘多人。但是在漢奸的出賣下,黑旗軍兩位主將陣亡,七星隊全部殉國,彰化城宣告陷落。

曾經的台灣:一省敵國抗擊日寇重兵,只為留在祖國



雖然在彰化決戰中黑旗軍精銳盡失,但哀兵死戰,八月末黑旗軍將領楊泗洪到前線督師,雖兵不滿五百,但悲壯夜襲反擊大林甫,日寇全軍潰奔,在追擒日酋時,楊泗洪不幸中彈殉國。


其後劉永福親自組織反攻彰化,招編綠林英豪補充兵力,其後光復雲林縣城,聲勢復振。但是匱乏的給養問題上,劉永福派人向沿海督撫哭求援助,無一應者。之後黑旗軍前線諸將商議,與其餓死,不如戰死,遂捨命奪彰化以求活路。這支衣衫檻縷的飢軍,肉搏攻城兩天,前仆後繼,損失殆盡……

曾經的台灣:一省敵國抗擊日寇重兵,只為留在祖國



十月,已經攻台四個月仍不克的日軍,再次調集陸軍五萬,戰艦三十多艘圍攻台南地區,台南門戶嘉義一役,黑旗軍將領肖三發陣亡,但日近衛師團長能久親王也被擊斃。在台南各地的黑旗軍和義軍與日寇不屈抗戰,日寇驚呼:「東南西北,到處無不戰鬥」 、「可稱為中日戰爭以來未曾有的勇兵。」但在敵我懸殊的實力差距之下,台南最終仍告陷落,日軍侵佔台灣。

曾經的台灣:一省敵國抗擊日寇重兵,只為留在祖國



在這場反割台的鬥爭中,日軍投入了五萬餘兵力,而劉永福的黑旗軍和義軍不若20餘營萬餘人的兵力。曾經的台灣,愛國志士拍案而起,勝亦當戰,敗亦當戰,只為不離祖國……


兔大聖註:有態度、只原創的歷史自媒體「兔大聖公社」歡迎訂閱。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此國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誕生,還是我方敵國,現在是發達國家之一!
宋教仁說此國是中國既往將來之大敵國,與美國必有一戰
除了日本俄國以外,還有一小國對中國覬覦不已,曾派一百人打敗一個敵國
出版毛澤東著作最多的國家,竟然不是中國,而是我們昔日的敵國
此人是一國皇子,投降敵國還取了敵國的公主,最後又造敵國的反!
中國歷史「三大商幫」之一,曾在清朝富可敵國!
中國幫助此國滅掉敵國,使其免於滅亡,此國卻恩將仇報占我國土
中國六大富可敵國的省份,最後一個直擊西班牙
直擊:中國10大富可敵國的省份
中國古代魅力最大皇帝,一個死了連敵國都會悲痛的君主,千古一人
美國是此國小弟,為保護此國出兵鎮壓敵國,遭經濟制裁,石油禁運,得罪所有阿拉伯國家
本為一代公主,卻淪為滅國死敵的寵妃,後來成為敵國皇后
一國有難,中國幫其滅掉敵國,它卻恩將仇報,趁機占我國土
中國十個富可敵國的省,有你的家鄉嗎?
史上最牛俘虜,孫子娶敵國太后,認敵國皇帝為兒子,死後入敵國皇陵!
他是二戰中的「間諜之王」,卻被祖國拋棄,愛上敵國女子
新中國僅此一人 以一敵國,功勛卓著,桃李天下,長命百歲
一國向11國宣戰,卻連敵國大使館都沒攻下,議和後才明白咋回事
宋仁宗趙禎之死舉國同悲 敵國皇帝都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