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治療類風濕食療法

治療類風濕食療法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以對稱性、多關節、小關節病變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現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粥療三方,晚期可強直和畸形,功能嚴重受損。中醫常以疏風散寒,祛濕通絡,消腫止痛為治。現介紹3則粥療方,供選用。


1、防風粥:防風10~15g,蔥白2根,粳米50~100g。將防風、蔥白水煎,煮取葯汁備用。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葯汁,共煮成粥。一日2次,趁熱服食。可祛風除濕,通經宣痹。適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肢體關節疼痛、痛處遊走不定、關節屈伸不利的行痹證。 防風辛、甘,性微溫,入膀胱、肝、脾經,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祛風解痙、祛風止癢之功,為祛風解表要葯。


《本草綱目》引王之才語云「防風,得蔥白能行周身」。防風同蔥白煮粥服食,既是經驗之談,臨床亦具效驗,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相輔相成,療效倍增。

2、桂枝粥:桂枝10g,大米100g,蔥白2根,生薑3片。將桂枝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蔥白、薑末,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劑,連續3~5天。可發汗解表,溫經通陽。適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骨節酸痛等。 桂枝辛、甘而性溫,入心、肺、膀胱經,有發汗解表、溫經通陽之功。桂枝加蔥白、生薑同用,可增強其發汗解表作用,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有良好的發汗解表、溫通經脈之功。


3、二活粥:羌活、獨活各10g,大米100g,白糖少許。將羌活、獨活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可散寒解表,勝濕止痛。適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頭痛身痛,肩臂肢節疼痛等。 羌活辛、苦,性溫,入膀胱、肝、腎經,有散寒解表、勝濕止痛之功,對上半身痹痛尤為適宜。獨活辛、苦,性溫,入腎、膀胱經,有祛風勝濕、散寒止痛、祛風解表之功。《本草正義》言其「為祛風除濕通絡之主葯」。煮粥服食,對外感風寒、痹阻經脈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關節屈伸不利、筋脈拘攣等,無論其病程長短,均可選用,尤適用於風寒濕邪痹阻半身以下所致的腰腿疼痛麻木、關節屈伸不利等。《本草綱目》言「羌活、獨活皆能逐風勝濕,通利關節」。二者煮粥服食,健脾利濕,祛風通絡,可治療風寒外襲、風濕痹痛,尤可治療上下半身風濕疼痛。


4、獨活烏豆湯 材料:獨活9克,烏豆60克,米酒適量。 用法:將獨活、烏豆放入清水中,文火煎至500毫升,去渣取汁,對入米酒。每日分兩次溫服。 功效:祛風勝濕,通絡止痛。 主治: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炎風寒濕痹,腰膝疼痛,關節拘攣,或中風不遂。 5、木瓜薏苡仁粥 材料:木瓜10克,薏苡仁30克。 用法:將木瓜、生薏苡仁洗凈後,倒入小鍋內,加冷水適量,先浸泡片刻,再用小火慢燉至薏苡仁酥爛,加白糖一匙,稍燉即可,適量食用。 功效:祛風利濕,舒筋止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濕邪偏盛,肌肉關節重痛,身體沉重,或筋脈拘攣,關節屈伸不利。


6、苡仁絲瓜粥 材料:苡仁150克,薄荷15克,豆豉50克,絲瓜100克。 用法:將絲瓜去皮洗凈後切成塊;薄荷、豆豉放入鍋內,加水1500毫升,沸後用文火煎約10分鐘,去渣取汁。苡仁洗凈後與絲瓜一同倒入鍋內,注入葯汁,置火上煮至苡仁酥爛。食時可酌加糖或鹽調味。可作早晚餐服食。 功效:清熱利濕,解表祛風。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濕熱阻痹者。 附註: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功能健脾滲濕,舒利筋脈,主治濕痹拘攣、屈伸不利者。

7、桑枝雞 材料:老桑枝30克,綠豆15克,雞肉250克。 用法:雞肉洗凈,加水適量,放入洗凈切段的桑枝及綠豆,清燉至肉爛,以鹽、姜等調味即可。飲湯食雞。 功效:清熱通痹,益氣補血。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濕熱痹阻,關節紅腫,灼熱疼痛,心煩口渴,小便黃赤,大便乾燥。


8、防風薏苡仁粥 材料:薏苡仁30克,防風10克。 用法:將薏苡仁洗凈,與防風共煎,取葯汁約200毫升。每日一劑,一次性服完,連用一周,停3日後再用。 功效:散風除濕。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痹痛,風邪偏盛,關節疼痛,走竄不定,惡風怕冷,身體疼痛,睏倦乏力。


9、牛膝煮鹿蹄方 材料:牛膝15克,鹿蹄1具,豉汁適量。 用法:將鹿蹄、牛膝分別洗凈,一同加豉汁煮至爛熟,用蔥、椒調和。空腹食用。 功效:補益肝腎,祛風勝濕,舒筋活絡。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肝腎虧虛,風濕痹阻,四肢攣急,關節疼痛,足踝腫痛。


一、中藥處方 1、宣絡通痹湯(活絡止痛)。

組方:當歸15克,熟地15克,蒼耳子10克,蜂房10克,烏蛇20克,土鱉蟲10克,全蠍3克,蜈蚣2條,山甲珠10克,山龍30克,淫羊藿20克,雞血藤25克,蜣螂5個,海桐皮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2、龍蛇散(驅風勝濕,祛瘀通絡)。


組方:地龍250克,蜂房60克,全蟲20克,白花蛇4-6條,烏梢蛇60克。


用法:將上藥烘乾,共研細末,過篩後裝入膠囊,每次服4-6粒,日服3次。 3、地黃合劑(填精養液,化濕通絡,搜風定痛)。 組方:生地60克,熟地60克,炒白朮60克,淡乾薑12克,制川烏6克,細辛4.5克,蜈蚣3條,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4、地黃當歸金甲湯 組方:將上藥切成薄片,加水800—1000毫升,煮約1小時,2次溫服,隔日1 劑。


用法:乾地黃95克 當歸3克 白金條(即人角楓)鬚根5克 刺三甲5克 5、三白皂剌熏劑 組方:用沙鍋置火爐上,納上藥,加水適量,煮沸後即直接熏蒸局部,或用多層紗布覆蓋以助熏蒸。治療時爐火保持適度。1日熏蒸2次,每次30—60分鐘。如疼痛劇烈,治療時間可適當延長


用法:鮮三白草1000克 鮮皂角刺250克 6、烏頭通痹湯(溫經散寒,驅風除濕,通絡扶正)


組方:制烏頭(先煎)9g,黃芪15g,桂枝6g,芍藥12g,穿山龍15g,地龍15g,青風藤15g,鑽地風15g,僵蠶15g,烏梢蛇15g,蜂房9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7、苗蠱風濕丸(主治:類風濕、風濕、骨質增生)


藥物組成:海風藤、雞血藤、石楠藤、丁公藤、寬筋藤、三七、蜈蚣、螞蟥、蠍子、黑螞蟻等幾十種名貴藥材研製而成。


用法:每天早晚飯30分鐘後服用一小包,每天服用兩小包.


8、螞蟻丸(補腎健脾,壯筋骨,益氣血)


組方:螞蟻30g,何首烏30g,熟地黃30g,人蔘30g,五味子30g。


用法:上藥碾碎過篩,以水調和為丸,每丸2.5g,每3日服1丸,10丸為1療程,共2個療程。 中醫 食療 生薑 地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玩江湖 的精彩文章:

治療風濕病的十大偏方
風濕性關節炎中醫外治大全集

TAG:文玩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