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湖水淹没了 300年的皇陵,让世界考古界震动
导语:桑田变沧海,沧海又变桑田,明祖陵从一发现开始,周遭就充满了传奇色彩。可以说他是中国古代陵墓中最神秘的一个之一,为何明朝皇帝会把祖宗的陵墓健在水中呢?谜底重重,到底是什么原因会出现这么让人琢磨不透的事件。
最近,江苏盱眙县因遭遇大旱,明祖陵水下皇陵地宫拱门、横梁和甬道顶端露出水面。一些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看到这则消息后,不禁对这一神秘的陵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明祖陵到底啥样?会不会通过考古发掘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
1963年,洪泽湖遇到了特大干旱,水位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一批大型石像露出水面,这些石像东倒西歪,躺在了淤泥之中,他们被雕塑成麒麟、雄狮、带鞍子的马和牵马侍从、还有文臣、武将、太监等形象。
根据专家的研究,被确认为明祖陵,此时,距明祖陵成为水下皇陵已整整近300年。
明祖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洪泽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
说实话,明祖陵所在的位置并不理想,它并不处于高山大阜之侧,而是在有「九岗十八洼」之称的丘岗之地。
当时的堪舆大师刘基等,就知道明祖陵所在地并不是完美的万年吉壤。根
据古代堪舆术的定义,一块风水宝地的地势地形地貌,要穴前有明堂,要看三奇四应。
三奇即山、水、案;前、后、左、右、为四应;左右有护砂,所谓「砂」即山丘土石之物;要有罗城,罗城由山或水组成,相绕四周;远有朝山,近有案山。
以山为罗城,形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种态势为佳;如果周围无山,一马平川,则借水势成龙(水龙),以泽国环抱为上。明祖陵四周除了一片水国,并无多少妙贵可言。
既然此处风水不好,朱元璋为何不另寻吉壤安葬祖宗呢?其实朱元璋何尝不想呢,但是这是他祖父的实际葬地所在,如果要移墓,势必会泄了王气,影响大明江山社稷。所以只能在此修建了祖陵。
为了解决风水欠佳的问题,在当年筑陵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地理改造,填埋洼地,补修不足,挖地成河,堆土为山,人工整出了砂、水、近案、明堂等风水要素必具的景观,这才形成了一块标准的风水宝地。
都成了风水宝地了,何以明祖陵会被没在湖底长达300余年?是先天风水不足,没能保佑明祖陵免去天地的沉沦?
是偶然的自然灾难,还是人为的必然导致了这滔滔洪水?有人认为,明祖陵的被淹,天灾其实只有三分,还有七分就是人祸。
红柯 小插曲:主要景点
明祖陵
1、神道石刻:祖陵石刻共有21对,分布在北南向约200米长的神道上,此为(麒麟、雄 师、华表、马官、拉马侍、文臣、武将、近侍)等。
2、地下宫殿:朱元璋三代祖 宗的衣冠冢。
3、享殿遗址:明祖陵祭祠大殿,1680年毁于洪水,现仅剩28个石柱础。
4、基运亭:建于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1680年毁于洪水,今日复建。
露出真身的明祖陵地宫拱门和甬道
5、游览码头:滨临淮河与洪泽湖交汇处。






TAG:奇心趣事 |
※充滿國寶級文物的水底皇陵古城,淹沒300年後震動世界考古界
※武則天墓被挖掘,陪葬寶物至少500噸,震驚考古界
※6000年大古墓遺址震驚考古界 發現戰神蚩尤墓?
※這座古城,自發現100多年,對世界考古界依然是個謎!
※考古界奧斯卡最終「花落誰家」?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中國史上最牛墓葬,鑿空210米山體,墓中奢侈程度震驚考古界
※奇聞:農民挖出185萬年前小指骨 考古界不敢公開
※此人是中國考古界鼻祖,死後葬在陝西,06年墳墓被子孫後代盜挖
※南京地下發現一艘船,居然是一座千年古墓,震動了全國考古界
※女孩年僅10歲得到極奢華葬禮,開館後考古界沸騰,她究竟是誰?
※四川一古城內被挖出89口古棺,其中有四件陪葬品,轟動考古界
※此地驚現「一坑多棺」古墓,出土47具棺木,震驚中國考古界
※中國歷史上消失的名人,考古界至今沒有頭緒
※絲綢之路上的文明古國,絕美女屍的出土,顛覆了考古界的世界觀
※貴州的一座活死人古墓,將活人送進去等待死亡,震驚了整個考古界
※日本考古界,為何從不公布天皇陵墓考古結果?專家說:是中國人!
※榆林石峁遺址考古榮獲中國考古界最高獎項
※考古界重大發現:考古人員在羅布泊發現一座漢晉時期古城
※考古界「網紅」三星堆又出周邊了,青銅面具月餅獲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