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張慶君:永遠向新征程進發

張慶君:永遠向新征程進發

張慶君:永遠向新征程進發



張慶君

■本報記者 甘曉


北京時間2016年8月10日6時5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三號」衛星發射升空。


衛星發射前夕,《中國科學報》記者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簡稱航天五院)總體部見到了正在收拾行李的總師張慶君。當時,他即將前往發射基地駐紮。其中,張慶君最珍視的莫過於一撂書籍。


最近,張慶君正在學習有關合成孔徑雷達(SAR)的新知識。「像《高解析度微波成像》《合成孔徑雷達演算法最新進展》這些書都是要帶到基地的。」一邊收拾,張慶君一邊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多年來,這位愛學習的總師從載人航天學到了衛星遙感,歷任神舟飛船副總設計師、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主持研製了我國首顆民用高解析度遙感衛星「資源一號」、首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海洋二號」、首顆C波段多極化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高分三號」……四星發射、七星在研,張慶君帶領團隊為我國光學和微波遙感衛星技術的跨越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專註技術本身


1993年4月,張慶君從華北電力大學碩士畢業以後,就走進了航天五院神舟飛船總體室。


航天五院總體部測控與通信分系統主任設計師余孝昌研究員把飛船系統18項關鍵技術攻關項目之一的「神舟飛船圖像和話音處理及傳輸技術」攻關任務交給了他。張慶君首次採用數字體制,把包括圖像信息、話音信息等在內的多媒體信息用一路通道來傳輸,極大地提高了傳輸效率,成為我國航天多媒體綜合信息處理及傳輸技術的新突破。


「余老師對我的影響很大,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個航天人對技術本身的專註。」回憶起當年那段「苦日子」,張慶君深有感觸。當時,飛船遙測遙控有幾萬根電纜,電纜連接不能出一絲差錯。每天晚飯後,住在單身宿舍的張慶君就到余老師的辦公室進行複核,余老師念一行,他對一行。「一共七大本節點表,幾萬個節點,最後沒有一個差錯。」張慶君說。

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張慶君和同事們取得了多項前沿技術的成功。「「神五」從無人到有人,我們為人在艙內呼吸產生水汽可能導致的安全隱患採取了措施,確保了首次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完成。」張慶君介紹。


「神舟六號」任務時,和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一起成長的張慶君也從普通技術員、飛船總體室副主任,升任飛船副總設計師。始終專註於技術的張慶君帶領團隊實現了採用海事衛星通道作為「中繼」,實現地面測控通信站外航天員與地面的圖像話音傳輸。在我國尚未發射中繼衛星的當時,這被業內人士認為是一項壯舉。


突破多項遙感新技術


2006年底,「神舟六號」任務的總結會剛剛結束,張慶君便接到了領導的電話,派他出任「資源一號」衛星總設計師。對一直從事飛船研製工作的張慶君來說,遙感衛星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在擔任衛星總設計師後,他迅速開始對衛星系統和遙感技術進行深入學習。


作為「南南合作」的典範,「資源一號」系列衛星是中國和巴西兩國聯合研製的長壽命傳輸型對地觀測遙感衛星。

張慶君認為,提高遙感數據質量和推動遙感數據應用是我國衛星遙感領域發展的當務之急。於是,他帶領團隊首先將新研製的光學遙感衛星解析度從20米提高到2米。同時,還與國土資源部的相關工作人員一起,開創了衛星業務化的研製模式,即由用戶提要求定製衛星產品。


2007年,「資源一號02B」星成功發射,填補了中國國內高解析度遙感數據空白,打破了國外高解析度數據在我國民用遙感市場的壟斷。發射成功後,張慶君收到了多名巴西的遙感技術專家的好評。「他們非常希望中國多提供高解析度的衛星。」張慶君感到十分欣慰。


張慶君對業務化研製模式有了新的期待,開始推動與國家海洋局合作。「以前我們國家的海洋觀測都是光學衛星,解析度不高,也受到天氣影響。」這次他瞄準了能夠做到全天候監測的微波遙感技術。


2011年,集主、被動微波遙感器於一體的我國首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海洋二號」成功發射,擴展了微波遙感的新領域。同時,「海洋二號」將獲得包括海面風場、浪高、海流等多種海洋動力環境參數,為海洋防災減災、科學研究及國防建設提供支撐服務。同時,相關遙感數據被國外業務華應用,大大提升了我國航天遙感的國際影響和地位。

創新就要常學常新


「高分三號」衛星對張慶君而言,又是新的挑戰。作為高分專項中唯一一顆採用合成孔徑雷達(SAR)的民用衛星,「高分三號」在技術上的複雜性讓世界上許多遙感專家感到驚訝。


張慶君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高分三號」是我國首顆C波段、多極化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多極化是其技術上的難點之一,由於通道數據比單極化系統更為複雜,導致收發信號的儀器研製、信號通道隔離的研製難度加大。


系統的穩定性也是極大的考驗。「『高分三號』衛星載荷是脈衝工作,工作時功率達到一萬五千瓦,不工作時一千瓦左右。」張慶君說,「功率大範圍的波動,卻不能對整星供電母線造成擾動,這區別於以前的光學和微波衛星。」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張慶君和研究人員經過大量討論後,決定從大容量電容器的國產化自主研製入手。「在此之前我對電容器沒有深入的了解,只有硬著頭皮邊學邊干。」張慶君表示。2014年上半年,張慶君帶領團隊終於敲定生產廠家,以研發和應用驗證同步進行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


成功發射後,「高分三號」將主要應用於我國海洋、減災、水利、氣象等領域,不受黑夜、雲雨、霧霾等光照和氣象條件的影響,全天時、全天候地獲得地面和海洋的遙感圖像,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服務。


在工作中學習,在工作中創新,已經成為張慶君重要的愛好。「從圖像話音子系統到分系統,再到總體,督促我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他表示,「從學電,到現在光、機、電、熱都要深入了解,從而能夠正確決策。更重要的是要提出新的遙感體制和系統,推進在互聯網+時代空間信息獲取、處理、傳輸和應用,服務國民經濟建設,服務人民大眾生活和國防建設,也需要不斷學習。」


前途光明,任務艱巨,張慶君向一個又一個新的征程進發。


《中國科學報》 (2016-08-12 第2版 人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冰立方」未探測到惰性中微子
與英國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合作項目初審結果發布
誰製造了皮爾丹人
葉麗林:在跟蹤最前沿研究中實現超越

TAG:科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向山進發》聖地巡禮:征服日本山峰
德烏洛費烏談新賽季:向著所有冠軍進發!
泡麵番《向山進發》最新視覺圖曝光 將有重大發表
《我的世界》團隊打造絢爛銀河系 朝著浩瀚宇宙進發
龍珠超中悟空開始向著最強之路進發,新形態的悟空將打爆吉連和比魯斯,全王將被取代
向內陸進發——大清帝國的內亞轉向
男友求婚成功?譚凱琪認朝結婚方向進發
除了新福利還有新宇宙!AcFun&三體,向著未知的宇宙進發!
向粽子進發!「華輿杯」龍舟大賽開始啦
向紅場進發的閱兵車隊,威武雄壯的道路破壞者
向更遠處的宇宙進發:中國發射全球首個 X 射線脈衝導航衛星
89天後,中國長征火箭再次向星辰大海進發!
恐怖!3比0完勝德甲班霸拜仁,巴黎聖日耳曼向宇宙隊進發!
龍珠超中悟空開始向著最強之路進發,新形態的悟空強勢登場,悟空將打爆吉連和比魯斯,全王最終將被取代
《向山進發》新作OVA公開新畫面 10月發售
北京益洗新綠色環保乾洗模式向世界知名進發
泡麵番《向山進發》舉辦上映會將有重大情報發表
美休閑鼻祖AF朝向輕鬆風格進發
漫長等待只為出發這一刻 向著唐蕃古道進發 小吉西行:抵達十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