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王陽明靜坐下的智慧:守靜與謹獨

王陽明靜坐下的智慧:守靜與謹獨

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和軍事家——王陽明,其學說被稱為「陽明學」,他的守靜心經影響深遠。



王陽明靜坐下的智慧:守靜與謹獨


王陽明的守靜方法有兩個步驟:


第一步息思慮


「息思慮」,也就是讓自己的心進入空寂境界。


讓心空,佛家和道家會念口訣,儒家沒有口訣,但「天人合一」「陰陽變易」「貴和尚中」「知行合一」都是最好的口訣,念口訣時須念念相隨連綿不斷。如此可取得以一念代替萬念的作用,時間一久,自然入靜。

第二步省察克治


先省察哪些是私慾,良知會幹脆地告訴你答案:好色、好貨、好名都是私慾。


然後是克治,以前有這些私慾不要緊,現在我就把它滅了,斬釘截鐵,絕不姑息。


當然,不能總盯著這些私慾不放,還要想天理。堯舜氣象、仁、義、禮、智、良知,這都是天理。


大部分講心學「靜坐」的人,都在此留步。他們認為靜坐無非就是這兩個步驟,王陽明指出,這兩個步驟中必須要有兩件武器保駕護航,否則,靜坐要麼成為枯禪,要麼不如不坐。這兩件武器就是「誠意」和「謹獨」。


王陽明靜坐下的智慧:守靜與謹獨



誠 意


就是正念頭,誠實地踐行良知給你的答案,一個念頭出現,良知自然知道好壞,好的保留,壞的去掉,這就是誠意。王陽明說,誠意就是「如好好色,如惡惡臭」。


正是因為我們總不誠,所以王陽明才大力提倡「誠意」:「惟天下之大誠,能立天下之大本。」

在靜坐中,我們揪出一個私慾,馬上就克服掉它,這就是誠意;如果我們揪出一個私慾,卻姑息它,甚至不想克掉它,這就不是誠意了。那我們的靜坐也就失去了意義。



王陽明靜坐下的智慧:守靜與謹獨



謹 獨

就是慎獨,即使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要注重自己的行為,嚴於自律,我們靜坐時就是謹獨時。在王陽明這裡,謹獨其實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卻包含了諸多要素。


王陽明說,靜坐時只要把這些要素一一排列,就是謹獨工夫了。


第一:分析,我有什麼私慾;


第二:目標,我要通過什麼手段克掉這些私慾;


第三:信心,我要堅信自己能克掉這些私慾;


第四:毅力,必須具備強大的意志力,一日不成就兩日,兩日不成就三日,不可半途而廢;


第五:心態,在克私慾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能為克而克,更不能想克掉私慾的目的,一旦有這種心態,就是新的私慾了;


第六:學習,所謂學習只是通過各種手段光明自己的良知,以良知的巨大力量來幫助自己完成自我管理;


第七:檢驗,當你確定自己把私慾克掉後,要去實踐中檢驗;第八是反思,我為何會有這種私慾,這一私慾產生的基礎是什麼。你只有反思到位,才不會再犯同一錯誤。


如果在靜坐過程中沒有誠意和謹獨,那不坐也罷。如果一個人不能通過靜坐誠意和謹獨,那他就無法光明良知,自然不能知行合一。這樣的人就會失去自我,隨波逐流,永不可能獲取成功。


由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確信學習陽明心學的關係鏈:立志—謹獨—意誠—知行合一—良知。


先立個真切為善之志,專心致志於此,然後從謹獨處下功夫,就是自我管理,久之自見意誠境界。只要你意誠了,自然會認識到知行合一的本意。


認識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體。悟到自己的良知是怎麼回事,天下事也就在我心中,在我股掌之間!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國藩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孟子的處世精髓: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左傳》: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掌握這7條,就基本上可以毀掉自己的孩子了
一個小故事告訴你,什麼是尊重人的最高境界

TAG:曾國藩讀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王陽明「靜坐」的智慧:守靜與謹獨
王陽明「靜坐」的智慧:守靜與慎獨
心學大家王陽明:守靜與慎獨
「王陽明的竹」與「薛之謙的貓」
杜維明:王陽明心學對蔣介石的影響
王陽明心學教你如何把心靜下來
王陽明心學:蒙蔽心靈的 永遠是物慾
岡田武彥:王陽明精神的虔誠踐行者
王陽明:聖人的平常心
王陽明:如何喚醒內心的強大?
王陽明心學:蒙蔽心靈的,永遠是物慾
王陽明心學的「慎獨」功夫
王陽明:真正的光明,只存在於心中
蘇東坡、秦檜、王陽明、龔自珍的前世均為和尚
三不朽聖人王陽明:如何養心?
願以深心奉塵剎:張居正與王陽明、海瑞的一些幽微關聯
王陽明與唐伯虎:內心強大方能命運堅挺!
王陽明為何被稱為明朝一哥?
王陽明:身之主宰便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