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1889-1959)原名於照,字非廠,別署非闇,又號閑人、聞人、老非,山東蓬萊人,母係為愛新覺羅氏。曾祖父於明保、祖父於鍾英、父親於文森,三代都是舉人。于非闇幼時讀過私塾1908年入滿蒙高等學堂,1912年入北京師範學校學習,一年後任教於北京市立第二小學,兼任及北京《晨報》美編,同時隨民間畫家王潤暄學習繪畫。寫有《都門釣魚記》、《都門藝菊記》、《都門養鴿記》等書,影響頗大。1935年到故宮古物陳列所(今故宮博物院)工作,臨摹、研究了故宮收藏的大量繪畫,打下了堅實的傳統繪畫基礎。此時他擔任古物陳列所附設的國畫研究館的導師,並先後任教於北京師範學校、京華美術專科學校、華北大學、北平藝術專科學校。1936年在北平中山公園舉辦首次個人畫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相繼擔任了中央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北京中國畫院(今北京畫院)畫師、副院長等職。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工筆花鳥畫,亦工寫意花鳥,初學陳洪綬,繼之研究宋元諸家,對趙佶工筆花鳥畫法用功尤深,其畫線條嚴謹、勁挺有力,設色典雅、清麗、勻凈,畫面具有裝飾性,形象刻畫細緻精微,生動傳神。觀其畫作猶如身臨大自然當中的真實景象,賞心悅目,沁人心脾。代表作有《玉蘭黃鸝圖》、《紅杏山鷓圖》、《和平鴿圖》、《果實來禽圖》等。著《我怎樣畫工筆花鳥畫》、《中國畫顏色的研究》、《都門養鴿記》、《都門藝菊記》、 《于非闇工筆花鳥畫選》等。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46歲左右開始畫工筆花鳥畫,從學清代陳洪綬入手,後學宋、元花鳥畫,並著意研究趙佶手法。重古意是於非案的一大特點,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年,於病中作了一幅《喜鵲柳樹》,在題跋中寫道:「從五代兩宋到陳老蓮是我學習傳統第一階段,專學趙佶是第二階段,自後就我栽花養鳥一些知識從事寫生,兼汲取民間畫法,但文人畫之經營位置亦未嘗忽視。如此用功直到今天,深深體會到生活是創作的泉源,濃妝艷抹、淡妝素服以及一切表現技巧均以此出也。」這是他對一生藝術里程的重要總結。但師古而不泥古,創兩宋雙勾技法之新,自成畫派。構圖打破陳規,用筆剛柔相濟,著色求艷麗而不俗。如畫牡丹,取春之花、夏之葉、秋之干而成,既能遠觀,又可近賞。且善於在畫上題詩跋文,配以自刻印章,使畫面饒有意趣。他藝風嚴謹,訂有日課,未曾稍懈。在古物陳列所工作期間,接觸到不少古畫,並且經常出沒於古董店,借古畫臨摹,汲取許多技法。還到北京故宮研究名作,開擴了眼界,提高了畫藝。到瀋陽故宮臨摹黃筌《寫生珍禽圖)及趙佶《瑞鶴圖》,繼承現實主義傳統。除學習捲軸畫外,又學宋純絲古樸的裝飾手法。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的工筆花鳥不僅得李公麟之筆法,藍瑛之多變的風格,還體現著陳洪綬的高古之風趣。《仿宣和御筆花鳥》於疏廓里見真意。尤其畫中羽毛鮮艷的小鳥,微微仰頭的一瞬,極顯天真古趣,最能傳達畫外之意。在此基礎上,于非闇的繪畫作品同樣可以滲透出時代的氣息。進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隨著社會環境丕變,其作品也有所表現。他曾說"花鳥畫要畫得朝氣蓬勃,使人乍後如親臨其境,如欣賞鮮花和活潑的蟲鳥一樣,消除掉一天的疲榮,更感生活幸福。"這種"朝氣蓬勃"的表現手法最明顯見於五十年代中後期,他以工筆重彩填礦物顏料為地,以凸顯反視畫中景物的色調和質感。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于非闇的作品融合了眾家之長,得百家之法,因此,在於非闇的繪畫作品中,我們應該首先確定的是于非闇紮實深厚的繪畫功底。于非闇的《雙鉤竹雀圖》,是一幅在民間收藏的作品。這幅畫,構圖嚴謹,用筆流暢,工筆用的線條、用墨線濃淡、粗細、虛實、輕重、剛柔、曲線表現的十分到位,先是出了于非闇所具有的紮實的中國畫功底。正如中國著名書畫大師楊仁愷所言,蓬萊于氏雙鉤「竹雀圖」用筆老道雕嵌綠尤見清逸屬佳作妙品。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的工筆雙勾重彩花鳥畫,主要吸收了三方面的營養。一是從古代繪畫遺產中汲取傳統精華。上文便是對其這一特點的描述。二是于非闇注重從寫生中體察物理、物情、物態。三是于非闇不時借鑒民間繪畫中優秀的技法。比如裝飾風格、色彩的對比與協調。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在勾線用筆上則以書法入,表現出形象的氣骨。于非闇反對過於工巧細密而失掉筆墨高韻和整體精神,作畫不墨守成規,敢於創新。就筆法而言,他初以趙子固、陳老蓮筆法為本,兼得圓硬尖瘦之趣,後以趙佶瘦金書筆法入畫,筆道有了粗細、軟硬、頓挫,波磔的變化,不僅書意大增,且使線條具有表現質感、體積感、空間感的豐富變化。對於工筆花鳥畫來說,能否很好地描繪出樹木的枝幹如同勾線設色一樣,都是檢驗一個工筆畫畫家技能水平高低的重要參照。在工筆畫中,如果把處於次要位置的枝幹刻畫得過於細緻精到,雖然形象逼真,但在整體效果中就會顯得喧賓奪主,影響主題。如果把枝與乾的形態弱化,忽略它的存在,即使是突出主題,但對於畫面本身就會缺乏協調,整體效果不夠統一。有的畫家之所以用寫意的方式在工筆畫中表現枝幹,就是迴避了這方面的欠缺。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的《木筆山鷓圖》,小枝與主幹之間不僅在穿插避讓上井然有序,主次關係明確,表現技巧也更生動自然。主幹的線條雖然粗獷卻不顯粗糙,筆勢穩重結實,細緻的皴擦使枝幹具有很強的立體效果,再加上淡赭色的渲染,很有些西畫的韻味。盛開的辛夷花嬌柔輕靈,給人以恬淡寧靜、端莊秀麗、平和安詳之感。層層暈染的花瓣豐滿滋潤,彷彿是由晶瑩的瑪瑙雕琢而成,那輕靈滋潤的樣子,讓人心曠神怡。 填色上于非闇主張柔婉鮮華,《祥雲瑞鴿》寫五隻飛翔的瑞鴿。五隻鴿子的羽毛顏色極盡變化之妙,而每一鴿子的羽毛又有不同。與祥雲的色彩變幻頗為呼應。並且在整體構圖上生動、精到,耐人尋味。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在於非闇的繪畫作品中,宋人高古的氣韻,精到的筆法與色彩的艷麗並不像衝突,不會因「艷」而顯出「俗」,正是繪畫大師的高明之處。所以艷美之色與高古之意,整體的貫穿在於非闇的作品之中的,是一格基調,也是識別其作品的根本。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在書法上,于非闇仍是以古為師,習宋徽宗趙佶獨特的「瘦金體」書法,並且相當有造詣,是近代寫「瘦金體」首屈一指的大師。對於工筆畫家來說「瘦金體」不僅能夠鍛煉筆力,而且這種瘦硬的書法風格與工筆畫相得益彰。《木筆山鷓圖》中,用酣暢挺拔的「瘦金書」題寫了一首白居易的詩《題靈隱寺紅辛夷花一戲酬光上人》:「紫彩筆含尖火焰,紅胭脂染小蓮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惱得山僧悔出家。」 ,頗見其趣。其書法配其工筆花鳥,古意更濃。 深厚的傳統文化和內心修養與繪畫書法的結合,使其藝術風格溫潤鮮明,成為全面的充滿文人氣的書畫大家。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于非闇:工筆傳寫意之神韻,寫意含工筆之莊嚴



來源:國畫通鑒(qiongyan1127)


文字圖片由「雲上文化」編輯


轉載請註明來源:雲上文化「ID:yunshangshuhua」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文化 的精彩文章:

你有「齋號」嗎?
世代傳承的「母親藝術」,你知道嗎?
泡茶,你有沒有這樣的誤區
蘇東坡的五不寫,果然有道理!
他用獨特的手藝征服江湖…

TAG:雲上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工筆,半工寫,小寫意,大寫意畫法的區別
工筆花鳥·山水寫意·筆墨神韻
工筆畫寫意性的表現方式
圖文教程,蟬的工筆及寫意畫法!
趙涌伯工筆寫意花鳥畫欣賞
圖文教程,蟈蟈的工筆及寫意畫法!
淺談工筆人物畫的線 漫談工筆畫中的寫意性
工筆玉蘭花鳥畫,神工意匠!
圖文教程,螳螂的工筆及寫意畫法!
圖文示範葡萄的各種畫法,工筆寫意都有!
陳洪綬《雜畫圖冊》以工筆寫之,精彩絕倫
耀眼的雪景工筆花鳥畫,美的詩情畫意!
玉蘭花的工筆和寫意畫法,收藏學習!
工筆之雅,源於細膩與靈魂!
談工筆畫的用色發展,不錯的文章!
工筆畫-這些工筆畫堪稱經典!
是收藏工筆畫好?還是收藏寫意畫好?
當代工筆畫,一種意境,幾處閑愁
這些工筆畫堪稱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