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蘭花草


詞/胡適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


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眼見秋天到,移蘭入暖房

朝朝頻顧惜,夜夜不能忘


但願花開早,能將宿願償


滿庭花簇簇,開得許多香


這首耳熟能詳的《蘭花草》,是不是有滿滿的回憶?

2016年8月13日,「王者之香——陳蔭夫寫蘭畫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請欣賞: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本文配圖攝影:周子傑馬騰飛)


【展覽簡介】


陳蔭夫,1957年出生於福建福安,擅畫蘭,同時也是詩人、書法家。他多年來勤勤懇懇、筆耕不輟,此次展覽從他多年創作的優秀作品中篩選出近百幅寫蘭精品。展出時間為2016年8月13日-2016年8月23日。


自宋代文人畫產生以來,歷代文人墨客對梅、蘭、竹、菊的稱頌、自此就不曾間斷,形成了中華文明中對高尚品格的獨特定義,成為不可磨滅的文化符號。「蘭」代表了「空谷幽放,孤芳自賞,香雅怡情」的賢達高遠,入世則百花不可爭香,出世則悠然自成傲骨,有詩云:「蘭為王者香,芳馥清風裡。從來岩穴姿,不競繁花美。」


追溯寫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但流傳至今最古老的蘭花圖當屬南宋趙孟堅的《墨蘭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外,元初的趙孟頫、明代的徐渭、清初四僧之一朱耷等,都有寫蘭名作留存於世。不過,也因寫蘭者甚多,其創新尤為艱難。國內外許多水墨畫愛好者、藝術家為了突破傳統的瓶頸,做過很多嘗試,陳蔭夫正是其中極為執著的一位。


寫蘭以書法為基礎,蘭花的一花一葉,其筋骨、線條、法度大多從漢字筆畫脫胎變形而來。寫蘭出色者,必走字出色。陳蔭夫自幼習字,在楷書、草書上,都有深厚功力。經過多年探索,陳蔭夫選擇將草書融入寫蘭創作中,逐漸形成個人風格濃烈的「草書寫蘭」手法。細觀其「草書狂蘭」,大多描繪了狂風中蘭花隨風肆恣舒展的形態,但其用筆張弛有度,力度節奏上把握細膩,形散卻意聚,頗有「任憑風狂雨驟,我自紮根山石、巋然不懼」的傲骨與勇氣,充滿浪漫主義情懷。另外,他長期堅持文藝理論研讀,周遊大疆南北採風,其筆下的蘭,更有知識分子清正幽雅的境界。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王者之香——陳蔭夫寫蘭畫展


展期:2016/8/13 - 8/23


地點:國家博物館 北2展廳


(編輯/李秀娜)


回復「目錄」,查看更多小博文章

一叢蘭草,與君銷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6年第7期出爐
中國博物館協會藏品保護專業委員會2016年學術研討年會
七夕,博物館的正確打開方式
吃穿住用行信仰
威尼斯繪畫四個世紀的故事

TAG:國家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