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传道不传教,修仙先做人!

传道不传教,修仙先做人!


传道不传教,修仙先做人!



网络越来越发达,资讯传播方式和交流方式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通过网络的方式,寻求有形的信仰,当然,也包括宗教信仰。

越来越多的宗教人士使用网络,并通过网络传播个人理念,当然包括我这名严肃认真、传统保守、守旧活泼的道士,也包括各形各色的所谓门派以及雨后春笋版的网络教派,甚至邪教都在利用网络手段发展信徒。


网络上各种乱象:收费拜师的、定期供养的、骗财骗色的、威胁恐吓的、传授神通的、放生念经的、修庙化缘的、故弄玄虚的、固步自封的、修仙炼丹的、占卜算命的等等,有的甚至上升到类似邪教的团体,很多人趋之若鹜,却忘记了,事过玄奇必为妖,以宗教名义的信仰更容易滋生迷信!


那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究竟该做什么?网络传教的意义在哪里?


利用网络传教,增加各自宗教的信徒吗?

利用网络传教,募集金钱来修庙盖庙吗?


利用网络传教,获取更多的名声和利益吗?


利用网络传教,接受更多的供养或者功德吗?


利用网络传教,控制人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吗?


利用网络传教,把不同的人塑造成一样的模式吗?

利用网络传教,是让社会的普通人只会念经拜神佛吗?


利用网络传教,是建立相对封闭独立的个人崇拜小团体吗?


利用网络传教,传播的究竟是迷信还是正信,是让人更好的认知自己还是对发展的信众进行不断洗脑呢?


究竟是网络传教还是网络传道?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也是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某些人眼里,渴望寻求信仰、渴望心灵慰藉的人就是待宰的肥羊,就是可以收割的财富,就是骗财骗色的来源,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移动取款机;他们看到有信仰倾向或者对传统文化有好感的人,巴不得马上把这些人变成自己的信徒,巴不得这些人迷信自己,来获取更多的利益和供养。

不可否认,任何宗教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都有蛊惑人心的内容,当宗教被人利用,当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披上宗教的外衣,后果将非常可怕。


很多时候,不能怪被欺骗的信徒,去寻找信仰和心理慰藉并没有错,要怪就怪宗教徒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要怪就怪媒体和社会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导向;这些人没有正确的渠道接触认知正确的信仰,在自己迷茫的时候,就上当受骗了,不要追究别人是否愚蠢,而要问宗教徒有没有尽到宗教义务。


谈什么出世入世谈什么大义,谈什么鸡汤谈什么普世价值?连最基本的宣传正信都没做到,连基本的做人都做不好,连让人学会辨别真假都做不到,一味的清修或者祈求来世有意义吗?甚至有的宗教徒也去欺骗蛊惑他人!


贫道接触网络相对较多,对某些现象有比较多的了解,也深有感触,近期看到的事情也比较多,我想我的想法和认知。

一、身份


我认为道门应该广开,对于一切追寻正见、认同真理的人,不应该用身份、民族、文化、国籍、性别、职业、宗教而区分,只要愿意积极完善自己,对道家文化认同,都可以接纳。


他们绝大部分是俗家弟子,虽然皈依了,还是在履行他们的社会责任,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之前信仰其他宗教或者文化的也有,选择的是对道的认同,而不是归附,也不对我对他们的管理,他们始终是社会的一份子,皈依的是道,而不是教,皈依不代表去除了他们的社会责任。


二、供养


不少宗教强调徒弟对师父的供养或者宗教徒对宗教的必然捐赠,甚至把徒弟的供养视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并将供养或功德神圣化,蛊惑甚至诱惑供养,宣扬所谓的供养可以获得多大的福报,其实,这里面夹杂了太多迷信和蛊惑的内容。


很多时候,某些宗教为供养披上华丽的外衣,甚至宣说供养会得到如何如何的好处;作为一个普通人,辛辛苦苦赚的血汗钱,用来养家、孝顺父母、改善生活、扶贫帮困、救助他人、社会慈善多好啊,为什么非要把道德美感局限在宗教呢?


为什么把钱给宗教徒就这么神圣这么有功德?为什么被诱惑供养所谓的高僧高道呢?为什么信众慈悲的善心要被宗教的形式所利用呢?为什么把钱给宗教徒就这么高大上呢?


为什么把钱用在修建佛像、神像、寺庙、教堂之上就那么高贵呢?究竟是给神像贴金还是给宗教牟利?为什么要用经典和恐吓去谋取宗教捐赠呢?多少邪教用供养的方式来骗财骗色!


真正的布施,应该建立明智的基础上,应该是个人自愿为宗教做事情,而不是在蛊惑或者功德的诱惑下,去供养宗教徒,不是非理智的去放生布施。有能力有余钱有心意的时候可以为宗教多做一些事情,但是,绝对不能蛊惑或者利诱信众供养和尚、道士。


牵扯到金钱,会把信仰的根本混淆,我想的是尽可能把我与信众之间的关系单纯化,减少参杂在其中的利益,所以一直拒绝类似佛教供养的方式。


我不是为了供养为了金钱收徒弟的,他们是徒弟,但是首先是我的朋友,某种意义上,甚至是等同于我的家人;既然有师徒缘分,便真正作为师徒来相处。到了道观正式举行线下拜师仪式,师徒之间会交换礼物,但是在网络上,应该尽可能减少金钱的交往,才可能更好的相处。


三、相处


我与徒弟之间、他们之间的相处,大部分通过网络进行,当一个新人加入进来后,第一课就是被师兄以各种形式戏谑和欺负,无论男女老少和职业,无论在社会上身份有多高和多低,这一关都比必须要过的。欺负的形式更多是娱乐性的,比如,喜怒哀乐的自拍了,抄写多少遍经文了,当然,无论多么娱乐化,都要学会承受,因为天地有道千秋在,低头方入此门中。


修行,首先要学会的是放下自己,放下自己的社会属性,师兄弟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信任和理解,他们可以肆意欺负你,但是绝不会恶意攻击你;有了喜怒哀乐,有了跟家人朋友不能说的话,可以与自己的师兄弟分享,师兄弟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家人。


皈依首先是学会低头,学会放下自己,用道德底线约束自己,不求对道教了解多深,只希望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为他们提供一个心灵上的避风港。


四、学习


约束的方式有很多种,约束自己是自己简单也是最难的,学习就是约束的一种方式。当然,学习不是说的学习经典或者学习宗教经典,还包括学习做人、学习认识自己、学会处世、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过的更自在。


皈依之后,不能被经典所束缚,宗教是服务与人的,宗教是让人更好的面对人生的,宗教是让人有所信仰的情况下认清前路的,绝对不能奴役人或者驱使人。


大多数人之所以选择皈依宗教,不是为了受到束缚而皈依的,是认同宗教所代表的文化而皈依的,但是,太多人进入宗教后,被宗教所束缚,学习应该得到对道真正的认同。


五、认同


我比较反对狂热或者偏激或者执拗的宗教徒,哪怕是道教徒,我的徒弟不是严格的道教徒,他们归根结底皈依的是道,而不是教,他们首先认同的是道教思想,然后才是道教。


他们对道学、传统文化热爱,认同的应该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应该是探索世界背后真理的决心和勇气。


他们认同的应该是真理,是道德,是善良,是正义,是公正,我不否认道教玄学的存在,也不否认道教存在各种各样的科仪,但是,我从来不想把这些作为依仗,我不想像其他人一样,一味的宣传养生、法术、神通、占卜,利用这些手段来吸引信徒;这些或许让道教看着更神秘化更玄幻化,更容易吸引人,但道教要长远发展,必须平衡玄学与哲学的位置,不能以玄学为根本,甚至某种意义上,道教的大众宣讲要去神通化!


我不希望我的徒弟们或者朋友们为了追求神通法术而在一起,不希望他们陷入封建迷信的泥淖,不能迷信与任何人或者任何教,哪怕是迷信我也不行。


无论立场是什么,无论职业是什么,需要一个认同;不需要做其他的,约束好自己,哪怕是仅仅做个普通人就可以了,好事多做点,坏事少做点,无论选择无神论有神论,无论倾向于哪种宗教,做个好人总没错。


虽然有相应的规则,但他们认同的不能局限在教规中,应重在寻道、做人。


六、教规


教规存在当然是有必要性的,因为每个人都不圆满,每个人都有局限性,需要一个规则来时刻提醒自己,规范自己,让自己不至于犯错。


只是教规的存在,不是让他们去必须做斋醮科仪,不是非要放生布施才是有信仰,不是盲目的听信经典才是信仰。


不少小伙伴选择信仰道教后,会提出个问题:「我平时抄经念经,家里人都骂我,说我迷信,说我信仰道教不好,说我精神病。」在我看来,也是精神病,如果说信仰道教之后,让你变得格格不入,让你变得与人无法相处,那么还不如不信仰道教,简单的做个好人就够了。


信仰道教,不应该为教规所控制,不应该把自己变成一个异类,首先应该让自己的家人朋友认同你,首先让别人看到你信仰道教后的积极变化,首先让你看到道教对你的正面影响,谈信仰,先从身边人做起,先从学会做人开始。


七、信仰


信仰不是局限在宗教信仰中,宗教只是信仰的一种形式而已,对于皈依的弟子,我觉得他们原本不是没有信仰,只是借助道教这种形式,把信仰表达出来而已。


不少人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却不知道,中国人的信仰是内敛的,我们信仰华夏文化、信仰炎黄文明、信仰国泰民安、信仰探寻真理、信仰探寻大道、信仰善良慈悲、信仰宽容有度、信仰仁义礼智信、信仰家和万事兴等等,我们信仰一切美德,我们信仰一切美好事物,无论选择佛还是选择道,无论选择无神论还说有有神论。


宗教只是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不代表信仰的根本,就如同长久以来在华夏大地上,无论信仰儒释道还是别的,都不妨碍你做个好人,都不妨碍你做个正直的人,不因为所谓的宗教而区分信仰,不因为所谓的宗教而区分善恶。


八、组织


有了信仰,尤其是有了宗教信仰之后,会形成类似团体一样的组织,但是我认为,网络弘道不应该有这样组织,更不应该作为管理组织而存在。


他们只不过是多了一个网络的社交交流平台,或许相互之间有交流多的,有关系亲密的,但是不能把这种交流凌驾在社会之上,凌驾在其他关系之上;每个人都需要善待自己的生活,不能因为对道教的认同,固步自封。


皈依更多的是情感上的维系和对真善美的认同,更多的是相互之间的监督和约束,让自己更进步,让自己更光明,让自己更正能量一点,让自己更从容一点,最起码,让自己对宗教有点正确的理念,少点上当受骗,少吃点亏,少做点坏事,多做点好事,但是绝对不是以组织的形式去做什么。


他们应该是自由自在的行走在世界上,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认知,有自己的未来。


九、未来


未来的路在脚下,师徒之间,可能是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相交相识,或许目前这条路不适合以后,我们会积极调整,或许这条路不一定正确,我们会努力探索,努力走向圆满,努力探寻正道。


思考完这些,在谈网络上的宗教,对于宗教的网络发展,我认为应该是超出宗教的局限,甚至模糊宗教的概念,真正启迪人的心灵,让人不是皈依某教,而是皈依宗教的根本。


传道不传教,修仙先做人


一、传达


我始终认为这几年,我们在做的是传道的事情,不是传教的事情,我们把道教的思想和文化传播开来,让能够接触到这些文化的人理性思考,认知文化的存在,而不是被教规所驱使。


宗教有各自的特色,玄学与科学需要共存,但是,在网络上,各种信息庞杂,玄奇神秘或者负面恐吓性的东西更容易传播,宗教徒的责任应该是传播各自宗教文化中优秀的一面,传递文化的正能量,而不是传播威胁恐吓、因果报应、玄奇神通、不信我者下地狱、供养即功德、不得谤佛谤道、大师无错等等迷信思想,而应该是学习因果论透出的哲学思想、各大宗教的文化本质、正信正念的宗教态度。


二、质疑


网络弘道应该启迪人的心灵,然后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同时,尊重他人的信仰,网络时代的信仰,应该能经得起质疑,经得起推敲,不允许质疑的宗教、不允许反对的大师必然存在问题。


宗教信仰需要摆脱愚弄人的阶段,需要摆脱蛊惑信众的阶段,尤其在网络上,应该允许质疑,允许推敲,经不起推敲的教理教义,哪怕是太上老君写的,我们也不能迷信。


越是迷信的宗教,越是蛊惑人的大师,越怕质疑,因为质疑之后,他们就露馅了,他们就不能装大师了,他们需要高高在上做神做佛做大师;在我们选择信仰的时候,需要学会直视他们的眼睛,网络上需要多方面的了解,需要多方面的聆听。


三、包容


弘道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包容,不要以宗教的名义排斥宗教或者区分人。宗教都是人类试图了解认识世界的方式,一定意义上,都是在探寻道,探寻宇宙的真理,探寻直接背后的真相。


各民族都有诠释道的方式,形成了各自的宗教。宗教都是试图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心灵的观察,通过的人灵识来诠释世界背后的真相。广义上来说,所有宗教探寻的都是道,包括科学、无神论、有神论、唯物、唯心,都是由人来演化出来的,都是人认知世界的手段。


道教与其说信奉神明,不如说是信奉榜样,道教骨子里就是无神论的,道教的神在历史发展变化中,已经演化成了道的代表。


在弘道的过程中,保持我们的本色,保持我们的本心不变。我们崇敬我们的先贤,他们崇敬他们的先贤,耶稣可以理解为他们民族的神;道教具有信仰代表性,但是不代表就是唯一正确的方式,我们也不代表正确。


理性看待自其他宗教,不排斥其他宗教,学习任何宗教中优秀的一面,道不以宗教区分,道不以信仰区分,真理、真知、真实、真见便是道,无论任何宗教。


四、破迷


很多信众认为宗教就是迷信,甚至有的道教徒认为我们道教不就是装神弄鬼嘛。从道教的角度来说,道教崇拜的不是神仙,不是神仙就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因为「道」,这个道就是宇宙至理,甚至可以包括目前西方科学所包含的一切,都是追寻真理的过程,无论是山精野怪还是人妖鬼魔,只要顺应自然,顺应道的存在,才上升为神仙,神仙必须是道德完备有功绩的,而不是必然存在或者必然不朽的;道教认知里,神仙也都是有劫数的,顺应不了时代潮流,也是会被淘汰的。


理性认知道教的存在,理性区别道与教的区别,让自己不迷信道教,不迷信宗教,不迷信神佛,不迷信科学,不迷信自我,不迷信他人,不迷信专家,不否定宗教,不否定科学,不否定自我,不否定他人,无论信仰什么先做明智的自我。


五、明智


所有经典、故事、传说、历史都可以给我们借鉴,不是说非要局限在宗教内才能拥有信仰,要以明智的心看待经典,任何经典都可能存在错误,内心不迷不慌,才能做到真正的信仰。


要学会分辨各色的信息,遇到事情,三思而后行,现在资讯发达,从多个方面了解并不难,不要固执己见,不要偏激执着,不要因为自己的局限让自己掉入迷信的泥淖。


六、传道


无论选择信仰宗教还是行使宗教责任,我们向外传达的应该是道、是真理、是正义、是正见,不是妄图用宗教的教规去奴役人,去满足自己的私欲。


太多人借道教的神秘性和玄奇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了,比如各色大师、各种邪教,宣扬全知全能或者末世论调或者前生后世的因果来蛊惑信众、收割信仰,这种都需要甄别和摒弃,更要警醒自己不要为玄奇、神秘所迷惑,太多的大师高人实际上还比不上二流的魔术师。


一味的通过玄奇、神秘、恐吓、蛊惑、法术、神通来传道,只能造成更多的迷信,传道必须破除迷信的束缚,哪怕艰难,也要传递正信正念,我们传的应该是道理,应该是真知。


通过网络了解宗教,更多的是了解宗教代表的文化,进而充实自己的心灵,不要被神通、恐吓、迷信、功德、因果等等的极端说法或者故事所诱惑,不要听信毫无根据的穿凿附会的神奇故事,活在当下,认知当下,了解当下,珍惜当下,珍惜生活。


可以选择网络上寻找信仰,但是不能让选择信仰破坏现有生活,不能让选择的信仰让自己变成迷信者;我们选择网上寻找信仰,更应该是从完善自己、圆满自己出发,不应该受到极端学说、邪教、偏激、迷信的胁迫。


如今是科学昌明的社会,是民智开启的社会,在传播宗教理念的同时,必须明确认知宗教所代表的本质,认知无论宗教表象如何,都应该服务人、服务社会的,总之一句话:传道不传教,修仙先做人;玄奇不为主,莫失智慧心。


本文不求多少人了解认识道教,也不敢保证多少人有耐心看完全篇,但求看完全篇能能够转发一下,但求能少一些迷信,但求少一些人被骗。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医 的精彩文章:

解开《伤寒论》奥秘的一把钥匙!
心、肝、脾、肺、肾逐个说,道医精华都在这
中医基础入门简述.!
道医中的魂魄说!
道家,金丹大道浅见!

TAG:道医 |

您可能感興趣

信仰与刀剑,沙特王国的全球传教大业 | 地球知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