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中國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中國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大家好,谷園講通鑒,這才是歷史!

中國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講通鑒


.谷 園 講 通 鑒.


第二十五章,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公元前221年,39歲的秦王嬴政統一天下。這也不全是他自己的功勞,這是秦國數世攻伐,從秦孝公商鞅變法那會兒開始,那是公元前362年,到221,一百四十年,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秦惠文王、秦莊襄王,然後到秦始皇,就跟接力賽跑似的,一棒傳一棒才完成的事業。


李雪健演過一回嬴政,那個電影里有一段挺有意思。那時,還沒滅六國,嬴政每天出入宮門,門口都站一個小太監,只要見到嬴政來了,就大喊一聲:嬴政,你忘記秦國歷代先君一統六國的大願了嗎?!李雪健就扯著嗓子喊一句:我沒忘!


這段給我印象深刻,有時我自己冒傻氣就也這麼喊兩聲:嬴政,你忘記秦國歷代先君,一統六國的大願了嗎?我沒忘!


喊完有種發泄的感覺,挺痛快的。


其實,詞也可以改下,改成你自己的來喊一喊,相當勵志。比如:谷園,你忘記弘揚傳統文化的大願了嗎?我沒忘。喊不出口,哈。

其實,真實的歷史上,喊這一嗓子的,不是嬴政,而是吳王夫差。


《谷園講通鑒》片頭宣傳語有一句叫:最酷的事兒。


戰國最酷的事兒,莫過於嬴政一統六國。


春秋最酷的事兒莫過於,莫過於什麼?吳越恩仇。


一般人可能只知道,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了,然後去給夫差當馬夫,卧薪嘗膽,最後又滅了夫差。可能您不知道,在這之前,就是夫差打敗勾踐,讓勾踐當馬夫的那次之前,勾踐就打敗過吳國,而且當時把夫差的老爹闔閭,還給打死了。於是,夫差發誓復仇,《左傳》里這樣寫的:

夫差使人立於庭,苟出入,必謂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


則對曰:唯,不敢忘。


三年乃報越。


--《左傳*定公》

寥寥三十來個字,那個感覺就出來了,神完氣足。實在是比《資治通鑒》寫得要好,比《史記》寫得也要高明。蘇東坡就說過,論文章寫作的水平,秦漢以下跟先秦那都是差著一大截的。作為一個中國人,你要是讀不了文言文,真是虧大了,哈。


好了,咱接著說,嬴政統一天下之後,第一件事幹什麼呢?正名。以後,你們別管我叫秦王了,這名太小。


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史記*秦始皇本紀》


咱現在干這麼大,還叫小賣部,那哪行啊,得叫超市。哈。叫公司也不行,得叫集團!這才跟咱的事業匹配嘛。


這確實是有道理的。你能不能成功,事業能不能傳世,確實跟你這個名字是有關係的。為啥作家作家都起個筆名啊?知道嗎?


我給你提個問題吧,我就隨便說幾個名字,你就憑感覺,感覺誰的文章寫得好。我說啦:


魯迅、茅盾、曹禺、谷園,張立峰、萬家寶、沈德鴻、周樹人。


好了,你感覺感覺吧。


或者再簡單點,現在有兩洋妞,你可以約一個,一個叫伊麗莎白,另一個叫薩達姆,你約誰吧?


當然是約伊麗莎白啊,是吧。


這就是名字的意義。


再比如,拿書法家來講,啟功為什麼有名啊,歐陽中石為什麼有名啊,名字好,有個性。


明天,我就掛牌起名兒。在線接單。一萬一個。


好了,接著說嬴政,他不叫秦王了,那叫什麼呢?


李斯還有一幫大臣們就幫著想:大王啊,古代最牛的就是三皇五帝,三皇就是天皇、地皇和泰皇,五帝就是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這裡面,泰皇是最尊貴的,您看,您就叫泰皇吧。


嬴政覺得還是差點,他給修改了一下,不是三皇五帝嘛,我乾脆,皇也要,帝也要,我就是皇帝。這叫「德兼三皇,功過五帝」。


這名號確實大氣,可以稱成功、傳後世,所以,後來得天下、坐天下的,就都叫這名了。


那麼,活著叫皇帝,死了叫什麼呢?按以前,死了不都得有個謚號嗎?周文王、周武王、秦孝公、秦昭王,這都是死後的謚號。嬴政也覺得不好,改革,將來我死了,


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史記*秦始皇本紀》


所以,這個秦始皇其實也是個謚號。


接下來,傳到萬世了嗎?當然沒有,秦二世而亡嘛,那個咱稍後再說,咱今天還是講秦始皇,先看幾張圖吧,都是從譚其驤先生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里截的:


先看夏朝的:

中國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中國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後面這張是放大一點的,夏朝應當還是一些原始部落的狀態,一個個分散的小黑點,就是部落。


再看商朝的:

中國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中國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商朝的這上面的小黑點比夏朝就密集多了。


再看周朝,西周的:

中國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中國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西周比商朝的小黑點,更密集了,但還是分散的,一個個小城邑的感覺。


最後,咱們再看下秦朝的:

中國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中國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看到了沒有,不是小黑點了,而是一個完整的版圖,到了秦始皇,這才是現代意義上的完整統一的國家。


在秦始皇之前,雖然也有「湯武革命」,


(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周易*革*彖傳》)


商湯滅了夏,周武王滅了商,也是改朝換代君臨天下,但那時的天下跟秦帝國的天下確實不能同日而語。


那麼,這個全新的帝國,這個天下怎麼治理呢?


能不能繼續套用周武王打下天下之後的做法呢?就是把天下劃分成若干諸侯國,分封給兒子們、功臣們各自去鎮守、管理,這叫封土建侯,也就是所謂的「封建制」。咱們老說的封建社會,最早就是這麼來的,後來再講封建,意思就泛化了,你怎麼這麼封建啊?就是你怎麼這麼保守啊,怎麼這麼落伍啊,就成這意思了。封建社會就成了一個古代社會的泛稱了。


要是繼續用這個封建制,秦始皇的兒子啊,功臣啊,那肯定都樂意啊,都去當諸侯國君了,多好啊,是吧。當時秦始皇手下的丞相叫王綰(wǎn),李斯還不是丞相,此前李斯的官職一直是廷尉,掌管司法的最高官員,就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呢?你猜吧,哈。王綰就直接提出來了:皇上啊,您就實行封建制吧。


秦始皇問李斯什麼意見,李斯反對:皇上啊,這封建制不好,您就看周朝吧,它不是封建制嗎,弄出這麼多諸侯國來,整天互相掐,把整個天下弄得亂亂騰騰的,結果不就亡了嗎?咱可不能再走這條老路啦,好不容易統一了天下,再給分開,不能這樣啊。皇子啊,功臣們啊,可以賞賜金銀財寶啊,這不有的是嗎,賞唄。是吧。不能再封土建侯了。


秦始皇一聽,挺高興,都說他心裡去了:有道理,咱不能再走回頭路了,那麼,咱怎麼弄呢?李斯啊,你拿個方案吧。


長話短說,接下來,李斯就被任命為丞相,領導了這場郡縣制的國家制度體系的建設。


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史記*秦始皇本紀》


劃分天下為三十六個郡,大致就相當於現在的省,每個郡設三大長官:郡守、郡尉、郡監。一個管行政,一個管司法,一個管監督。這跟現代社會的行政權、司法權、立法權三權分立已經很接近了。


這樣,一個統一的政體大框架就出來了。


然後:


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史記*秦始皇本紀》


用教科書里的話講,就是秦始皇統一了法律制度,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文字。這個「車同軌」是什麼意思呢?有種說法講,當時實行一種原始的軌道交通,--對,您沒聽錯,就是軌道交通,就跟現在的火車似的,車軲轆都是軋著固定的木製軌道跑的,不是直接在土路上的,有張圖片可以看下:

中國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像鐵路吧?車同軌就是把車的車輪軸距都給統一了,這樣以來,全國各地的軌道交通就都能統一連貫了起來。


《史記》還記載了,秦始皇修了三條「馳道」,馬車可以在上面賓士的道,類似今天的高速公路,加起來有數千里之長。到現在咱們國家的高鐵、高速公路也是世界最長的,這是有傳統的,也是有原因的。什麼原因?就是因為,咱這個國家太大了,整個國家系統的人員、物資太多了,要完全流轉起來,交通就必然夠發達。這是統一的一大項。


總之,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實際上,就代表著政治的統一、經濟的統一、文化的統一。中華民族的大一統,在秦始皇這,可算是打下了一個大基礎。


除了這兩項之外,秦始皇和李斯還推進了兩項大舉措:


一是,把原來六國的兵器都收到咸陽銷毀,化成銅水,當時以青銅兵器主為主嘛,都鑄成大鐘,還做了十二個銅人,每個銅人重達12萬斤。這叫偃武修文,放馬南山。以後天下太平,不打仗了,這些兵器就用不著了。


二是:


徒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


把原來東方六國的土豪、豪門富戶,都遷到咸陽來。為什麼?省得他們在下面鬧事,弄到眼皮子底下好管理啊。而且也方便中央收租收稅。這叫強幹弱枝、強本弱末,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加強中央集權。


整個這個建國創製的過程中,李斯的才能得到了發揮,真正展現出來了。他可不是只會玩間諜戰,只會在老同學背後捅刀子。事實上,他比韓非更偉大,韓非是動嘴的,還是紙上的理論;而他是實幹的,他在按他的思想去實踐,把思想變成現實;思想家寫的是書,實幹家寫的是什麼?是歷史,是直接影響創造歷史的。而且,他的才情也不比韓非差,他前期可能有自卑心,嫉妒韓非,但後期他在成長嘛,魯迅就講過:


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何止文章啊,李斯更了不起還有書法。


剛才咱說了「書同文字」,什麼意思?說明當時六國的文字已經寫什麼樣的都有了,整體上統稱大篆,可是寫什麼樣的都有。如果沒有秦始皇的這次統一,各國最終就得用了的文字,就跟現在日本啊、韓國啊、越南啊,都是從漢字演變來演變去,就分道揚鑣了。文字不同了,文化也就不同。各自有了各自的文化認同,那真就統一不了了。


那麼,書同文字,同成什麼樣的文字呢?得有個標準的樣本吧?有,就是小篆。


而小篆正是李斯所創。當然,不可能他自己一人乾的,估計也是領導著一個班子,對字體做了簡化規範,形成了小篆。


李斯親自用小篆寫了一套識字課本《倉頡(jié)篇》,作為標準字向全國推行。可惜這個版本沒有流傳下來,不過,他的幾塊碑,嶧山刻石啊、泰山碑啊、會稽刻石啊,都傳下來了,都是他的手筆,

中國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中國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中國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都是後代無數文人學習篆書的法帖啊,那影響太大了。


可以說,李斯是中國最早的書聖,比王羲之還牛。因為,王羲之同時代,還有很多書法高手,而李斯的成就是突兀的。整個小篆書體,就是李斯一人而已,起碼傳下來的,就他一人的作品。


那麼,刻著李斯小篆的這幾塊石碑是幹嘛的呢?


都是給秦始皇立的。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前後有五次巡遊天下,到嶧山、秦山去封禪,還到會稽,到各地視察。走到哪兒,就立塊石頭,刻上字:秦始皇到此一游。哈。差不多的意思吧,寫些歌功頌德的話。


封禪是怎麼回事呢?封就是祭天,禪就是祭地。其實,就是跟天地彙報一下,我把天下打下來了,上面的,天管;下面的,地管;中間的以後就歸我管了啊。


對於秦始皇的五次巡遊,後世很多人都不贊成,認為是勞民傷財,秦始皇就是個暴君,沒事找事,給老百姓增加負擔。實際上,秦始皇可不是出來玩的,出來這一趟,也是很辛苦的,跟現在坐著專機、專列的,那不一樣,那是坐在馬車裡,顛簸勞碌,很辛苦。也有危險,有次車隊走到一個叫博浪沙的地方,duang一聲,一個大鐵鎚從天而降,差點就把秦始皇砸死,砸在旁邊的副車上了,砸個稀巴爛。怎麼回事?有刺客!


誰那麼大膽,這是哪路英雄啊?這個,咱以後再講。


還有一次,秦始皇乘船渡江,忽然狂風大作,差點把船給刮翻了。秦始皇大怒:這片歸誰管?


手下趕緊打聽,一會兒,回來稟報:啟稟皇上,這片歸湘君管。


這湘君是郡守嗎?不是。是船政管理、交通部長嗎?也不是。是個神仙。旁邊山上有個湘君祠,供著湘君。


秦始皇就問:他是哪路神仙啊?敢跟我過不去!


手下說了:啟稟皇上,湘君是堯帝的女兒,舜帝的夫人,就葬在這個江邊的山上。


秦始皇:好了,甭說了,我管她是誰的家屬呢,她管這片是吧,你們去,把這山上的樹全部砍光。她竟跟我過不去,我也不讓她好受。


確實是暴君作派啊,秦始皇的這一面,咱們放到下回再分析。我的意思主要還是說,秦始皇巡遊天下是個苦差事,他完全是為了工作,用胡亥的話講:


先帝巡行郡縣,以示強,威服海內。--《史記*秦始皇本紀》


那就是要讓天下人都看看皇帝的威儀,讓那些六國遺民震服。只是,這個作用真沒起到,甚至起了反作用了。這一點,還是以後再說。


秦始皇巡遊是為了工作,他不出來時,在咸陽宮裡,照樣非常勤政,《史記》講:


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héng shí)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天下之事,事無巨細,秦始皇都親自抓。每天批閱的公文要用地磅稱,不分白天黑夜,日清日畢,批不完不睡覺。


說這段話的是誰呢?是兩半仙,兩個方士,侯生和盧生,侯先生、盧先生,這兩位都是幫著秦始皇求仙問葯的。這又是秦始皇最讓人詬病的一大問題,迷信神仙,妄圖長生不老,身邊弄了很多半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找!


這個,也不能就說秦始皇多麼狂妄。咱們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歷史中的問題,他就是那個時代的人,觀念就是那個時代的觀念。連孔子都講: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里還記述了學生向他請教怎樣「事鬼神」,跟鬼神打交道。通鑒中就講了,燕國齊國那邊鬼神的觀念格外濃厚,齊威王、燕昭王這樣的戰國雄主都組織了大量人力去找神仙、找長生不老之葯。


上哪找去啊,是吧。找不著,沒辦法交差啊,怎麼辦呢?你反正得弄點東西回來吧,應付一下唄,有一次,這個盧生回來就說了:皇上啊,神仙我沒找到,但找到一道神喻,一道圖讖、讖語,就是一種神秘的預言,五個字:


亡秦者胡也。


滅亡秦國的最後得是胡人。


這還了得。打!


公元前215年,就是統一之後的第四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胡人,打匈奴。把匈奴全部趕到了黃河以北,然後繼續打,打出來的地盤,又新設了好幾十個縣。隨後,蒙恬主持著,開始修建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這其實也無可厚非,咱們前面也說過,趙國、燕國都為了防胡人,都修長城。 以後歷朝歷代也都在修長城,這就跟人家住房要修個院牆似的。當然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弄得老百姓壓力山大,但這個投入值不值得呢?咱也不能把古人想得太傻,是吧,不值得還修它做甚啊。這個問題,以後咱也會細說。


另外,南方也在打。秦始皇把社會上的閑雜人員,什麼逃亡的、要飯的、走街串巷做買賣的都召集起來,湊了十幾萬人。就把南越地區都給打下來了,併入版圖。

中國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新設了桂林、南海、象郡等幾個郡。這些地方,當時都是蠻荒之地,有些原住民,估計人數也不多。秦始皇一想,這麼大地,別空著啊,乾脆,我給你遷點人去吧。良民留下,不是良民的,挑出五十萬來,都遷到南越。


總之吧,咱們剛才看的這個秦國版圖,不是統一了六國就成了這樣的。而是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又經過好一番征伐才打下來的。


毛主席有句詩叫:百代都行秦政法


意思就是,秦始皇和李斯開創的這套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的制度,包括經濟、文化的統一,這是歷代因襲的。兩漢、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怎麼治天下啊?主要的,還是用人家秦朝這套政法。這個底是人家秦始皇給撂下的。這算是軟體方面。


硬體方面呢,就是疆域啊,也是秦始皇給撂下的底兒。


所以,不論後人怎麼罵秦始皇,就憑這兩條,秦始皇當之無愧是史上最牛的皇帝,最偉大的皇帝,NO.1,沒有之一。


李斯也同樣了不起。一個好漢三個幫,秦始皇的軍功章上一少半也得是李斯的,大政治家、大學者、大書法家,這樣複合型的人物,後代極少有了。拿司馬光來講,他也是大政治家、大學者,但書法一般般,政治作為跟李斯也差得遠。


好了,這兩位,咱先捧到這;下回,咱再摔摔他們。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運動,令中國損失一億人口
他是春秋時期的一國之君,卻因為一件裘皮大衣喪了命
連皇帝都做不了的天下第一等事,他做成了
了不起的田氏三兄弟先後稱王,劉邦都為他們驚讚
誰該對林平之的悲劇負責?

TAG:歷史大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歷史上身世最豪華的「開國皇帝」
中國歷史上最勵志的皇帝從不巡遊
中國歷史上最虛偽的四位皇帝
中國歷史上最自以為是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 「木乃伊皇帝」
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漢獻帝劉協:中國歷史上結局最好的亡國皇帝
史上最勵志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最說不得的皇帝
歷史上最帥的皇帝: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最帥皇帝排行榜
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皇后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最專一的皇帝——明孝宗朱祐樘
中國歷史上最事兒逼的皇帝道光
中國歷史上死得最慘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十大「最短命」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敢頂撞皇帝的「牛人」
美國歷史上的大皇帝
歷史上最「硬」的皇帝
隋文帝楊堅,中國歷史上第二牛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