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赫迪·本哈·卡桑論梅亞蘇
邁赫迪·本哈·卡桑論梅亞蘇
Mehdi Belhaj Kacem on Meillassoux
(澳)特倫斯·布萊克/文
清寧/譯
邁赫迪·本哈·卡桑論梅亞蘇(1)
共時性本體論VS歷時性本體論
饒有興緻地從博客「邁赫迪·本哈·卡桑的貢獻」上摘錄了卡桑即將出版的新書《梅亞蘇印象》(L』effet Meillassoux;The Meillassoux Effect)。卡桑把梅亞蘇(QM)置於後-巴迪歐成員一代的語境中,更確切地說,就是不僅僅試圖繼承巴迪歐,還試圖繼承德勒茲。用我的話講,就是他們試圖把共時本體論的元素與歷時本體論的元素結合在一起。
卡桑說:「我這一代哲學家的時尚令我非常惱火:如何使德勒茲與巴迪歐『趨同化』?因為對於競爭者來講,他的天資是無法比較的,QM已經比大多數人走得更遠,閱讀他人們就會傾向於認為他非常接近成功了。然而,結果是他並沒有成功。對於他的終歸所成,本書想提出批判並超越其批判。」
對於卡桑來講,不能壓縮的這種抵抗和嘗試克服它的企圖可見於,QM在其「超級-混沌」(super-Chaos)概念中內隱地忠誠於德勒茲與在「數學=本體論」的觀念中猶豫地忠誠於巴迪歐:
我進一步在我的「著述假設」中指出:QM在一個精神分裂的巴迪歐主義下面,對我們和他自己,掩藏了他的基礎的德勒茲主義。
在卡桑看來,在梅亞蘇體系的核心處存在一個矛盾:QM的超級-混沌是邏輯與數學的表面永恆的否定,邏輯與數學是任一一種形式的超級-混沌的「表面的否定」。因此,梅亞蘇在兩個絕對者之間被撕裂了,每一個都是對另一個的否定。
發表於2014年2月17日
邁赫迪·本哈·卡桑論梅亞蘇(2)
梅亞蘇的虛張聲勢和錯覺問題
我正在為從博客「邁赫迪·本哈·卡桑的貢獻」上摘錄的卡桑即將出版的新書《梅亞蘇印象》作出評論。卡桑描述梅亞蘇,不僅忠於本體地把作為一種機會遊戲的真實予以理論化,而且忠於作為一名超級-玩家參與這個本體論撲克遊戲,他是「一名虛張聲勢的哲學撲克的華麗玩家」。梅亞蘇的「虛張聲勢」是假定一種他從未給出的證明:
(本質的)法/規律的普適穩定性與這種假定相關,即它本體地保存在超級-混沌的儲備中。但是他在任何地方都確實沒有提供一個證明,我們會在一個適當的地方看到它,它只能來自一種對本體論與事件理論之間的鏈接的問題的更深層次思考,他感覺在緊急情況下對他的超級-混沌予以本體化是必要的。
相對於法/規律的經驗主義的共時穩定性,卡桑稱這種推斷為來自超級-混沌的本體論歷時風暴,當我們在我們的經驗中觀察它們時,就出現了「錯覺問題」(phantom problem)。這個問題並沒有被梅亞蘇構想,更不用說去解決了。從存在者的角度考慮如何預防這個問題是梅亞蘇的擅長之舉,卡桑稱之為「得不償失之舉」(Pyrrhic stroke),其中包括在虛張聲勢中已經被給出的證明。這種虛張聲勢允許他在否認它的同時,保持德勒茲的混沌,甚至通過減去吞噬它的太一-大全(the One-All)而激化它。這種虛張聲勢使得QM在假裝忠誠於巴迪歐的同時,繼續做一名德勒茲分子。
發表於2014年2月17日
邁赫迪·本哈·卡桑論梅亞蘇(3)
穩定性成因的證明VS穩定性成因的描述
據卡桑的分析,由於其德勒茲主義的絕對的超級混沌——這種混沌的證明既不憑藉常識也不憑藉科學,梅亞蘇被迫進入到了一名康德學家的位置。所有已知的世界,卡桑強調它們已經通過科學而被知曉,「大規模沒完沒了地證明,對於法/規律來講,明顯無聊,甚至是一種本體論的無趣,一種非-多樣性」。這種超級-混沌沒有在任何地方被看到或者觀察到,並且不能通過科學而知曉。所以儘管他反對康德主義,梅亞蘇卻不得不把他的超級-混沌予以本體化:
由於它幾乎不會、甚至可以說絕對不會顯示它自身,他不得不脫掉這種非常隨手的源自全部直接獲取的超級-混沌斥,而諸於健全的古老本體。
卡桑強調,多虧德勒茲受到柏格森的影響,他不需要一個本體,所以不用把他的虛擬的混沌予以本體化。德勒茲也沒有一個法/規律的穩定性這樣一個問題(卡桑稱之為「自然法/規律愚蠢的穩定性」),因為他的程序是描述性的:
德勒茲暫且在QM之上的「優勢」被謊稱為梅亞蘇自認為的一種劣勢:藉由虛擬物來對這一過程進行描述,縈繞在混沌的無窮變速的絕對不一致性上,然而,其構成就是這樣的。
德勒茲的程序是描述性的,所以通過從虛擬的混沌到現實化的法/規律沒有任何問題。然而,梅亞蘇假裝採取了一種純粹的證明方法,但是並不能從不可測的超級-混沌中衍生出愚蠢穩定的經驗法/規律,所以他不僅有義務對作為一種本體論的絕對者的超級-混沌進行探討,而且也有義務注意作為奇蹟的超級-混沌與法/規律之間的鏈接。
發表於2014年2月17日
哈曼與梅亞蘇:本體化的絕對者與離群問題
本哈·卡桑認為,梅亞蘇使歷時物(超級-混沌的不斷變動)本體化,反之,哈曼使共時物(不受時間影響的永恆的真實客體)本體化。正如QM難以解釋一個離群的超級-混沌的不斷變動如何能引起穩定的自然法/規律,哈曼無法解釋離群的永恆真實客體如何能引起肉體上感覺的不斷變動。在這兩種情況中,都有一個無法解釋的獨特的科學的人類學認知本質,它綜合了歷史性與實在論。兩位哲學家在強勁離群(無法觀察的、無法知曉的、無法接近的)的面紗背後假定了一個本體化的絕對者。這種離群是結構上的和先驗的,而不是物理的和經驗的,但是在梅亞蘇情況中的矛盾,是在超級-混沌與數學兩種絕對者之間,它假借上帝可能的降臨,導致了一種結構上的超級-混沌的正在形成的「實體」。
發表於2014年2月18日
譯自布萊克先生的博文
拜德雅(Paideia):思的虔誠
重慶大學出版社出品
「導讀」系列衍生的一個圖書品牌
豆瓣小站和小組
http://site.douban.com/264305/(拜德雅小站)
http://www.douban.com/group/guides/(拜德雅小組)
歡迎點擊
自定義菜單:「蹤跡—>拜德雅筆記簿」
瀏覽歷史文章
TAG:拜德雅 |
※哈馬斯秘密選舉加沙地帶「掌門人」,他既是巴勒斯坦囚犯亦是哈馬斯軍事翼「卡桑旅」創始人
※舌尖上的藝術 卡桑德拉大橋
※可卡桑自製|一隻無敵百搭的單肩鏈條風琴包
※可卡桑自製||幾件美妙針織衫讓這個春日溫暖復甦
※可卡桑自製|春天你最需要的超氣質風衣和萬能內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