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生活之所以耀眼,就在於磨難與輝煌會同時出現

生活之所以耀眼,就在於磨難與輝煌會同時出現

你如果沒有一種正常嗜好,說不定要被惡習慣引誘。不動,不發展,不創造,便是摧殘生機,便不免煩惱。把自己所做的學問事業當作一件藝術品看待,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於利害得失,才可有一番真正的成就。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機會,有想像的田地。今日國際青年節,教育家朱光潛致青年的十個「藥方」,願迷茫、彷徨和苦悶的你得到治癒。


你每天真抽不出半點鐘讀書?


談讀書

生活之所以耀眼,就在於磨難與輝煌會同時出現



你試撫心自問:你每天真抽不出一點鐘或半點鐘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點鐘,你每天至少可以讀三四頁,每月可以讀一百頁,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讀四五本書了。何況你在假期中每天斷不會只能讀三四頁呢?你能否在課外讀書,不是你有沒有時間的問題,是你有沒有決心的問題。


人類學問逐天進步不止,你不努力跟著跑,便落伍退後,這固不消說。尤其要緊的是養成讀書的習慣,是在學問中尋出一種興趣。你如果沒有一種正常嗜好,沒有一種在閑暇時可以寄託你的心神的東西,將來離開學校去做事,說不定要被惡習慣引誘。

以為看課本就是讀書?大錯特錯。


談讀書

生活之所以耀眼,就在於磨難與輝煌會同時出現



講義課本著意在平均發展基本知識,固亦不可不讀。但是你如果以為念講義看課本,便盡讀書之能事,就是大錯特錯。

第一,學校功課門類雖多,而範圍究極窄狹。你的天才也許與學校所有功課都不相近,自己在課外研究,去發見自己性之所近的學問。再比方你對於某種功課不感興趣,這也許並非由於性不相近,只是規定課本不合你的口胃。你如果能自己在課外發見好書籍,你對於那種功課的興趣也許就因而濃厚起來了。


第二,念講義看課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藉此培養興趣,頗是難事。比方有一本小說,平時自由拿來消遣,覺得多麼有趣,一旦把它拿來當課本讀,用預備考試的方法去讀,便不免索然寡味了。興趣要逍遙自在地不受拘束地發展,所以為培養讀書興趣起見,應該從讀課外書入手。


學問,先博大而後精深。


談學問

生活之所以耀眼,就在於磨難與輝煌會同時出現


倘若基礎樹得不寬廣,你就是「專」,也決不能專到多遠路。自然和學問都是有機的系統,其中各部分常息息相通,牽此則動彼。倘若你對於其他各部分都茫無所知,而專門研究某一部分,實在是不可能的。


我時常想,學問這件東西,先要能博大而後能精深。「博學守約」,真是至理名言。亞理斯多德是種種學問的祖宗。康德在大學裡幾乎能擔任一切功課的教授。歌德蓋代文豪而於科學上也很有建樹。亞當·斯密是英國經濟學的始祖,而他在大學是教授文學的。近如羅素,他對於數學,哲學,政治學樣樣都能登峰造極。


把所做事業當作藝術品看待。

談心態

生活之所以耀眼,就在於磨難與輝煌會同時出現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業。現世只是一個密密無縫的利害網,一般人不能跳脫這個圈套,所以轉來轉去,仍是被利害兩個大字系住。在利害關係方面,人己最不容易調協,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詐、凌虐、劫奪種種罪孽都種根於此。


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關係而獨立。在創造或是欣賞藝術時,人都是從有利害關係的實用世界,搬家到絕無利害關係的理想世界裡去。藝術的活動是「無所為而為」的。我以為無論是講學問或是做事業的人都要抱有一副「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學問事業當作一件藝術品看待,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於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煩惱因你不動,不發展,不創造。


談「動」

生活之所以耀眼,就在於磨難與輝煌會同時出現



朋友,我們都不過是自然的奴隸,要征服自然,只得服從自然。違反自然,煩惱才乘虛而入,要排解煩悶,也須得使你的自然衝動有機會發泄。人生來好動,好發展,好創造。能動,能發展,能創造,便是順從自然,便能享受快樂,不動,不發展,不創造,便是摧殘生機,便不免感覺煩惱。


這種事實在流行語中就可以見出,我們感覺快樂時說「舒暢」,感覺不快樂時說「抑鬱」。你感覺煩惱,因為你的生機被抑鬱;你要想快樂,須得使你的生機能舒暢,能宣洩。流行語中又有「閑愁」的字樣,閑人大半易於發愁,就因為閑時生機靜止而不舒暢。


朋友,閑愁最苦!愁來愁去,人生還是那麼樣一個人生,世界也還是那麼樣一個世界。假如把自己看得偉大,你對於煩惱,當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對於煩惱當有「不值得」的看待;我勸你多打網球,多彈鋼琴,多栽花木,多搬磚弄瓦。假如你不喜歡這些玩藝兒,你就談談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能領略到趣味,決不至於岑寂。


談趣味

生活之所以耀眼,就在於磨難與輝煌會同時出現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僅是最活動的人,也是最能領略的人。所謂領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尋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漢只管滿口吞咽,會喝茶的人卻一口一口的細啜,能領略其中風味。


能處處領略到趣味的人決不至於岑寂,也決不至於煩悶。朱子有一首詩說:「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一種絕美的境界。你姑且閉目一思索,把這幅圖畫印在腦里,然後假想這半畝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這首詩比擬人生苦樂多麼愜當!一般人的生活乾燥,只是因為他們的「半畝方塘」中沒有天光雲影,沒有源頭活水來,這源頭活水便是領略得的趣味。


心界愈空靈,愈不覺物界喧嘈。


談「靜」

生活之所以耀眼,就在於磨難與輝煌會同時出現



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靈。


我所謂「靜」,便是指心界的空靈,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遠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靈,你愈不覺得物界沉寂,或者我還可以進一步說,你的心界愈空靈,你也愈不覺得物界喧嘈。


所以習靜並不必定要進空谷,也不必定學佛家靜坐參禪。靜與閑也不同。許多閑人不必都能領略靜中趣味,而能領略靜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閑。在百忙中,在塵市喧嚷中,你偶然丟開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驀然似有一道靈光閃爍,無窮妙悟便源源而來。這就是忙中靜趣。


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


談取捨

生活之所以耀眼,就在於磨難與輝煌會同時出現



生命途程上的歧路儘管千差萬別,而實際上只有一條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這是自然的道理。世間有許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顧慮,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世間也有許多人既走上這一條路,又念念不忘那一條路。結果也不免差誤時光。


「魚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可也。」有這樣果決,悲劇決不會發生。悲劇之發生就在既不肯舍魚,又不肯舍熊掌,只在那兒垂涎打算盤。


這世界的美滿,就在於有缺陷。


談人生

生活之所以耀眼,就在於磨難與輝煌會同時出現



「我們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為它是最不完美的。」這話表面看去,不通已極。但是實在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類所過的生活比好一點,是神仙的生活,比壞一點,就是豬的生活便呆板單調已極,因為倘若件件都盡美盡善了,自然沒有希望發生,更沒有努力奮鬥的必要。


人生最可樂的就是活動所生的感覺,就是奮鬥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們如何能嘗創造成功的快慰?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機會,有想像的田地。換句話說,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這種可能而未能的狀況就是無言之美。世間有許多奧妙,要留著不說出;世間有許多理想,也應該留著不實現。因為實現以後,跟著「我知道了!」的快慰便是「原來不過如是!」的失望。


慢慢走,欣賞啊!


談人生

生活之所以耀眼,就在於磨難與輝煌會同時出現



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情趣豐富的,對於許多事物都覺得有趣味,而且到處尋求享受這種趣味。一種是情趣乾枯的,對於許多事物都覺得沒有趣味,也不去尋求趣味,只終日拚命和蠅蛆在一塊爭溫飽。後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藝術家。情趣愈豐富,生活也愈美滿,所謂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覺得有趣味」就是欣賞。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對於許多事物能否欣賞。欣賞也就是「無所為而為的玩索」。在欣賞時,人和神仙一樣自由,一樣有福。


阿爾卑斯山谷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牌勸告遊人說:「慢慢走,欣賞啊!」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急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麼可惋惜的事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活著,你在哪個層次?
學會不在意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
晚安心語:願你戀愛時不委屈自己,分手後不刻薄他人
我發朋友圈不是為了看你瞎逼逼的

TAG: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