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欧阳询:墨淡伤神,墨浓滞锋

欧阳询:墨淡伤神,墨浓滞锋

关于书法意境,古人如是说:


阳气明而华壁立,阴气大而风神生。—东晋、王羲之《述天台紫真传授笔法》


形者,神之质也;神者,形之用也。是则形称其质,神音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射则神灭也。—南朝、范缜《神灭论》

欧阳询:墨淡伤神,墨浓滞锋



分间布白,勾令偏侧。墨淡则伤神彩,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锋为奇。四面停匀,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欹正。筋骨精神,随其大小。不可头轻尾重,无令左短右长,斜正如人,上称下载,东映西带,气宇融合,精神洒落。—唐、欧阳询《八法》


夫字以神为精魂,神若不知,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毫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唐、李世民《笔法诀》

欧阳询:墨淡伤神,墨浓滞锋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唐、张怀瓘《书断》


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宋、苏轼《论书》


作字要熟,熟则神气完实而有余韵,于静坐中,自是一乐事。—宋、苏轼《东坡题跋》

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矣。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宋、米芾《海岳名言》

欧阳询:墨淡伤神,墨浓滞锋



图/当代名家王卫军作品


字之骨,大指下节骨是也;字之筋,笔锋是也;字之肉,笔毫是也。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取意舍形,无所求意。故得其形,意溢于形;失其形,意云何哉?—明、王履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梁献《学书论》

欧阳询:墨淡伤神,墨浓滞锋


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然性情得于心而难名,形质当于目而有据,故拟与察皆形质中事也。古帖之异于后人者,在善用曲。—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以姿态奇逸,可谓美矣。—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书法思考


SHUFASIKAO


书法丨社群丨学习丨文房丨品藏


发....现....书....法....的....美....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书法思考 的精彩文章:

书法这么写,气势横上天!
当你灰心时,请看看中国大器晚成的10大名人吧!
王宠此小楷有仙气

TAG:书法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