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回望天地,回望古人——為了在歸途中獲得一段助跑

回望天地,回望古人——為了在歸途中獲得一段助跑

回望天地,回望古人——為了在歸途中獲得一段助跑


回望天地,回望古人——為了在歸途中獲得一段助跑


「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一個非常重要、非常博大的命題,而具體到每個人身上,它又可以非常平易、非常樸實、非常切近。那便是,於自己的身心,望見自然。


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適度地從繁雜的信息、機械的過程中間脫身出來,一再地珍惜、一再地珍重,這僅有的生命和現有的生活。

回望天地,回望古人——為了在歸途中獲得一段助跑


著名哲學家李澤厚先生講過:中國傳統之「天人合一」,既有傳統淵源,在今天卻更有現實的意義。日趨劇烈的現代工業化、生活都市化,致使自然與人的關係空前緊張。而人本身的自然,我們的身心,也在嚴重扭曲之中。


在新書《先賢與中國》的自序中,作家劉小川先生也回應了這個問題。編者略作摘編,與君分享:

回望天地,回望古人——為了在歸途中獲得一段助跑


把活生生的華夏傳統帶到當下,前提是要辨認當下。不知今,焉知古?


民族的先賢們為什麼活得精彩?蓋因他們的生存極飽滿,生命中的每一秒鐘都充盈著張力,就像大樹的年輪,一圈圈長得堅硬如鐵。

回望天地,回望古人——為了在歸途中獲得一段助跑



農耕文明幾千年,中國人的本土性生存,乃是道德、風俗、審美的三位一體。生活之意蘊層籠罩著城市與鄉村。工業文明兩三百年,偉大的創造力伴隨著難以測量的破壞力。

就個體而言,由於分工太細,體量縮小,生活趨於模式化和碎片化,馬爾庫塞所謂「單向度的人」,可能愈演愈烈。如果價值虛無化,無聊加刺激的生存模式蔓延開來,那麼,生命的意義就只剩下長度了。

回望天地,回望古人——為了在歸途中獲得一段助跑



人與自然的關係日趨緊張,更令人擔憂。危險在逼近,警鐘已敲響。工業文明要懂得回望悠久的、質樸的、敬天畏地的農耕文明。否則,麻煩大了。

莊子的洞見,直指現代人生的稀缺智慧:「物物,而不物於物。」人要駕馭物質,而不是被物質駕馭。

回望天地,回望古人——為了在歸途中獲得一段助跑



如今,興奮度是衡量人類一切生存質量的首要指標。興奮一輩子而少消耗、少傷物,其中就有華夏民族之大智慧存焉。


讓我們回到常識,並且發問:什麼是深度的生存?什麼是人的多樣化?什麼是足以持續的美好生活?


活在今世,我們回望中國古代先賢,恰是為了在歸途中獲得一段助跑。躍入今天,朝向明天。

回望天地,回望古人——為了在歸途中獲得一段助跑



本文摘編劉小川《先賢與中國》部分內容,經作者授權


配圖選自畫家張利烽傳統茶畫系列作品


來源:儒風大家(微信ID:rufengdajia)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女人,決定一家人的快樂
平和:一種姿態,一番選擇,一些收穫
梁實秋:沒有人不愛惜生命,但很少有人珍惜時間
做厚道之人,享厚福之命
曾國藩:「熟」的哲學

TAG:儒風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年到頭,只願回望,你的四季!
回望「地獄之火」墜向人間的那一天……
又一次在一月里回望
八月臨行,你是否還在回望?
回望兵之初,這些你還記得么?
新年,回望土地上的故事
從起點出發,在途中回望(二)
回望之下,可能會覺得這一邊更好
五分鐘回望過去和展望未來,你感覺如何?
回望都是一場空,唯獨「活著」前行
回望過去5年,吳京和王源覺得自己最大的變化,就是在變好
回望走過的青春,詩意而又美好
回望蓋茨比
我想要回頭,回望媽媽的手,發現媽媽已遠走
回望歷史,日軍的罪行真是天地難容。
異地相思苦,一世回望甜!
星潮裝|一周回望,仍是韓庚和金在中的重逢最讓人感動
中印邊境對峙怎麼收場?回望歷史,引以為鑒!
一眼回望數十載 金壇的這些老巷 刻滿歲月的痕迹 夢回時你可曾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