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近日北京遭遇了一場暴雨,


真是豪雨壓京,


城市內澇隨處可見,

然而有600年歷史的故宮卻沒有出現積水,為何?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故宮排水系統簡介:

紫禁城的排水有明暗兩套系統。明排水是通過鋪地做出泛水,通過各種排水口、吐水嘴排到周邊河中,暗排是通過地下排水道將水排到河裡,而這條河就是內外金水河。據其介紹,承德避暑山莊也是這樣建設的排水系統。歸納起來,一句話,整個系統,通過明暗等手段,到達一個目的:匯總往外排。


這些被排出的水,通過北高南低的地勢瀉入內金水河流出。故宮的排水,正是綜合了各種排水法,既有地下水道,又有地面明溝,這些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縱橫一氣的排水設施,能夠使宮內90多個院落、72萬平方米面積的雨水通暢排出。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排水系統經歷600年——

據《元史》記載,至元二十八年(1291)七月己未,「雨壞都城,發兵二萬人築之」,57年後的至正八年五月,「京師大霖雨,京城崩圯」。


而後,水災不絕。據《明英宗實錄》記載:景泰五年(1454)七月,京師霖雨,九門城垣塌決者甚多。萬曆三十五年(1607)閏六月,順天府大雨如注,晝夜不止,經二旬。雨潦浸貫城,長安街水深五尺,窪者深至丈余,各衙門皆成巨浸。


上述史料顯示,在明朝英宗時期,雖九門城垣塌決,但是紫禁城顯然比元大都巋然淡定,沒有出現「雨壞」局面。而萬曆年間的20天連續大雨,長安街出現積水,但故宮沒有大面積積水情況發生。


永樂十八年(1420)落成的紫禁城的排水系統經受了考驗,原因到底何在?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城外三道防線預防內澇——


據專家介紹,從地勢上看,北京北依燕山,東臨渤海,西北高東南低,所以水向東南流。從紫禁城來看,北門神武門地平標高46.05米,南門午門地平標高44.28米,差約2米。其排水設施充分利用了這一地形特點而建。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疏通各個宮殿院落的排水系統有幹線、支線,有明溝、暗溝、涵洞、流水溝眼等,經過精心測量、規劃設計和施工,每年固定時間淘挖養護。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外安排了完整的排水系統,減輕了城內的負擔。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紫禁城外至少有三道防線:


一是明內城護城河及大明濠、太平湖;


二是西苑太液池和後海;


三是外金水河和紫禁城的筒子河(護城河)。


這些河渠一方面可用於城市供水,另一方面汛情之下亦可用於排水,先在外圍保證不至於大量雨水和山洪流入紫禁城。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內金水河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外金水河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筒子河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後海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東筒子排水滴子


——排水主幹道內金水河——


內金水河是紫禁城的內河。在紫禁城西北角樓偏東的南河幫上,有一石砌券洞,便是內金水河流入宮內的進水口,設有控水閘,可以控制水位高低,遇汛則可以關閉。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按照專家的說法,內金水河所引為西郊玉泉山水,因西在五行中屬金,「金生麗水」,故名金水河,「由神武門西地溝引護城河水流入宮內,沿西一帶經武英殿前,至太和門前金水橋下,複流經文淵閣前至三座門,從鑾駕庫東南出紫禁城。」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內金水河全長2000多米,河幫、河底通用白石鋪砌。河道曲折蜿蜒,或隱或現,傳流整座紫禁城。不止用於美化環境、欣賞魚藻,在興建施工時,它是建築用水的來源,而平時也是作為城內井水之外,消防用水的來源。


紫禁城內大小90多個院落,通過本院的排水溝道,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勢就近排入地下暗溝,最後都匯流於內金水河,再至東華門南隅的水閘流出,與外金水河匯合。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匯總內金水河——


紫禁城佔地面積72公頃,庭院都是中高邊低、北高南低,遇雨首先流入四周房基下的石水槽,亦即明溝。台階或建築物之類的障礙物則都開有券洞,亦即溝眼,方便地面水穿過障礙物。地面或明溝的水再通過入水口流入地下。入水口多為方石板鏤雕成明清銅幣(大錢)形,即外圓中方鏤成5個空洞,可以進水,稱作錢眼。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排水溝槽及「錢眼」


以故宮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為例,前三殿建在8.13米高的三層台基上,台基四周欄杆的底部,有排放雨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還有一個雕琢精美的石龍頭,名曰「螭首」,其口內為鑿通的圓孔,也是輔助排水的孔道。每逢雨天,雨水從1142個排水孔噴出,呈現「千龍噴水」景觀,逐層下落,流到院內,使得檯面無積水。台基四周設有石槽排水溝。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前三殿、後三宮都有一條南北向的御路。東西六宮等院落也都有南北向的甬道。御路、甬道均為中間高兩邊低的形式,順其地勢,雨水能夠直接從中間向兩邊排水。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如當太和殿的御路確定後,為使排水流暢,在鋪砌地面前還要確定水流方向並找好坡度,將雨水彙集到東西兩側的排水明溝,又稱荷葉溝內,引入院東南角的水溝門,經泊岸下的暗溝流入內金水河。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東西六宮諸院落基本為前後兩進,院落之間有長街相間隔。甬道把院落分成兩個排水區域,後院向前院排水,為使排水順暢,預先需要確定前後院的水流落差坡度,俗稱泛水。雨水自前院東西兩側水溝門經明溝,流入長街的暗溝內,再經支線匯入幹線總匯於內金水河。


因為殿宇樓閣、假山亭台、魚池花木的存在,御花園是故宮排水最複雜的地方。具體做法是先以御路將御花園分為東西兩個排水渠,其間再細分若干小排水渠。以每個小區域的最低點作為暗溝的入水口。暗溝相互連通,再與園外乾溝貫通,形成地下排水網路。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太和門前內金水河涵洞


——多條縱橫溝渠內外排水——


在故宮北城牆內、紅宮牆外,即東西聯房前,有一條東西向的大幹溝,深約1.5米,寬約六七十厘米。上蓋長方形石板,每隔20多塊石板就有4塊石板,兩邊鑿出四個豁口,對在一起則是16個小洞,以便雨水漏入。溝西端與城隍廟內的金水河相通,雨水則泄入該處。東端則沿宮牆向南延伸,成為南北縱向乾溝,雨水流入清史館的金水河段。


除此之外,還有3條南北縱橫直接進入內金水河的溝渠。一條在東六宮冬眠和寧壽宮的夾道里,北通神武門內的緯溝,往南繞過御茶膳房往東,再往南注入文華殿東面的內金水河。其中又經分叉,西穿奉先殿南群房。由西南牆角穿出。自箭亭東側往南,由文華殿西牆外注入內金水河。


第四條南北溝渠自乾清門院內的西南角穿出,橫過內右門穿入養心殿南庫,然後由南庫穿出隆宗門外,往南折,至武英殿東面的斷虹橋處注入內金水河。


另外,東一、東二、西一、西二長街等小巷內都有短距離的南北向縱溝,分別接通乾清門內和乾清宮後向東、西泄水的緯溝和各宮廷院落的緯溝,利用中央高、四周低、北部高、南部低和某些小溝的中間高、兩端低的自然跌落,迅速將雨水匯總,排入內河,流出宮外。

帝都被淹,為何故宮卻無積水之患?



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歡迎關注人文(ID:renwenzhishi),了解人文,學習人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 的精彩文章:

人人都會的一句詩,可你知道全詩嗎?
歷代文豪們書房的楹聯,大雅之境!
第一磅:國學人文經典類
130幅藝術天才的曠世傑作,縱貫古今,穿越萬年
国学66句话值得一生学习

TAG:人文 |

您可能感興趣

唐僧是肉眼凡胎,被妖精抓進水裡為何沒被淹死?
父母沉迷麻將,孩子河邊玩水被淹,後悔都來不及呢
故事:雙龍投胎,不聽算命先生言,被淹死後,竟化作龍頭直衝雲霄
故事:推母親進河裡,卻帶回兩金餅,不孝子再去卻被淹死
她是乾隆的妃子,卻失足掉下水中慘被淹死
清朝皇宮比較重視安全,上廁所怕被淹死,做飯怕被燒死!
死的奇葩!堂堂君王掉進廁所被淹死,廁所危機最終如何解決?
村莊被淹沒,男子不顧危險衝進水裡,事後大家都被感動
就因為是土狗,所以沒人要,要被淹死?大爺無奈流下眼淚!
長頸鹿被困河裡,就在被淹沒之際,村民冒險將其救上
這些孩子一出生就要面對痛苦,或被扔在沙漠,或被淹沒在河裡
為何這個地方洪水來了也不會被淹?竟跟地下神殿有關?
灌溉的山塘成「荒塘」,蓄水旱田會被淹,不蓄水農田又沒水!左右為難,到底該怎麼辦?
天降暴雨,愛車被淹,如何正確處理
老人去世後託夢拐兒女不孝,竟是墳墓漏水被淹!
二哈欲救盆里的魚:別洗澡,會被淹死的!
胎兒在羊水裡為啥不會被淹死?真相讓人大笑!
朕的江山就這樣被淹了,大水無情人間有愛
父親墳墓被淹,風水師提出遷葬,大哥二哥不管,老三卻因此發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