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奧運首金項目射擊 古人28000年前就會玩兒了

奧運首金項目射擊 古人28000年前就會玩兒了

(原標題:奧運首金項目射擊 古人28000年前就會玩兒了)


在沒有槍支彈藥的年代,古人用弓弩、弓箭完成射擊,既可捕獲動物也可抵禦外侵


8月5日晚,第三十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里約熱內盧盛大開幕,首個比賽項目——女子十米氣步槍,由杜麗、易思玲這兩位前首金得主共同守衛,可惜「摘金」計劃失敗,二人最終僅收穫一枚銀牌、一枚銅牌。

但這是奧運會,說點別的吧。首金項目射擊可是咱老祖宗玩兒剩下的。在沒有槍支彈藥的年代,古人用弓弩、弓箭完成射擊,既可以捕獲動物,也可以抵禦外侵。成都體育學院博物館館長郝勤教授介紹,考古工作者在距今二萬八千年的峙峪舊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可以捆綁木杆的石鏃,說明那時人們就開始使用弓箭從事射箭活動了。


古人射箭用什麼工具?射箭如何從軍事技能轉變成宗教禮儀?史上射藝最高超的勇士是誰?民國時候活躍在四川的「射德會」發生了哪些奇聞異事?本文藉助珍貴的藏品為你一一揭曉答案。


2.8萬年前的石鏃


郝勤教授介紹,體育史上有兩個項目比較特殊,全人類玩兒了幾萬年還樂此不疲,其中一個是摔跤,另一個項目就是射箭。射箭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大約公元前5萬年,在古代的非洲、歐洲、亞洲等地區流行。中國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就發明了弓箭,起初是人們狩獵和軍隊打仗的重要武器。而在奧運會上出現的現代射箭運動,16世紀起源於英國,由軍事需要演變成了競技娛樂運動。

人類製造弓箭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的兒子「揮公」,始制弓矢,並任「弓正(長)」一職,子孫因此賜姓為「張」。而考古發現,弓箭的歷史可以追溯至舊石器時代。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中國山西朔縣峙峪村發現了一枚用燧石打制的箭鏃,一側邊緣經過精細加工,另一側保持石片原本鋒利的邊緣,尖端經過修整,變得周正而鋒利。這箇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距今約為2.8萬年,足見弓箭歷史久遠。而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最古老的弓,則是20世紀初發現於德國漢堡的Stellmoor弓,距今約1.1萬年,只可惜在二戰中毀於戰火。


為何在考古出土文物中多見各種箭鏃,而與之搭配的弓和箭桿、箭羽則極為罕見?郝勤教授推測,古人做弓,最早用的材料大多是竹片、樹枝、藤條做成的單體弓,到了春秋時期,改用木胎或竹胎、牛角片、牛筋製成複合弓,這樣的弓箭射程遠、射速快、箭枝軌道穩定,而且殺傷力大。只是這些材料都是有機物,隨著時間風化了。而用石頭、青銅器做成的箭鏃,相對更易於保存。


生男孩射箭慶賀


從「射」字的演變,也可推測出它的本意。「射」的甲骨文像「箭在弦上、正要發射」的樣子;金文加上了一隻手(「又」);小篆將「弓」訛變為「身」,「又」訛變為「寸」,成了「射」。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解釋,「射,弓弩發於身而中於遠也。從矢從身。」由此可見「射」最早的含義是準確發箭擊中預定身體部位。


在農業和畜牧業尚不發達的原始社會初期,人類最早依靠棍棒石塊等單一天然材料作為狩獵工具。弓箭作為一種複合性工具的出現,是人類技術發明的偉大進步。弓箭使人類擁有了遠程打擊的工具與武器,使狩獵技術產生了革命,有效地改善了人類的生存能力。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夏商周時期,弓箭不僅是戰爭的第一利器,而且成為貴族教育的必修課。

夏代已經有了教授射箭的專職教員,還有習射機構——「序」。商朝沿襲了夏朝的習射制度並有所發展,也有專人從事習射管理工作。商周時期青銅器的廣泛使用,為箭鏃的製作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西周時期射箭不僅具有軍事價值,而且成為宗教祭祀、外交盟會、宮廷宴會、農村節社等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周朝的男子以射藝為榮,家裡生了男孩,要在大門左邊掛上一張弓,作為添丁的標誌,同時還要向天地四方射箭,以示慶祝。


堪比奧運會的射禮


周代士人君子必修「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射箭是重要的一課。後來更將「禮」與「樂」導入到射箭的過程之中,發展出了集射箭、禮教、娛樂為一體的宮矢競技活動,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獨有的射禮文化。


西周時期,射禮成為平定天下之舉國體制。西周射禮按等級分為大射、賓射、燕射、鄉射四類。大射在周天子祭祖、祭神等大典上舉行,賓射是周天子在歡迎諸侯來朝時的儀式上舉行,燕射是周天子與群臣在宴會與娛樂時舉行,鄉射則是卿大夫、士等各地的貴族統治者在民間舉行的射禮。西周的射禮是中國古代組織最嚴密的競技運動會,既有詳細的競賽規則,也有縝密的組織分工和專職人員、有音樂伴奏,還有名次和獎勵等,而且等級規範非常嚴格。不同等級人參加射禮時,其所用的弓、箭、靶(侯)、音樂、色彩、禮儀等均有極為嚴格的規定。如在大射中,周天子射虎侯,諸侯射熊侯,卿大夫只能射豹侯,這些絕不能逾越。

周天子在王室中如何舉行射禮,可從河南博物院所藏西周初年的柞伯銅簋上74字銘文中窺得一二。銘文大意是說,某年八月庚申日的早晨,周王舉行大射禮,參與人員被分為王多士、小臣兩組,周王命南宮率領王多士組,命師酉父率領小臣組。他拿出10塊紅銅作為獎品說:「小子,小臣,你們要互相尊敬對方,嚴格遵守比賽規則。誰射中靶子最多,就可以拿走這些紅銅。」結果柞伯共射10箭,且箭箭直中靶心,周王不僅獎勵他紅銅,還額外賞賜兩件禮器。


飛將軍中石沒鏃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在許多文學著作和民間傳說中,射箭高手層出不窮,如遠古的羿射九日,春秋養由基的百步穿楊,漢代飛將軍李廣中石沒鏃,三國時呂布的轅門射戟,還有長孫晟「一箭雙鵰」,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即使是教育家孔子,也能「射於矍相之圃,觀者如堵牆焉」。


這些射箭高手中,究竟誰的技術更勝一籌?中國射箭協會會員、成都體育學院博士雲琰首推飛將軍李廣。史料記載,公元前129年(漢武帝元光六年),漢武帝派出李廣、公孫敖、公孫賀和衛青四人進攻入侵的匈奴,李廣在雁門被俘,匈奴士兵把他綁在網兜里,走了十多里路,他找準時機,縱身跳上匈奴士兵的馬,奪了他的弓,騎馬飛馳數十里。逃命時他從容不迫,回頭射殺了十幾名匈奴士兵,箭無虛發。

李廣射虎的故事,也證明飛將軍名不虛傳。一日,賦閑在家的李廣進山林射虎,他轉過一山包時,突然發現山腳下的草叢裡若隱若現地蹲著一隻猛虎,他趕忙搭箭,「嗖」地一聲向猛虎射去。那虎明明中了箭,卻毫無掙扎之相。心中疑慮的李廣提刀持棒走上前去,原來是一塊大石。再看那支箭,箭鏃已射進石頭,拔也拔不出來。


成都有個「射德會」


成都在中國是除北京之外最著名的制弓名城,至今遺留下許多與之有關的街名,如提督街。清朝時街面寬闊,設有馬道、箭道,是專為清軍練習騎馬射箭的場所。射箭運動在成都異常活躍,民國時期,狀元駱成驤牽頭在少城公園成立「四川射德總會」,入會者雲集。


為何市民對射德會興趣盎然?入會者可領到一枚銅質菱形證章,上有「四川射德總會」字樣和三位會長大名,據說能享受不被拉夫、打官司免跪的「特權」。此外,射德會開展「定期較射」,是每年農曆二月「花會」後舉行,兼具文化、競技、趣味的射箭比賽。每位射手須先射5箭,名稱為「生、老、病、死、苦」,含有射箭能驅病強身之意。如果5箭中有3支中靶,就可獲藍章,方有資格參加銀章較射。銀章射10箭,6箭中靶即可得獎。最後射金章,射15箭,中12箭以上得獎。來自四川各地的百餘人,聚集在少城公園「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旁邊的「箭道」比賽,像打金章一樣熱鬧。


民間傳言,參加射箭運動能強身健體,有個綿陽姓楊的女子多年不孕,入會後竟然喜添貴子,這令許多婦女踴躍入會。到了1937年,在四川已建分會30多處,成員數千人,影響甚大。後來,射德會因資金缺乏又遭亂世,臨解放前幾年即停止每年比賽,「反右」運動開始後逐漸解散。


華西都市報記者曾潔


責編:海聞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古代四川的民間體育競技
血尿、噁心嘔吐、高血壓、冠心病又得腎衰咋治?
諾獎獲得者沃爾夫岡·卡特勒教授訪問中國計量院

TAG:海外網 |

您可能感興趣

42歲奪越南奧運首金,獎金13萬,卻分50年發放
香港回歸二十年,60、70、80後,這18首金曲帶你回味那些港式情懷
00後顏丙濤為中國隊奪首金 韓雨7-3獲勝 輕鬆晉級9球決賽
34年春晚,34首金曲,好不容易找全!趕快收了!
盤點歷屆奧運首金,9屆中出了8位巾幗英雄!
23歲獲羽毛球女單奧運首金,24歲巔峰時刻退役,與教練傳出醜聞?
4×100成功折桂!終於斬獲全運首金的蘇炳添,場下其實是個悶騷暖男
亞室賽-00後小將顏丙濤為中國撞球隊摘首金
降央卓瑪最好聽的100首金曲,終於找齊了!美醉了!
2017田徑世錦賽最新獎牌榜,鞏立姣奪中國首金,美國穩居第一
第十三屆全運會馬拉松賽鳴槍開跑,全運會「雙首金」29日上午產生!
日本48年後奪世乒賽首金,連連逆轉打爆中國,美女流淚瘋狂慶祝
廣東青年男籃奪U-18冠軍 大球首金!連敗逆襲成王者
真強!中國隊獲得游泳世錦賽首金 領先第二名11分!
中國 首金女子10米氣手槍張夢雪破紀錄奪冠
拿下中國史上首金,女神曬孩子,如今29歲卻依然單身一人
400米自由泳摘首金!這既是孫楊的勝利,也是中國人的揚眉吐氣
16歲組合任茜/練俊傑奪冠 中國跳水隊贏得世錦賽首金
參加奧運為了那個她 里約奧運會日本首金的背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