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光亭


摘要: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隨即出兵介入。在烏山美軍的第一支地面部隊和朝鮮人民軍遭遇,這是美軍和人民軍第一次面對面的真正交手,結果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人民軍暴風驟雨般的攻勢面前,美軍遭到了徹底的失敗,損失慘重。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圖1:朝鮮人民軍的坦克部隊,在戰爭初期發揮了巨大的突擊作用


倉促開赴朝鮮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立即做出出兵介入的決策,首先命令空軍和海軍向朝鮮半島出動。從6月27日起,美國空軍就開始對三八線以南的人民軍進行轟炸。但是光靠空軍的轟炸,根本阻止不了人民軍向南方勢如破竹的進軍。6月30日,遠東美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五星上將就要求向朝鮮派出地面部隊,隨即得到杜魯門總統的批准。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圖2:戰爭爆發後美國空軍立即展開了對地面的轟炸,但依然無法阻止人民軍的推進


美國對於這場突然爆發的戰爭可以說是毫無準備,戰爭爆發的6月25日正巧是駐日美軍第24步兵師的成立紀念日,當天在師部還進行了盛大的化裝舞會。

此時24師師部在小倉,第19步兵團在別府,第21步兵團在熊本,第34步兵團在佐世保,師屬炮兵在福岡,師直屬偵察部隊、坦克部隊和部分工兵部隊在山口,全師兵員12197人,比規定編製人數少了約5000人。而且這幾年作為駐日佔領軍,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完全沉醉在東瀛溫柔鄉里,正常的訓練差不多都已經荒廢了。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圖3:美國的駐日佔領軍完全沉浸在東瀛溫柔鄉里,沒有絲毫戰爭準備


6月29日,第24步兵師奉命進入隨時準備出動的高度戰備狀態。但是命令好下,士兵們還根本沒有從輕歌曼舞的和平歲月中迅速轉入戰爭狀態。

6月30日夜,第8集團軍用電話向第24師下達了向朝鮮出動的命令,這一口頭命令隨後於7月1日凌晨3時15分作為第8集團軍的正式命令寫入了作戰文件。第24步兵師師長迪安少將將組建先遣部隊的任務交給了第21團,因為該團駐地有設施完備的訓練場,部隊的訓練水平是各團中最高的。晚22時30分,21團1營營長查爾斯?史密斯中校剛剛忙完有關戰備工作回到辦公室,就接到了團長理查德?史蒂文斯上校的電話命令:「指揮除A連、D連以外的營主力立即前往板付,預定飛往朝鮮,師長將在板付向你下達詳細命令。」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圖4:美軍第24步兵師師長迪安少將

7月1日凌晨3時,史密斯率領1營主力冒雨從熊本出發,於8時到達板付。迪安師長當面向史密斯下達了詳細命令——由美軍第24步兵師第21團1營B連、C連和營部連的一半、75毫米無後坐力炮排、4.2英寸(107毫米)迫擊炮排組成史密斯特遣隊,作為第一批開赴朝鮮半島的美軍地面部隊,總兵力僅440人。雖然指揮官1營營長查爾斯?史密斯是公認的優秀營長,但特遣隊里只有少數軍官和士官是參加過二戰的老兵,普通士兵幾乎都是剛入伍不久的新兵,毫無實戰經驗。重裝備也只有4門75毫米無後坐力炮、4門4.2英寸(107毫米)迫擊炮和6具60毫米火箭筒。攜行彈藥是每支步槍子彈120發,每人2日份口糧。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圖5:美軍的4.2英寸迫擊炮


8時45分,史密斯特遣隊從板付分乘6架C-54運輸機起飛,14時後陸續飛抵韓國釜山,當晚就轉乘火車趕赴大田,於7月2日上午8時到達大田,向駐韓美軍顧問團團長丘奇少將報到,丘奇指示史密斯眼下最重要的任務是阻止人民軍的大舉突進,給已經潰不成軍的韓國軍隊提供精神支柱。史密斯隨即帶領參謀人員北上,察看合適組織防線的地點。他認為在大田以北約100公里的烏山以北高地是合適的阻擊陣地,但當晚丘奇少將卻命令史密斯要佔領平澤至安城一線,於是史密斯便率部北上,在平澤和安城各部署了1個連,營部設在平澤。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圖6:美軍史密斯特遣隊抵達大田,這是第一支到達朝鮮半島的美軍地面部隊


此時,第24步兵師的後續部隊也在陸續趕到。7月2日,第52野戰炮兵營A連和第34團到達釜山。3日上午,迪安少將也到達大田。為了掩護後續部隊展開,迪安命令史密斯立即率部推進到烏山以北,堅守要點,遲滯人民軍的推進。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圖7:史密斯特遣隊開赴烏山前線


7月4日,第52野戰炮兵營從A連和營部連抽出143人,以及73台車輛和6門105毫米榴彈炮,由52炮兵營營長米拉?佩里中校指揮趕到平澤,作為加強給史密斯特遣隊的炮兵力量,攜行炮彈1200發,不過其中反坦克炮彈卻只有6發,第52營在從日本出發前,負責彈藥的後勤軍官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只找到18發反坦克炮彈,現在便把三分之一的6發交給了A連。


這樣在烏山以北展開的史密斯特遣隊總共580人,重裝備有6門105毫米榴彈炮、4門75毫米無後坐力炮、4門4.2英寸迫擊炮和6具60毫米火箭筒。


被如潮的攻勢衝垮


7月5日,史密斯特遣隊在烏山以北佔領進入防禦陣地,配屬的52炮兵營6門榴彈炮,5門部署在距離步兵陣地約1600米的後方,1門(配備僅有的全部6發反坦克炮彈)部署在步兵陣地與炮兵陣地之間。清晨6時,這支最早進入朝鮮半島的美軍小部隊剛剛展開部署還沒開始挖掘工事,就發現逐漸逼近的人民軍坦克縱隊。8時16分——正在陣地上的第24步兵師炮兵指揮官喬治?巴斯准將認為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時刻,所以作了準確的記錄——美軍榴彈炮開始向3600米距離外的第一波8輛人民軍坦克開火射擊,由於缺乏穿甲彈,根本無法穿透人民軍坦克的裝甲。接著步兵用無後坐力炮在650米距離對坦克進行直瞄射擊,由於距離很近所以全部準確命中,但還是毫無效果。奧利?康納上尉親自操縱火箭筒,幾乎是在10米距離開火,依舊沒有什麼效果。最後是那門配備反坦克炮彈的105毫米榴彈炮才擊傷了最前面的2輛坦克,這2輛受傷坦克隨即開到路邊,為後續坦克讓開通路。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圖8:人民軍坦克部隊一直是向南進軍的鋼鐵尖刀


這時,6發反坦克炮彈已經全部打完,普通高爆炮彈打在坦克上根本就是沒有任何效果。第三輛坦克沖了過來,將這門榴彈炮擊毀。接著人民軍的後續坦克衝過了美軍步兵陣地,但卻只是隨意地開了幾炮就沿著公路繼續向美軍炮兵陣地衝去,美軍後面的5門榴彈炮拚命開火,但沒有反坦克炮彈,普通高爆炮彈打在坦克上,要麼就被震飛,要麼就只是讓坦克微微一震而已。由於美軍炮兵陣地偽裝很好,人民軍坦克沒能發現這些火炮的準確位置,所以坦克的還擊炮火沒能將美軍火炮摧毀,當坦克衝過炮兵陣地時,這些榴彈炮幾乎是在100米的距離開火,也僅有1發炮彈僥倖命中了1輛坦克的履帶,迫使其停了下來,坦克手跳出坦克用手上的輕武器與美軍炮兵展開了短暫交火,3名坦克手全部陣亡,美軍52炮兵營營長佩里中校也在戰鬥中負傷。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圖9:美軍的105毫米榴彈炮陣地,但是沒有穿甲彈對坦克是毫無作用的


這時,人民軍的第二波坦克又沖了過來,美軍炮兵見還有更多的坦克衝來,士氣頓時崩潰,很多炮手拔腿就向後逃,只好是由軍官們來搬運炮彈,軍士們來操炮射擊。幾乎和第一波坦克一樣,除了有1輛坦克被擊中履帶外,其他坦克都安然無恙地衝過炮兵陣地,在炮戰中,美軍一處炮彈堆集處被擊中,300發炮彈在瞬間被引爆,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大爆炸。


最後有33輛人民軍坦克越過美軍陣地,這場戰鬥中,人民軍有5輛坦克被擊傷,美軍有1門榴彈炮被擊毀,傷亡23人。隨著人民軍坦克隆隆南去,陣地又恢復了平靜。


約半小時後,人民軍後續部隊第4師16團、18團的大批步兵在3輛坦克引導下正向美軍陣地開來,令史密斯感到難以置信的是,這支龐大的人民軍縱隊,似乎根本不知道剛才在這裡曾發生過戰鬥,抑或還以為此前坦克遭遇的不過是韓國軍隊的零星抵抗,完全還是一副滿不在乎的行軍狀態。直到人民軍部隊接近到900米時史密斯才下令開火,人民軍猝不及防,不少人中彈倒下,好幾輛卡車起火燃燒,隊形頓時一片混亂。人民軍在遭到突然打擊後,卡車上的士兵迅速下車,跳到路邊的小溝里,開始射擊。前導的3輛坦克也停了下來,用坦克炮和機槍向美軍陣地開火。在經過了最初的混亂之後,人民軍迅速回過神來,約1000名步兵開始向公路東側的高地運動,並很快在高地上建立了陣地,居高臨下向美軍陣地射擊。接著又有約1000名步兵開始向西運動,顯然是要對美軍形成兩翼夾擊。這時,後面長長的行軍縱隊就停在公路上,等候先頭部隊肅清阻擊之後繼續前進。停在公路上的行軍縱隊正是炮擊的絕好目標,美軍炮兵在軍官督促下剛剛重新進入陣地,但由於通信線路在剛才戰鬥中被坦克壓斷,沒能接到開火命令,因此錯過了最有利的戰機。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圖10:烏山以北高地,就是在這裡人民軍和美軍展開了第一次地面作戰


沒有炮兵支援,史密斯特遣隊的步兵只能以輕武器開火。儘管人民軍有坦克掩護,兵力占絕對優勢,又形成了兩翼夾擊的有利態勢,在如此不利的情況,史密斯特遣隊居然能在陣地上堅持了近三個小時,直到下午14時30分左右,史密斯見彈藥將盡,又沒有後援,空中支援也因天氣惡劣而無法進行,只好下令撤退。撤退順序依次為C連、醫護人員、營部、B連,由B連2排負責最後的掩護。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圖11:美軍的防禦陣地


由於人民軍在高地上的機槍和迫擊炮火力有效封鎖了美軍撤退的路線,美軍的撤退迅速演化成潰退,士兵們丟棄裝備,扔下死屍和傷員,一些人跳上拖曳火炮的車輛倉皇敗逃,一些人則逃進路邊的農田四散奔逃。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圖12:在烏山戰鬥中被擊斃的美軍士兵屍體


殿後的B連2排根本沒接到撤退命令,或許是撤退過程中太過混亂而疏忽了,也或許是本來就是準備犧牲這個排來掩護主力安全撤退的。最後是2排的通訊員發現指揮部已經空無一人,排長卡爾?伯納德中尉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是孤軍奮戰了,於是趕緊奪路而走,伯納德最後帶著12人在兩天後回到天安,而他們前腳才進天安,半小時後人民軍也攻入了天安。


史密斯認為人民軍坦克已經沿著公路向平澤開去,只能走小路向東南的安城撤退。結果在烏山城裡,卻意外地撞上了3輛人民軍坦克,當時人民軍坦克就停在街道上,而坦克手們則在一旁抽煙小憩。雙方一打照面,彼此都是大吃一驚,然後美軍趕緊轉身從旁邊的小路撒腿就逃,顯然人民軍坦克手也沒能及時反應過來,直到美軍跑遠,都沒能開火。


史密斯特遣隊就是一個教訓


7月6日,史密斯特遣隊殘部在天安集結,清點人數,一共損失212人(其中140人陣亡,72人被俘),超過總兵力的35%,損失了包括火炮在內的全部重武器。而對之對陣的朝鮮人民軍第107裝甲旅和第4步兵師陣亡42人,傷85人。107裝甲旅是人民軍唯一的裝甲部隊,很多指戰員是從蘇聯紅軍裝甲部隊回國的朝鮮族人,不少人還參加過蘇聯衛國戰爭,全旅裝備150輛T-34坦克,是人民軍最具有突擊力的鋼鐵尖刀。第4師師長李權武早年隨父母流亡到中國東北,17歲參加抗聯,1936年到蘇聯東方大學學習,1939年3月畢業後回到中國,在八路軍359旅718團任作訓參謀。1942年武亭將軍領導的朝鮮義勇軍成立後,李權武任義勇軍司令部敵工科幹事。 1944年任八路軍山西決死總隊第二縱隊兼晉綏軍區第八分區敵工科幹事,隨八路軍轉戰晉綏抗日戰場。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隨同朝鮮義勇軍開赴東北延邊,1946年1月任朝鮮義勇軍第六支隊參謀長。1946年3月,他與朴一禹率領朝鮮義勇軍骨幹2000人回國,此後在朝鮮人民軍中歷任要職,最後任總參謀長,大將軍銜。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圖13:人民軍第4師師長李權武


第4師所轄的18團是原來解放軍四野中的朝鮮族部隊,經歷過四年的解放戰爭,戰鬥經驗豐富,成建制回到朝鮮,成為人民軍最精銳的部隊之一,是6月28日第一支攻入漢城的功勛部隊,所以獲得了「近衛部隊」的榮譽稱號。面對人民軍中的這樣兩支精銳部隊,史密斯特遣隊卻是倉促上陣,缺乏足夠的戰前準備,士兵都沒有實戰經驗,裝備上也毫無優勢可言,更沒有得到美軍最依賴的空中支援,那麼被打得落花流水也沒什麼意外。


烏山遭遇戰是美軍和人民軍首次直接交手,以美軍的慘敗而告終,其根本原因是狂妄自大的美軍以為只要美軍出現在戰場上,哪怕是一支營級規模的小部隊就足以嚇退人民軍,因此史密斯特遣隊才會在沒有反裝甲火力和後援的情況下,以區區數百人來對抗人民軍步坦協同的進攻巨浪,而一旦威懾失效,那麼失敗就不可避免。

人民軍和美軍交手的第一戰:美軍完敗



圖14:小小一支史密斯特遣隊根本無法阻擋人民軍進軍的腳步


從此以後,在美軍中「史密斯特遣隊」就成了一個具有特別寓意的辭彙,成了教訓慘痛的代名詞。其實,不僅僅是個小小的史密斯特遣隊,整個朝鮮戰爭,對美國來說,又何曾不是一個「史密斯特遣隊」呢?


本文首發於騰訊軍事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就是中國的軍人,人民的軍隊
以人民的名義而戰!抗戰中為啥國軍總打敗仗,而八路軍勝仗連連?
血戰朝鮮:有多少外國王牌軍隊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打殘
瓜島戰役:美軍為中國人民報了血海深仇!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是人民解放軍的主要軍種,是陸地作戰的主力
中國人民志願軍與「聯合國軍」戰鬥揭秘
血戰朝鮮:參加抗美援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由哪些鐵血軍團組成?
緬甸果敢軍文稿:人民軍隊為人民
營以上軍官每人都配小車和女秘書:抗美援朝戰爭中金日成的人民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捍衛我們國家的軍人戰士
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志願軍十大軍長是哪幾位?
抗美援朝戰場的6大奇蹟:都由中國人民志願軍創造
破漁船當「戰艦」,中國人民海軍的第一代武器裝備令人心酸!
軍艦救漁民是浪費軍力?別忘了解放軍前面還有四個字-中國人民!
中國人民軍隊的經典戰術:重兵合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十大虎將分別是誰?被授予什麼軍銜?
他策劃九一八事變引爆日軍侵華之戰:雙手沾滿中國人民的鮮血
朝鮮半島上的死亡行軍 掉隊戰俘遭人民軍集中處決
被人民拋棄的二戰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