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金銅佛像:對收藏品的態度決定收藏家的層次

古代金銅佛像:對收藏品的態度決定收藏家的層次

去年10月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2.36億港元請回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創下中國雕塑品世界最高拍賣紀錄的中山藏家鄭華星。


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


人物簡介 鄭華星 生於1972年。現居中山,佛教藝術品收藏家。

騎獅文殊(東北印度,帕拉王朝)


2.36億港元請回明永樂鎏金銅佛像,鄭華星暢言收藏之道:


一縷檀香、一尊佛像,很多時候,就是與他度過一個晚上或者早上的同伴。他聲稱這樣可以「與佛對話」。雖然他並沒有皈依,但卻從2009年開始虔誠向佛。他,就是去年10月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用2.36億港元請回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大明永樂年施》款)、創下中國雕塑品世界最高拍賣紀錄的中山藏家鄭華星。他認為收藏並沒有級別之分,只有熱愛的程度之分。他甚至謙虛坦言,「我從不敢自稱為收藏家,充一名佛教藝術品的愛好者挺好,只是,這愛好卻是入骨的」。


閱讀啟蒙使其邁出收藏第一步

從小就熱愛文學、歷史的鄭華星,邁出收藏之路的第一步,正是從小的閱讀啟蒙。《紅樓夢》中有描述秦可卿對楠木棺材「一千兩銀子只怕無處買」的說法,這一直讓鄭華星對金絲楠銘記於心。


1999年,他出差江西見到一塊舊的楠木雕,才幾十元,他馬上買下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整整十年間,他收藏了一千多噸明清時期的金絲楠木原料。


「這段時間中國飛速發展,大興土木,江西、安徽、浙江、雲貴川等地的很多舊建築被拆,我無法阻擋這種毀滅性的野蠻行為,能做的只是派人去當地收購那些用楠木做的屋樑和柱子」,鄭華星說,早年在大家還不知道楠木價值的時候,若他不收回來,那些木材就會被當地人當作柴火燒了。


如今,他所珍藏的金絲楠老料,數量之龐大也從未準確清點。「目測可以讓我的幾十位匠師們忙上兩三百年也做不完」,鄭華星說。


佛像藝術品未來升值空間巨大

2009年,鄭華星開始關注佛教藝術品,「我認為佛教藝術品所承載的深厚的文化內涵、精神信仰、歷史和藝術價值是其它門類無法比擬的,所以才介入」。


他同時強調,「佛像藝術品作為一個獨立的門類現身拍賣場始於2006年,如今已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專場。近些年,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及上海博物館等,都開闢了古代雕塑館或佛像藝術館,可見佛教藝術品在國內越來越受重視。就市場價格而言,佛像藝術品的市場價格也是平穩上升,每年上一個台階。但我認為,時至今天,它的價值仍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未來的空間會很大。」

古代金銅佛像:對收藏品的態度決定收藏家的層次 點擊播放 GIF/223K


古代金銅佛像:對收藏品的態度決定收藏家的層次 點擊播放 GIF/28K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寶齋 的精彩文章:

TAG:小寶齋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史上最瘋狂的收藏家,每件收藏品都是國寶!
古錢幣在收藏市場一直是比較熱門的收藏品
投資收藏品,年代越老越好?
荊歌:收藏品是人的一種寄託
世界上5個被盜的最貴的收藏品
最具有爭議的收藏品-古佛像
當收藏著了魔,嗜好也瘋狂,那些讓人匪夷所思的收藏家及其千奇百怪的收藏品
衝破百年沉寂悄然潛入收藏市場的收藏品
世界5大最古怪的收藏品:大腦、頭髮、心臟,均被收藏
家中老酒真能成為收藏品?
收藏新秀:紙質收藏品涵蓋哪些內容
有哪些淘汰的數碼產品,最後成為收藏品?
收藏品中的佼佼者——古錢幣
天珠收藏品類繁多,這個收藏該怎麼玩?
這個皇帝的腦袋被當著收藏品,傳世多年,它究竟有何收藏價值
張學良在台灣拍賣收藏品,有哪些珍品
不起眼的木頭 經大師雕刻後 竟成了收藏品
各種奇形怪狀的手槍 簡直是收藏品
探秘華人首富的那些天價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