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總有考據帝選擇仰望星空

總有考據帝選擇仰望星空

總有考據帝選擇仰望星空


總有考據帝選擇仰望星空


遙看牽牛織女星


七月七,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絡繹時光中,原本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日子,但是,因為有了牛郎織女的故事,這一天,對於中國人來說,就變成了一個多愁善感的日子。「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千古以來,詩人們吟哦不絕的七夕詩篇,更為這個日子增添了一層哀艷的詩意,這種詩意和傷感,就像一片朦朧而凄美的月光,自古迄今,綿綿不絕,一直籠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上。


大概每一個中國人,都在自己懵懂初開的某一年七夕,聽自己的母親,或者祖母,或者外婆,或者夥伴,講過牛郎織女的故事。故事聽完了,你或許會在大人的指點下仰望夜空,在燦爛的銀河邊找出滿天繁星中最明亮的那顆星,那就是織女,織女邊上還有兩顆較暗的星,和織女鼎足而處,正組成了一個紡車的形狀,銀河的東邊,也有一大兩小三顆星,中間那顆明亮的就是牛郎,牛郎兩邊那兩顆暗的就是牛郎挑著的兩個孩子。「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就這樣從牛郎織女的故事中,初次領略了愛情的珍貴和人世間的愁滋味。

總有考據帝選擇仰望星空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如此動人,這個故事的流傳又是如此久遠,而且,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這個故事把人間的悲歡離合和天上的星象聯繫起來,透露出一股子其他民間故事所沒有的神秘氣息和傳奇色彩,因此,自古以來就引來學者的好奇,近世以來,更有中外學者為探究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作了不少大塊小塊的文章。且近來因為受西方情人節的煽動,有一班憂國憂民的民俗學者和一些心思活絡的商人,也開始打起中國情人節的主意,七夕就被這些好人們一眼看中,文人的鼓噪加上商人的炒作,近年來七夕這個本來久已被國人冷落的節日好像突然熱鬧起來了。前不久那個以民族風情和小資情調聞名於世的滇邊小城麗江點擊查看麗江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還打出招牌說要跟雅典城聯合,讓歐羅巴的愛神維納斯和東方的仙子織女結成姐妹,聯袂出演,共同把麗江城打造成東方的情人天堂,把中國的七夕打造成中國的情人節。一年當中,多過幾個情人節,自然不是壞事,這個世界上,多點柔情蜜意,多幾個神仙眷屬,總強過到處是勢不兩立的冤家對頭和硝煙瀰漫的敵意。但是,把七夕當成情人節來過是一回事,本來的七夕究竟是不是情人節則是另一回事,在此情勢之下,七夕的來歷,真還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學術問題。


牛郎織女的名字,《詩經》時代的詩人們就已經形諸歌吟。只是那時候的牛郎,還不叫牛郎,而叫牽牛,《詩經·小雅》中的《大東》,是一則征夫之歌,一個久離家園的西周男子,黌夜行腳,舉目四顧,銀漢橫斜,繁星滿天,在詩中一口氣給我們報出了六個星星的名字: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彼牽牛,不以服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天畢,載施之行。


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


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總有考據帝選擇仰望星空


詩中的漢即銀河,而織女、牽牛、啟明、長庚、天畢、箕、斗都是星名,可見早在西周時期,那兩顆行星就獲得了織女和牽牛的名目了,而且,詩稱織女「不成報章」,又謂牽牛「不以服箱」,暗示當時民間早就把織女星想像成了一個紡線織布的女子,把牽牛星想像成為一個牽牛拉車的牽牛郎,而且,織女和牽牛並舉,也隱隱流露出兩者之間脈脈相望的關係。可以想像,在這首詩歌被形諸筆墨之前,在民間,應該早就有與牽牛織女相關的口頭傳統流傳了。


但從這首詩中,我們無法找到牽牛、織女和七月七關聯的線索。七月七是一個時間概念,而古人對星象的關注,也主要是源自星象對於時令的標示作用,這就意味著,我們應該到華夏先民的時間知識或者說歲時知識中去尋找七月七與牽牛織女星之間關聯的因緣。《大戴禮記》中的《夏小正》就是一篇最古老的華夏時間知識文獻,其中系統記載了古人的農時知識,詳細敘述了夏曆一年十二個月中的農事活動以及與不同時令對應的物候、氣象和星象,其內容和作用,就相當於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的《工作與時日》。在《夏小正》的七月和十月記事中都提到織女星,十月與我們的話題無關,撇開不談,且看其七月怎麼說:


七月,秀葦。狸子肇肆。湟潦生苹。爽死。秀。漢案戶。寒蟬鳴。初昏,織女正東向。時有霖雨。灌荼。斗柄懸在下,則旦。

其中,「秀葦」、「狸子肇肆」、「湟潦生苹」、「爽死」、「秀」、「寒蟬鳴」、「時有霖雨」、「灌荼」,所言皆為動、植物的物候,而「漢案戶」、「初昏,織女正東向」、「斗柄懸在下,則旦」所言則皆為星象。


「漢案戶」,漢謂銀河,銀河逶迤橫斜,隨星空而迴旋,一年當中的不同時間,銀河的走向各不相同,古人因此根據銀河的走向判斷時節,當看到銀河從南到北橫亘夜空,銀河的下端正好對著門戶的時候,古人就知道,七月已到,該是暑退涼起的初秋天氣了。


「斗柄懸在下」,斗指北斗,上古時期,北斗七星靠近北極,璀璨的北斗星迴旋於天,就像一個指針,向大地蒼生昭示著歲月的流逝。故《史記·天官書》說:「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斗。」一方面,由於地球的公轉,一年當中,斗柄隨季節的輪迴而指向夜空的不同方向,因此,在夜晚的同一時刻仰觀斗柄的指向,可以判斷季節;另一方面,隨著地球的自轉,斗柄在一夜當中也隨時辰的流逝而迴旋,因此在一年的特定季節,觀察斗柄的指向可以判定時辰。「斗柄懸在下,則旦」即謂此,意味著到了七月,晚上只要看到北極的斗柄垂下來指向北方(下),就知道天快亮了。或者反過來說,如果在拂曉前看到北斗的斗柄垂向北方,就知道該是初秋的七月了。


大概是因為七月處在夏秋之交,正當時令轉換的關口,因此,《夏小正》的作者對於七月的天象言之特詳,除了銀河的走向和北斗的指向之外,又刻意提到織女星象,而正是這條關於織女星的記載,再清晰不過地向我們透露出牛郎織女與七夕之間關係的消息。「初昏,織女正東向」,織女星由一大二小三顆星星組成,其中織女一為0等星,為全天第五亮星,在北方高緯度夜空則是最亮的一顆星星,而且由於織女星緯度較高,一年中大多數的月份都看得見,因此,高懸天頂、璀璨奪目的織女星肯定早就引起古人的注目,並根據它的方位變化作為觀象授時的依據之一。織女三星成三角形排列,「織女正東向」的意思是指由兩顆較暗的星星形成的開口朝東敞開。「七月,……初昏,織女正東向」,當《夏小正》時代的農人們,在黃昏之後仰望頭頂的夜空,看到明亮的織女星出現在深邃的天幕上,散發著柔和的星光,由兩顆較暗淡的小星形成的織女星開口朝向正東,他知道,七月到了,秋天來了,該是準備收穫的時候了。

總有考據帝選擇仰望星空



七月初昏織女正東鄉


織女星朝向東方,東方是什麼呢?《夏小正》沒說,但古時候的人們只要抬頭看去,就會一目了然,黃昏的夜空,在織女的東方稍偏南的地方,在「河水清且漣漪」的銀河東岸,不是別的,就是那顆讓織女朝思暮想、只能在七夕一會的牽牛星。牽牛和織女分居銀河兩岸,到了初秋夜晚,由於銀河正好轉到正南北的方向,直貫頭頂的夜空,因此,這個時候,分居河兩岸的牽牛和織女正好一東一西,隔著銀河,遙遙相望。說到這裡,牛郎織女的故事不是呼之欲出了嗎?七月黃昏,夜空中這種銀河直貫南北、織女高懸天頂、牛女相映成輝的景觀肯定給古人留下深深的印象,而「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意象自然就是從這種天象演繹而來。


但故事還沒有到此為止。上面的這一番分析,說明了古人為什麼會在七月關注牽牛和織女這兩顆星,為什麼會把牽牛織女的故事和七夕聯繫起來。可是天上自在運轉的星星本自無名,這兩顆星分別被命名為牽牛和織女,又有何來歷呢?


命名源於意義,人們對事物的命名,基於這個事物對他的意義,而輝映夜空的星象,對於人間的意義,主要是在於其授時功能,即作為時間標示的作用。人類之所以仰望星空,首先是因為斡旋天幕的群星,昭示著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輪迴,也標誌了節令的轉換和農時的早晚,因此,星象對於古人的意義,主要在於其時間性,《易傳》所謂「觀乎天文,以察時變,」《堯典》所謂「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皆謂此意。此理古今中外皆然。希伯來人的聖經《舊約·創世記》說,上帝開天闢地、創造萬物之後,就在天上布置群星作為劃分歲月時日的依據,「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可見希伯來人也是從時間性角度認識和理解星空的。名本乎義,星象因時取義,故由時得名。明乎此理,則應該從星象和農時的關係入手,探究牽牛和織女的來歷。


如上所述,在《夏小正》中,「織女正東向」,和牽牛隔河相望,是七月到來的標誌。七月處夏秋之交,一入此月,則暑氣漸消,涼風乍起,這個時候,女人就要開始忙碌了,紡線織布,準備寒衣,迎接即將到來的肅秋和嚴冬。《詩經·豳風·七月》開篇就說:「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就道出了此意:「七月流火」,黃昏時候,大火星開始向西方地平線墜去,表明秋天開始了,「九月授衣」,九月已是萬物肅殺的晚秋,該是穿寒衣的時候了。九月授衣,則必須八月裁製,那麼,七月,就該是紡織娘們飛梭織布的時候了。


——《七月》通篇皆言時令,它其實就是周代豳地流傳的農時歌謠,詩中又說: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鳴,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女子的唇吻聲腔猶然在耳,可見此詩出自女性之口,謳歌的主要是女子一年到頭的勞作和悲歡。詩的前三章,都是以「七月流火」起興,表明這首歌很有可能就是古時候的織婦們在七月螢火明滅的夜晚,在燦爛的星光下,一邊搖動紡車織布,一邊反覆吟唱的。天上,織女星光璀璨,地上,紡織娘淺唱低吟,人間天上,相映成輝,那顆照耀著人間紡織娘勞作的明星,因此就被賦予了織女的名稱,成了人間織女的守護神。


七夕節乞巧風俗,顯然就是源於其與入秋夜績、女紅勞作之間的關聯。晉人葛洪《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


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說:


「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七夕之後,婦女開始紡績裁衣,因此在這一天陳設針線,祈求心靈手巧,既是一種鄭重其事的儀式,也是一種勞作季節開始前的心理準備。正是憑藉著這種年復一年的乞巧儀式,牛郎織女的故事才代代相傳,流傳人間。


《荊楚歲時記》說七夕乞巧時要「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此外,東漢崔《四民月令》、晉代周處《周處風土記》、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等皆記載有七夕乞巧陳設瓜果祭獻牽牛織女的習俗。

總有考據帝選擇仰望星空



七夕何以必須陳設瓜果?


有學者從瓜果聯想到「碧玉破瓜時,相為情顛倒」的詩句,說這種活動象徵女性崇拜或生殖崇拜,這未免太「即空見色」、想入非非。其實,這種習俗並無什麼神秘意味或象徵意味。七夕之所以刻意陳設瓜果,不過是因為七月之時,正是瓜果成熟的時候,《七月》云:「七月食瓜,八月斷壺」,「壺」通「瓠」,即葫蘆,又云:「八月剝棗,」《七月》之詩旨在敘農時,詩中特意提到食瓜、剝棗,可見我們的祖先自古就重視瓜、棗成熟的時令意義。七月之後,瓜果飄香,因此,婦女們於七夕聚會之際,陳設瓜果,作為祭祀牛、女的應時之物。其實,這些瓜果名義上是供神,最後終究還是被聚會的人間兒女們自己享用了。正因為七夕與瓜果之間的時令關聯,因此,漢代緯書《春秋合誠圖》說:「織女,天女也,主瓜果」(《開元占經》引),則在古人心目中,織女儼然成了瓜果的象徵。中國傳統星象圖中,在織女的東邊,牽牛星附近,有一組星的名字叫瓠瓜(即西方星圖中的海豚座),瓠瓜邊上還有一組更暗的星叫敗瓜,顯然也是古人用為瓜果成熟時節的時間標誌的,古人當黃昏之際看到這個星象出現在頭頂時,就知道該是斷瓠剝棗的時候了,而敗瓜的意思大概是說,如果不及時採摘,瓜果就會頹敗腐爛。


牽牛之名,未見於《夏小正》,卻出現於華夏先民時間知識的另一個重要文獻《月令》之中。《月令》載於《呂氏春秋》、《禮記》和《淮南子》等先秦兩漢文獻之中,其內容和形式都與《夏小正》大同點擊查看大同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小異,也是按照一年十二個月的順序敘述每個月的天象、物候、農功、儀式等等。中國傳統天文學體系中,把周天沿赤道附近的星帶分為二十八宿,即二十八個星象。一年當中,隨著時間的流逝,二十八宿周回於天際,因此根據每天黃昏或黎明出現於正南方的星象,就可以了解時序之推移,《月令》於每個月皆記載其昏、旦中星(即見於南方的星),即此意。其中仲秋八月的黃昏中星就叫牽牛,「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牽牛中,旦觜中」。然而,此牽牛卻非彼牽牛,不是那個在銀河東岸跟織女隔河相望的牽牛,而是指二十八宿的牛宿。


原來,在古書中,銀河邊那個牽牛,還有另一個名字,叫河鼓,《史記·天官書》說:「牽牛為犧牲,其北河鼓。」其所謂牽牛,指二十八宿中的牽牛,而其所謂河鼓,才是銀河邊的牽牛,故《史記索隱》引《爾雅》說:「河鼓謂之牽牛。」銀河邊的牽牛何以一星而二名,既名牽牛,又名河鼓,而牽牛之名又何以一名而二星,既指銀河邊的河鼓,又指二十八宿中的牛宿,這實在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曾成為中國天文學史上一段不大不小的公案。儘管各家對此現象的解釋各有千秋,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即銀河邊的牽牛(即河鼓)才是真正的牽牛、最早的牽牛,先民們最早所關注的正是這個牽牛。二十八宿中的牛宿亮度很低,放眼望去,在滿天繁星中毫不起眼,根本不會引起農耕先民的關注,因此最初也不會被農耕先民用為紀時的依據。只是後來隨著二十八宿系統的建立,由於原先的牽牛星位置比較靠北,遠離赤道,而為便於觀察,二十八宿必須位於赤道附近,因此,後來的天官就在牽牛的南邊臨近赤道的星空中,找到另一組星,取代了原先的牽牛,而為了區別,原先的牽牛就被賦予了新的名字。


那麼,銀河邊的這顆星何以被命名為牽牛呢?「牽牛為犧牲。」犧牲指諸如牛、羊之類在祭典上宰殺獻神的牲畜。《天官書》所謂「牽牛」,所指自是二十八宿之牛宿,但卻也足以表明,牽牛一名的意義是源於犧牲,而這也就意味著,銀河邊的牽牛亦取義於犧牲。《月令》就提示出牽牛之得名與犧牲之間的時間因緣。犧牲的飼養生長有一定的周期,每一階段,針對犧牲,都要舉行一定的活動,對此,《月令》中有明確的記載:春天,萬物孳乳,牲畜繁育,故到了暮春三月,需要統計幼畜的數量,「犧牲駒犢,舉書其數」;六月,夏秋之交,草木豐茂,芻秣收割,故「命四監大合百縣之秩芻,以養犧牲」,令臣民貢獻牧草以為養牲之飼料;八月,仲秋之月,正是動物膘肥毛豐的時候,於是天子「乃命宰祝,循行犧牲,」巡視犧牲,察其體量毛色,合規中度的牲畜才能用為犧牲,九月,暮秋之月,犧牲已經長成,故「犧牲告備於天子」;到了臘月歲末,就該是宰牲祀神,舉行一年一度的郊天大典的時候了,於是,天子「乃命太史,次諸侯之列,賦之犧牲,以供皇天、上帝、社稷之饗」。諸神降臨,馨享犧牲,降福穰穰,給芸芸眾生帶來太平和吉祥。八月「循行犧牲」,而此時昏見南方的中星,作為視牲之月的時間標誌,被命名為牽牛,可謂順理成章。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按照上文的分析,織女為七月之星,被作為秋天到來和女功伊始的標誌,而牽牛為八月之星,被作為視牲和祭獻的標誌,兩者時間不同,事義亦別,似乎毫不相干,豈不是與七夕故事和民俗中兩者息息相關的關係相矛盾嗎?其實,當七月,織女星升上天頂並垂顧人間織婦之時,牽牛星就已經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牽牛與織女之間,盈盈一水,原本相去不遠。七月過後,當一度高懸天頂的織女離開天頂向西傾斜時,牽牛星就後來居上,升上最高點了,歲序也就隨之進入仲秋八月了。多情的牽牛就是這樣在織女身後緊追不捨,然而天命難違,這對生死冤家之間永遠間隔著那段咫尺天涯的時、空距離,「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以上所述,可見七夕故事和民俗的各個主要環節,都可以由其與歲時的關係得以解釋:織女之名織女,因其為紡績之月的標誌;牽牛之名牽牛,則因其為視牲之月的標誌;當此夏秋之交,織女星和牽牛星先後雙雙升上中天,隔河相望,牛女七夕會銀河的故事即由此而來;七夕穿針乞巧,不過是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紡織季;乞巧之時陳設瓜棗,則是因為此時正是瓜熟蒂落的季節。民間傳說,牛郎織女良宵一度,依依惜別之際,織女都會傷心落淚,淚水化作雨水,因此,每到七月七,天上總會飄下一陣綿綿細雨。七夕的雨水自然不是來自織女的淚腺,七夕之所以多雨,不過是因為初秋七月,正是中國大地連綿秋雨開始的時候,《夏小正》說:「七月,……時有霖雨。」《月令》七月說:「完堤防,謹壅塞,以備水潦。」可見古人早就對夏秋之交多雨的氣候特點瞭然於心。總之,七夕故事的每一個關目都能在古人的時間感中找到源頭,天上的星星、人間的織女、初秋的陰雨以及成熟的瓜果,都因其在時序中的同時呈現而被聯繫起來,被賦予相同的時序意義,被編織於同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


時間性對於人類知識和敘事的奠基作用由此可見一斑。時間,作為大自然恆久不變、周而復始的節律,不僅決定著人們的生計作息,也引導著人們的認識和敘事,在存在論的意義上,時間與其說是人類認知和度量的對象,不如說是人類理解和度量萬物的可能性條件。時間川流不息,萬物生生不已,世間萬物都在時間的長河中沉浮隱現,並因此進入或者退出人類的生活和視野,因其在時間這一宏大節律中所出現的不同關口,而被賦予不同的意義,被歸於不同的認識範疇,被納入不同的故事情節。「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論語》),時間,或者說大自然的節律,就是造物造化眾生的腳本;「天地盈虛,與時消息」(《易傳》),浩瀚的星空,蒼茫的大地,就是這個腳本搬演的舞台;「天地萬物,化醇」(《易傳》),物類熙熙,眾生紛綸,則是這個舞台上周而復始重複上演的戲劇。每年七夕,牛郎織女天河會,不過是這場戲劇中一個哀婉多情的片斷而已。


七夕故事和風俗的時間性,表明它原本只是一個秋天的節日,七夕故事所蘊含的意義,也不過是時令轉換、秋天開始的消息,儘管有纏綿悱惻、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但七夕卻初與愛情無關。七夕,拉開了秋天的序幕,秋風起兮,繁華落盡,萬物蕭條,令人黯然神傷,因此,七夕與其說是情人的節日,不如說是一個傷情的日子,與其說是一個令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的日子,不如說是一個自古多情傷離別的日子。因此,在古人的觀念中,七夕對於婚嫁,並非一個吉利的日子,牛郎織女的愛情,也並沒有花好月圓的意味。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代占卜簡書《日書甲種》就有以牛郎織女為占的條目,一條說:「丁丑、己丑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另一條說:「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而不果,不出三歲,棄若亡。」可見,在古人心目中,七夕故事,對於愛情和婚嫁而言,原本是凶多吉少的「下下籤」,是抽不得的。


時下國人炒作七夕情人節概念,原因之一是為了和西方的情人節抗衡,用心可謂良苦,然而,把七夕當成情人節,可謂數典忘祖。其實,中國原本是有自己的情人節的,它和西方的聖瓦倫丁節一樣,不在秋天,而在春天。在古代,包括春分、花朝、春社、清明、上巳等等在內的春天節日,除了其特有的與農事、祭祀有關的儀式內容之外,無一不是風情搖曳的愛情節日,且不說自古以來那些在春天節日上吟唱的詩篇中流露出來的無邊風月,翻翻宋明話本、元人戲文,那些多情的才子佳人們幾乎無一不是在清明上巳、踏青游春的遊戲場上一見鍾情、私定終身的。說到底,萬物盛開、搖蕩性靈的春天才是滋生愛情的季節。


文章來源:活字文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中國 的精彩文章:

不能讓七夕貼上「中國情人節」標籤
立秋貼秋膘,減肥打水漂
傳統與現代:山歌與愛情
日本妖怪畫的「梗」
大暑吃草,長生不老

TAG:民俗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選擇海南的背後 九洲競技有著這樣的思考
如何選擇靠譜的攝星鏡
如何選擇望遠鏡的目鏡
有選擇憂鬱症的3大星座!
【五問總決賽】奪冠後再看 杜蘭特的選擇是否正確?
色系漫畫 帝王的選擇
不思議迷宮黑白皇后怎麼選擇 選擇推薦詳解攻略
穆里尼奧:球員可以去中超 這選擇無可指摘
姬如雪和女帝,最終李星雲會選擇誰
大外援怎麼選?遼寧陣容剩最後懸念 放棄蘭多夫才是明智選擇
看看暖心總裁的選擇
魔獸全職業大廳研究 隨從選擇與隨從裝備選擇心得
土耳其有處神秘巨石陣,美國考古學家探勘後選擇放棄
現役NBA七大頂級控衛,若讓你選一技能,你會選擇擁有誰?
拒絕選擇恐懼!為什麼我建議你選英國讀碩士?
不將就!堅持內心選擇的星座女有你嗎?
看看空姐隊伍,選擇你最喜歡哪國的空姐
巴空軍未來選擇什麼戰鬥機?中國產品基本沒被考慮
後宮妃子三千,皇帝怎樣選擇侍寢的人選?竟有人藉助羊來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