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造景缸案例
做了一個沙漠植物區, 盡量布置成自然的樣子,希望能讓植物們有回到家的感覺,先放上設計過程跟大家分享!!
選擇頂樓通風良好處,然後放置一張鐵桌!
將所需要的工具準備好
先把圍籬架好
在裡面鋪上一層紗網
把栽培介質放入,混合均勻
將仙人掌及多肉植物放入,並用石頭布景
全景圖
龜甲牡丹
紅色的帝冠
卧牛
多肉植物區
我最喜歡的多肉之一——群蠶
烏羽玉
球形仙人掌
玉露
不知名的仙人掌,我很喜歡他像毛毛蟲的感覺
某種綴化的仙人掌,我喜歡他像大腦的造型
找找看,裡面有幾顆石頭玉呢?
另一邊的球形仙人掌
來源:duduteng
龜甲牡丹
龜甲牡丹(拉丁學名:Ariocarpusfissura-tus)為仙人掌科岩牡丹屬植物,是珍稀瀕危物種。主要分布在美國德克薩斯和墨西哥。
龜甲牡丹外形奇特,享有「植物中的大熊貓」的美譽,又稱有生命的岩石,開花多而嬌艷,是一種非常美麗的小型室內盆栽花卉。
形態特徵
龜甲牡丹,其實不是牡丹,而是仙人掌。它外形奇特,花多而嬌艷,很像一塊石雕工藝品,有「活的石頭」之稱。
球狀植株單生或叢生,呈墊狀生長,單個球體直徑10厘米至15厘米, 頂部扁平,被有濃厚的白色或黃白色絨毛。表皮具厚實而堅硬的三角形疣突,疣突表面上灰綠色,至褐綠色,皺裂成不規則的溝,正中間一條縱溝一直伸到疣的腋部,並具短綿毛。花頂生,鍾狀,粉紅色,長3.5厘米至4厘米,非常艷麗奪目,且常數朵同時開放。
地理分布
龜甲牡丹原產美國德克薩斯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
繁殖方式
龜甲牡丹的繁殖非常困難,可用播種法或摘取仔球進行嫁接,由於植株果實成熟期非常長,且發芽很困難,故發芽率十分低,且實生苗生長很緩慢,是岩牡丹屬中生長速度僅快於龍舌蘭牡丹的品種;嫁接可用三棱箭等作砧木,以加快生長速度,提早開花,但嫁接苗壽命很短,易老化,不易栽培,且岩牡丹屬植物落地非常困難,不易生根,死亡率很高。
栽培技術
喜充足而柔和的陽光,空氣流通的環境,並要求栽培場所有一定的空氣濕度。生長季節要充分澆水,但忌盆中持續積水,每15天左右施一次「低氮、高磷鉀」的複合液肥,以使植株多開花。夏季需適當遮陽,如果光線太強,不但容易灼傷球體,而且生長緩慢。冬季放在室內光線明亮處,保持盆土乾燥,能耐5℃的低溫。栽培中每年都要換盆一次,以促進植株生長茂盛。盆土要求排水、透氣性良好,並含有適量石灰質的沙質土壤。由於本種具肥厚的直根,宜用較深的盆栽種。
溫度:喜溫暖,能耐5℃低溫。冬季斷水情況下,能耐0℃以下低溫。
光線:喜充足而柔和的陽光,夏季需適當遮陰室內光線明亮處。
水分:生長季節要充分澆水,但忌盆中持續積水。
土壤:在野外,所有的岩牡丹屬植物都是生長於石灰性的土壤中的。在大多數情況下,石灰質物質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但是,在有一定量的A. kotschoubeyanus 生長在石灰石上的同時,也有大量的該品種是生長在石膏質土壤(主要成分是硫酸鈣)里的。石灰石碎片通常是與含有堅硬的沙質粘土、大量的礦物質及低水分的土壤混合在一起。在原生地,往往在那些有著滲水性好、易碎的多孔石灰石的地域會有大量的該屬植物出現。所以由此可推斷出,可溶性鈣及其他礦物質是岩牡丹屬植物所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空氣濕度:栽培場所要求空氣流通,並有一定的空氣濕度。
施肥:每15左右施1次低氮、高磷鉀的複合液肥。
繁殖:可用播種法或摘取子球進行嫁接繁殖。
保護級別
龜甲牡丹原產美國得克薩斯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荒野地帶,外形奇特,花朵嬌艷,繁殖困難,且生長速度緩慢,一株球體直徑在15-20厘米大小的野生龜甲牡丹,至少需要生長一百年,被稱為「植物中的大熊貓」,是《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明文保護的瀕危植物,屬國家明令禁止進出口的物品。
帝冠
帝冠(Obregonia denegrii )又名帝冠牡丹,它的命名是為了紀念阿爾瓦羅·奧布雷貢(1880-1928),帝冠是一種原產於墨西哥的仙人掌類珍惜品種,植株的疣以幾何圖形有序排列,是難得的仙人掌類精品,同時也是仙人掌類代表種之一。
物種簡介
帝冠植株單生,屬小型種,是仙人掌類植物中的著名硬質代表種。
植株扁球狀,球莖直徑可達15-20厘米,莖部含有多種生物鹼,其取物已被證明具有抗菌活性。具有粗大錐形肉質根;主根明顯,入土很深,一般有1至5條主根;側根根系較密,十分發達,在原產地的野生植株常有隻靠根系就側長甚至倒長在石縫中的。灰綠色三角形葉狀疣突在莖部螺旋排列成蓮座狀,疣突背面有龍骨突。疣基部寬1.5~2.5cm,長1~1.5cm,肉質堅硬,刺座在疣突頂端,新刺座上有短綿毛,一般刺座長有刺2~4枚,刺較小,長1~1.5cm,刺細針狀稍內彎,黃白色,早落。老株刺更易脫落,球體下部的疣狀突起也易枯萎或脫落,形成樹皮狀的皺紋。花頂生,短漏斗狀,花徑2.3~3.5cm,花白色或白色略帶粉紅色,花期5到8月。子房花托筒裸露。白色漿果棍棒狀,起初埋在頂部絨毛中,成熟後突然伸出;種子黑色梨形,1到3毫米長。
仙人掌科帝冠屬只有一個種:帝冠。
產地分布
帝冠又名帝冠牡丹,原產北美墨西哥東北部的塔毛利帕斯州維多利亞城附近山區,當地陽光充足,地勢開闊,土壤主要是乾旱貧瘠的石灰石沙礫質,透氣性極佳。帝冠生長極為緩慢,在原產地已瀕臨滅絕。
瀕危類別
稀有
保護級別
一級。
帝冠是世界公認的一級保護植物之一,已被載入瀕危植物紅色名錄和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CITES)。
生態特性
其生態環境與岩牡丹屬的種類相同。帝冠種植較為困難,由於帝冠根部粗大,且根系十分發達,故盆栽應採用深盆,盆土以赤玉土、粗沙、碎磚和少量骨粉或為好。盆底多墊瓦片,有利於排水。帝冠生長極為緩慢,實生的幼年植株(4年生和4年以下苗齡)生長更為緩慢,一般要經過3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正常生長後才看的出有明顯生長的跡象。成年植株一般約3—5年換盆1次,盆不宜過大。生長期可充足澆水,需充足陽光。帝冠適應性較差,切忌盆土積水,否則極易腐爛。每月施肥一次。白天氣溫24—29℃,晚間16—18℃是生長適宜溫度。冬季要求冷涼,但不能低於5℃,盆土保持乾燥,否則在低溫濕潤的環境下極易腐爛。
生態特性 一是光照充分但不直接曝晒,以防曝晒後疣變成暗紅褐色、過度干縮而停止生長,有時還易生紅蜘蛛。二是不過陰、在家庭栽植的環境中盡量將帝冠置於光照較好的地方養植,以防球體陡長,疣突變小。三是不過濕,密閉玻璃缸、櫃養植的帝冠要經常開蓋透氣,以防毛刺過早脫落、球體下部長銹斑,尤其要防止因過潮濕引起的冬季受凍和夏季悶缸而引起爛根。簡而言之,帝冠喜光而不可直曬;喜干而不可太干;怕濕而不可不濕;耐寒而不可受凍,且生長極為緩慢,是仙人掌類植物中種植最為困難的品種之一。
繁殖方法
帝冠繁殖較為困難,常用播種和嫁接繁殖。
播種,以5-6月進行最好,用室內盆播,室溫要控制在22—24℃,播後7-8天發芽,但是實生幼苗生長較成年植株更為緩慢,而且母株種子結實率非常低,必須異花授粉,在一般情況下較難結實。果實成熟初期很長,成熟的果實也有一大半是沒有種子或是未成功受精的,故帝冠的播種發芽率非常低,種子發芽後的頭一年死亡率很高,原因是帝冠幼苗的適應性比成年植株更差,種植中稍有不慎(如過干或過濕),幼苗就會死亡,所以帝冠實生苗極為難得;生長正常的情況下2年生的實生苗直徑會達到3-5毫米,到第5年以後植株抗性增強、生長速度變快,管理相對較為容易;實生苗從播種到首次開花約需要8到10年。
嫁接,一般在6-7月進行,砧木以量天尺和草球為好,接穗採用帝冠成年植株截頂促生的子球,由於帝冠肉質堅硬幹燥,操作要快。帝冠嫁接死亡率非常高,在嫁接後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可提高成活率,但一旦砧木受傷死亡或球體過大需要落地時,落地的接穗極難生根,即使日常嚴格管理,也需要3年左右才會髮根,一旦管理疏忽接穗就會死亡,所以一般在落地後不久接穗就會因無法生根而乾死或水分太多而腐爛,故不推薦嫁接繁殖。
帝冠較之落地帝冠根系更加粗壯。因此,在栽植時要用比落地帝冠要深一些的盆,以滿足根系不同的需求。經兩年的栽培,帝冠與落地帝冠所開出的花色也有不同,其花中白里透出紅色。從近兩年的栽植情況看,實生苗初購時小於先購進的嫁接帝冠,但在以後的幾年裡,實生株的生長速度明顯比落地帝冠快,而且超過了後者。
帝冠在人工養殖中也產生了大疣、小疣、長絨、錦斑(黃綠相間、純黃、純白、紅葉)綴化變異等園藝品種,帝冠同時也位列仙人掌類花卉四大名種之一。
卧牛
是一種百合科沙魚掌屬的多肉植物,原產地位於南非開普省。葉片很像牛舌頭有許多白色突起,因其生長緩慢,形態變化不大;又因性狀不穩定,幼苗變異性較大,為多肉植物中的珍稀品種。
卧牛是沙魚掌屬中最著名的種類,生長緩慢,長年擺放形態變化不大,深受廣大愛好者喜愛。植物園也可作為標本栽培陳列。國外在卧牛的育種上有很大成績,目前已有很多好的園藝品種如達摩卧牛、綠星卧牛、卧象等被引入我國。
形態特徵
幼株葉兩列疊生,肉質厚,長3~5厘米、寬3厘米。葉舌狀,先端有尖,表皮有白色小疣,
葉緣和葉尖都有小疣。成年株葉排列成蓮座狀,直徑6~10厘米,單葉長5~6厘米、寬3~4厘米、厚1厘米,葉尖背面有明顯的龍骨突,部分葉表面小疣脫落。
總狀花序,高20~30厘米,花小,筒狀,上綠下紅,下垂。
生長習性
習性強健,冬季維持5℃以上12℃以下,夏季要適當遮蔭。栽植用土不過分板結即可。
分布情況
原產地為南非,現世界多地可栽培。
栽培技術
繁殖方式
以分株為主,多年生老株會從葉片側面生出新的側芽,掰下來插入土中即可,不太容易繁殖。也可用用基部萌生的櫱芽扦插。
卧牛管理養護
卧牛喜歡排水良好、溫暖乾燥、光線充足的地方,充足的光線會讓葉片飽滿肥厚,葉
色更加深綠,耐熱也耐寒,冬季低溫只要避免霜害即可,夏季需減少澆水適當遮蓋,避免因強光直射,讓葉片呈現淡茶色,降低其觀賞價值。放在通風涼爽處,避免因潮濕而引起植株腐爛,使根系受傷,讓葉片出現黑點,影響觀賞價值,待氣候涼爽時,可施用植物液,或搭配植物專用配方來當追肥。卧牛放置的場所,氣候需穩定,如環境有劇烈變化時,會使葉片萎縮。
可作組合盆栽,因其生長速度極慢單獨栽培比組合栽培效果差很多。
銀蠶
中文名:銀蠶
別稱:群蠶、妖精之舞
拉丁學名:Avonia albissima
科屬:馬齒莧科銀蠶屬
產地分布:
銀蠶為矮小的匍匐性多肉植物。葉小具托葉,托葉為絲狀毛著生在葉基部,花期極短,大概只開一小時左右。花色白,能夠自花結果。
風箏的銀蠶用的是煤渣赤玉土珍珠岩腐葉土。透氣就可以。銀蠶除了冬天需要斷水休眠,其他季節基本干透澆透,陽光充足,夏季適當遮陽就可以。銀蠶缺水,枝條就會垂下來,匍匐在地上,給水後,腦袋就抬起來了,這個狀態好好玩滴。風箏一般就是根據這個狀態給水的。銀蠶枝條會長很長,有花友說可怕,嘿嘿,其實啊,銀蠶真的比較漂亮的,枝條可以任意擺布,擺出造型。切記的是銀蠶根沒有長好前是不能給太多水分哦,干是干不死的。
烏羽玉
烏羽玉是一種細小及無刺的仙人掌。原產於美國德克薩斯州西南部至墨西哥,主要在奇瓦瓦沙漠、塔毛利帕斯州及聖路易斯波托西州生長。
烏羽玉一名來自日本,在國內的愛好者中也被俗稱為「烏魚」、「魚」,系仙人掌科烏羽玉屬多肉植物。老株叢生,蘿蔔狀肉質根;球體扁球形或球形,表皮暗綠色或灰綠色;株高5~8厘米,棱垂直或呈螺旋狀排列,頂部多絨毛,刺座有白色或黃白色絨毛;小花鐘狀或漏斗形,淡粉紅色至紫紅色;漿果粉紅色,棍棒狀,有10餘粒黑色種子。
形態特徵
烏羽玉屬植物。產於墨西哥北部。植株具粗大的肉質根,在原產地根部的體積比莖部大好多倍。莖球狀,球體柔軟,表皮為綠色或灰綠色。棱溝呈螺旋形排列但不明顯。植株頂部的生長點多生絨毛,灰白色。刺座圓形,很大。刺退化,被綿毛取代。花小而短,花期短,直徑約在1厘米左右,淡紅色。果實呈棍棒形,紅色或粉色。每個果實約有10到30粒種子不等,可自花授粉繁殖。
棱8—10,螺旋形排列但棱不是很明顯,幾乎沒有棱溝。植株頂部多絨毛,灰白色。刺座圓形,很大,無刺只有綿毛。花小而短,開放短促,直徑1.25厘米,淡紅色。果實棍棒形,紅色。
烏羽玉是仙人掌家族中的經典種類,肉質柔軟、形態奇特。特別是體內含墨斯卡靈等生物鹼,被稱為持有毒素的仙人掌,知名度很高。
老植株易叢生,單株球體扁球形,頂部稍平,直徑6~7cm。有肥大的直根長達10cm以上。棱分成瘤塊狀,瘤塊低圓,灰綠色。刺座上無刺,有白色或黃白色軟毛。植株肉較軟。花著生在球體頂部,鍾狀或漏斗狀,直徑1.3cm,粉紅色。果實棍棒狀,長2cm,粉紅色漿果。種子少,每果僅數粒至10餘粒,黑色。本種為仙人掌類中著名的代表種之一,除觀賞外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栽培方便又無刺,是理想的家庭栽培種類。
生長習慣
主要在海拔100-1500米生長,間中會在奇瓦瓦沙漠高達1900米處生長,也會在塔毛利帕斯州較溫和氣候的地區生長。
物種分布
烏羽玉原產於北美洲南部,主要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墨西哥奇瓦瓦州、科阿韋拉州、新萊昂州及塔毛利帕斯州。其生長地主要是沙漠叢林,大部份接近石灰山。
玉露
玉露是龍舌蘭目獨尾草科多肉植物,是多肉植物中的「軟葉系」品種。玉露植株玲瓏小巧,種類豐富,葉色晶瑩剔透,富於變化,如同有生命活中工藝品,非常可愛,是近年來人氣較旺的小型多肉植物品種之一,有很多雜交品種。
形態特徵
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植株初為單生,以後逐漸呈群生狀。肉質葉呈緊湊的蓮座狀排列,葉片肥厚飽滿,翠綠色,上半段呈透明或半透明狀,稱為「窗」,有深色的線狀脈紋,在陽光較為充足的條件下,其脈紋為褐色,葉頂端有細小的「須」。 鬆散的總狀花序,小花白色。
生長習慣
喜涼爽的半蔭環境,主要生長期在春、秋季節,耐乾旱,不耐寒,忌高溫潮濕和烈日暴晒,怕蔭蔽,也怕土壤積水。
分布範圍
原產南非,現世界多地可栽培。
繁殖方法
一、分株
可結合換盆進行,也可在生長季節挖取母株旁邊的幼株,有根或無根都能成活,有根可直接栽種,無根的苗要晾1~2天,等傷口乾燥後再種植,新栽的植株澆水不宜過多,以免引起腐爛,等長出新根後再進行正常管理。
二、扦插
玉露在植株下部的葉腋會長出幼芽,對於不易生幼芽的種類,可將植株中心的生長點破壞,以促使其萌發幼芽。等小芽長到2~3厘米後,將其取下,晾2~3天,等傷口乾燥後,在培養土中進行扦插,插後保持土壤半干狀態,2~3周後可長出新根。
三、葉插
可選擇健壯充實的肉質葉,生長期在蛭石或粗沙等排水良好的基質中葉插,插後保持盆土稍濕潤,肉質葉基部易生根,並長出小芽,等小芽稍大些再另行栽種即可。
四、播種
只有通過人工授粉,玉露才能結籽。一般在開花時選擇天氣晴朗的上午進行,方法是選擇兩株同時開花的玉露,也可用同為十二卷屬的壽、萬象等品種進行授粉。親本要求株型緊湊,葉片肥厚飽滿,「窗」的透明度高,授粉時把花瓣去掉,取下花粉塗抹到另一株花朵的柱頭上,也可在前一天下午將花粉取下,小心保存,第二天上午再進行授粉,成功率較高。等植株結子成熟後再進行播種。
播種苗中可能會出現有一些變異的植株,可挑選其中株型緊湊、肉質葉肥厚、「窗」的透明度高、脈紋顯著的幼株作為種苗保存,如果發現有葉色與眾不同的小苗,也要將其保存,或許是一株珍貴的斑錦變異植株。
玉露的繁殖可結合換盆進行分株,也可在生長季節挖取母株旁邊的幼株,有根、無根都能成活,有根的直接栽種,無根的苗要晾1至2天,等傷口乾燥後再種植,新栽的植株澆水不宜過多,以免引起腐爛,等長出新根後再進行正常的管理。也可在生長季節選擇健壯充實的肉質葉進行葉插,插後保持盆土稍濕潤,很容易在基部生根,並長出小芽,等小芽稍大些再另行栽種即可。
播種也是玉露的繁殖方法之一,但要通過人工授粉。種子可隨采隨播,播種土可用蛭石3份、腐葉土或草炭土2份混合配製,播種前最好對土壤進行高溫消毒,以消除內的病菌及蟲卵。播後蓋上玻璃片,約20天左右出苗。出苗後去掉玻璃片,注意通風,不要使土壤過分乾燥,當小苗過分擁擠時注意分苗移栽。在播種苗中,可能會出現有一些變異的植株,可挑選其中株形緊湊、肉質葉肥厚、「窗」的透明度高、脈紋顯著的幼株作為種苗保存,如果發現有葉色與眾不同的小苗,也要將其挑選出來,說不定長大後就是一株珍貴的斑錦變異植株。
來源:水族圈




TAG:多肉說 |
※生態雨林缸造景植物篇—蕨類植物
※生態雨林缸造景植物篇—苔蘚植物
※如何多肉枯木造景
※矮缸造景,還有植物背景牆
※多肉植物用於園林造景,精彩絕倫
※90CM草缸造景水景作品欣賞及草缸造景相關問題答疑
※無水開缸堪稱完美狀態的草缸造景案例
※凹型魚缸造景,異型魚缸造型參考
※雨林缸造景植物「積水鳳梨」大賽
※國外水陸草缸造景技術案例分享
※草缸石頭沉木簡易造景
※多肉植物造景拼盆擺件大科普,大神分享多年組盆經驗
※植物狀態一流的半水景矮缸造景欣賞
※草缸造景丨模擬自然環境的水草缸設計
※水草魚缸造景即可怡情
※哪些植物適合給「變色龍」造景?
※一款景緻自然的沉木造景缸
※窄缸玩原生造出完美魚缸造景
※草缸造景水草景觀栽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