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受精機制新發現

受精機制新發現

受精機制新發現



近日,日本研究小組已確定了JUNO蛋白的晶體結構,JUNO蛋白是雞蛋表面的一種蛋白質,在受精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基於分子水平的結構分析闡明了卵子(JUNO蛋白)和精子(IZUMO1蛋白)之間的交互作用機制。這些研究結果為我們對受精作用的機制提供了一個過程框架。

受精是新生命開始過程中的一個關鍵過程,也就是說,生命始於精子和卵子的融合。在精卵融合的過程中,精子上的 IZUMO1蛋白能夠幫助精子精準地著床於卵子受體部位,而卵子中的JUNO蛋白能夠促進形成一個細胞間的「橋」,並且降解能夠引起配子膜融合失敗的基因。然而,JUNO蛋白識別IZUMO1蛋白的分子機制,並且該蛋白在精卵粘附過程中的作用時間仍待充進一步研究。


該研究小組由 Kazuki Kato 領導,研究者們分析了JUNO蛋白的詳細結構和分子功能。在該項研究中,研究者們使老鼠卵細胞中的JUNO蛋白結構結晶,然後對該晶體進行了x射線分析,最終通過分子置換法確定了JUNO蛋白的晶體結構。他們還發現,JUNO蛋白和葉酸受體具有類似的整體結構,但JUNO蛋白缺乏葉酸固定裝置,從而解釋了JUNO蛋白無法綁定葉酸的現象。


然後,研究者們建立了一種互補分析的新方法,即敲除JUNO蛋白的某些基因後,檢測氨基酸殘基在受精過程中的作用。通過突變分析後,研究者們發現,JUNO蛋白的氨基酸殘基,及第62位的色氨酸(W62),在與IZUMO1蛋白的相互作用過程中不可或缺。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者們闡明了JUNO蛋白的晶體結構,發現了JUNO蛋白中的W62位氨基酸殘基,在精子和卵子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此外,新成立的互補分析系統,有望進一步闡明受精的分子機制。

該研究相關文章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來寶網 的精彩文章:

高血壓發病趨勢變化
讓生命科學通俗易懂
四肢長度由什麼決定?受什麼影響?
蚊媒傳染病的生態環境因素研究
恐龍也會患腫瘤

TAG:來寶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新研究發現大麻損害大腦機制
生活總會有新發現
重新發現廣場舞
中國科學家發現手機發燙的元兇,研究成果或推進核電池的發展
新發現!刺蝟指紋可以解鎖蘋果手機
新發現!刺蝟掌紋竟可解鎖蘋果手機
韓媒:研究發現植物轉移糖分免疫機制 有望開發無害農藥
發現牙舒茶治療牙疼的秘密發現
對抗肥胖的新靶點被發現
革命性新發現,女高中生意外發現快速吃掉塑料的方法
科學家新發現:沒有卵子受精,精子也能產後代
新發現的盾皮魚類揭示動物頜骨進化歷程
新發現!極大地提高液體活檢的靈敏度
讓你大吃一驚的新發現
超導現象的發現
最新發現的新物種:它們真的存在
最新發現:太陽還存在一種未知能量機制
中國科學家發現手機發燙的元兇
兩發動機被發現吸入大量沙石 幸客機已安全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