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昆蟲腳上居然長「齒輪」,死亡之後仍能跳躍飛行

這昆蟲腳上居然長「齒輪」,死亡之後仍能跳躍飛行

「齒輪」大約在公元前三百年左右就已經出現在人類歷史上,這項發明是機械必要的元件之一,被廣泛應用在汽車、機床等交通工具和機械上,十分重要。一直以來齒輪都被認為是人類發明的人造產物,自然界中找不到類似的構造可以發揮相同的功用;但最近兩位英國劍橋大學動物學系教授在動物身上發現了類似齒輪的構造,顛覆了科學界的認知!


齒輪靠齒的嚙合來傳遞動力,在人類歷史上已有長久的應用,亞里斯多德是第一個留下書面紀錄論述齒輪傳動的人。一直以來齒輪都被視為是人類發明的裝置,自然界中沒有任何生物身上找得到相同構造和原理的組織或器官。



這昆蟲腳上居然長「齒輪」,死亡之後仍能跳躍飛行


但英國劍橋大學動物學系的兩位教授馬爾科姆(Malcolm Burrows)和格雷戈里(Gregory Sutton)發現一種在歐洲和北非十分普遍的小蟲-飛虱(Issus coleoptratus)後腿上居然有類似齒輪的構造!這也是自然界中首次發現有與齒輪外型類似且功能相同的構造。



這昆蟲腳上居然長「齒輪」,死亡之後仍能跳躍飛行


馬爾科姆和格雷戈里運用電子顯微和高速攝影技術拍下飛虱跳躍的動作,並在放大檢視、分解一連串的跳躍動作後發現這種小昆蟲的後腿關節有類似齒輪互相嚙合的結構,他們認為這個結構的存在可以解決神經傳導無法解決的問題,讓飛虱的兩條後腿能夠同時施力跳躍。



這昆蟲腳上居然長「齒輪」,死亡之後仍能跳躍飛行



為了證實這項假設,他們拿死掉的飛虱屍體來做實驗。實驗的方法是用電流刺激飛虱其中一條後腿控制跳躍的肌肉,讓肌肉牽動關節做出跳躍的動作;結果另外一條沒有受到電流刺激的後腿果然因為受到這個齒輪構造的傳動而成功使飛虱的屍體往前跳躍。



這昆蟲腳上居然長「齒輪」,死亡之後仍能跳躍飛行


這種類似齒輪的構造長在飛虱後腿的關節上,每條腿共有10-12個,每個齒的寬度約為80微米,而且這些齒還是長成圓角的,可以降低齒輪在傳動中受損的機率,讓人不禁感嘆造物主的神奇!



這昆蟲腳上居然長「齒輪」,死亡之後仍能跳躍飛行



有趣的是,飛虱只有在成長階段時後腿才有這種齒輪構造,長成成蟲之後就消失了。科學家推測,這或許是因為齒輪如在傳動中磨損,在飛虱的成長階段還可以透過蛻皮來重新修復,但是變成成蟲之後不再蛻皮,也就無法修復受損的齒輪了,所以才在演化的過程中變成現在的樣子。大自然的設計真的很神奇,有很多地方是人類再怎麼想也想不出原因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人見聞 的精彩文章:

出生器官身體就相連的雙胞胎讓人心疼,最終奇蹟誕生
有這東西,10年內美女們再也不想跟地球男人啪啪了
美女享受緬甸超大蟒蛇按摩:這服務做完太刺激了
這團噁心的漿糊竟然是我們常吃的...製作過程大倒胃口

TAG:奇人見聞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家發現飛虱的兩後腳關節有鋸齒 就像齒輪一樣
很多人眼裡這些只是生鏽的齒輪,但在她手裡變成了被人爭搶的寶貝
硬幣上的齒輪是幹什麼的?他是怎麼來的?
一大波逗逼「齒輪」來了
他拆掉齒輪泵,用齒輪軸做了一把棘輪扳手,十分好用
即將開車?這部番的經費雖然給了齒輪,但是福利依舊是看點!
賭上一個汽車人的尊嚴!齒輪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挖機行走、旋轉漏齒輪油千萬別忽視,後果你想不到……
世界上最陡的齒輪火車,48%的陡坡,光看圖就很爽了!
從玩具里拆出齒輪粘上瓶蓋,在野外用手轉動就能照亮前方
9種巨大古生物,最後一張嘴裡叼著齒輪,可笑更可怕
卷筆刀上粘貼上塑料齒輪,在作畫時它會成為我們的好幫手
高炮齒輪故障 打靶時炮管突然朝自己人猛射 15人喪命多人重傷
齒輪馬達上插入一根搖桿,用手一搖就能給充電寶充電
玩具里拆出齒輪粘上瓶蓋,野外用手轉動就能照亮前方
關節就像齒輪,不保養就會生鏽,膝蓋疼用此方,用兩次就見效!
它是鏈接步兵和炮兵的「金屬齒輪」,也是穿越街頭高手
揭秘9種巨大古生物,最後一張嘴裡叼著個齒輪,可笑更可怕!
遊戲內置「變速齒輪」 讓每個玩家都能嗨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