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量子衛星即將升空 解答愛因斯坦的「糾結」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星罩組合體吊裝,與運載火箭對接2016年8月5日攝。新華
新華社甘肅酒泉8月15日電 記者15日從中科院獲悉,我國即將發射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命名為「墨子號」。
目標:研究量子糾纏
愛因斯坦在許多人心中已成科學真理的代名詞,但了解科學史的人都知道,愛因斯坦代表的經典物理學派與玻爾等人代表的量子學派之間的論戰已近百年,許多問題還沒有最後答案。而中國即將發射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將有可能幫助解決關於量子糾纏的問題。
「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這是愛因斯坦在1935年對量子糾纏的評論。量子力學認為,兩個處於量子糾纏態的粒子無論相隔多遠,改變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另一個粒子的狀態就會馬上隨之改變。這種狀態之間的關聯不需經典物理學中的力場或電場,其關聯速度也可認為超過光速,這被稱為「量子非定域性」。愛因斯坦作為經典物理學的代表人物,對此表示懷疑,覺得這要能成立簡直是「見鬼了」。
百餘年來,量子力學的許多理論不斷得到實驗結果支持。但對於量子糾纏這個具體問題,目前的實驗結果還不能最終定論。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的陸朝陽教授告訴新華社記者,雖然已有許多實驗支持量子非定域性正確,但都還存在一些理論上的漏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現自由意志的量子非定域檢驗,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實驗是百分之百地完全關閉所有的漏洞」。
中國即將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從而提供一個在太空進行實驗的平台,將有望通過超遠距離的量子糾纏實驗,來實現對量子非定域性的檢驗。量子衛星項目的首席科學家是潘建偉院士,陸朝陽是潘建偉團隊的主要成員之一。他說,團隊計劃做相關實驗,「希望通過衛星的幫助更好地回答愛因斯坦的世紀之問」。
命名:致敬科學先賢「關於這顆衛星的命名,我們考慮了好久。」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說,最終命名為墨子,緣起於已故著名教育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老教授錢臨照。
據了解,錢臨照作為老一輩光學、科技史研究者,早年對墨家經典著作《墨經》有過深入研究,發現其中有不少與現代科學知識相通的記載,比如墨子在《墨經》中提出的「光學八條」。
「墨家邏輯是全球三大古老邏輯體系之一,而邏輯體系是科學的基礎。」潘建偉說,墨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發現了光線沿直線傳播,並設計了小孔成像實驗,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礎。
「就像國外有伽利略衛星、開普勒望遠鏡一樣,以中國古代偉大科學先賢的名字來命名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將提升我國的文化自信。」他說。
據了解,作為中科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專項首批科學衛星之一,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將在國際首次開展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空間尺度的量子隱形傳態等多項實驗。目前量子衛星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





TAG:深圳商報 |
※回答愛因斯坦「百年之問」——中國量子研究領先世界
※世界矚目:中國量子衛星實現愛因斯坦的鬼魅般的遠距作用
※愛因斯坦之夢
※中國天空射出紅光墨子號量子衛星面世 愛因斯坦的世紀之問被破解
※宇宙中的暗能量,為愛因斯坦洗冤
※「顯微鏡」衛星將驗證愛因斯坦等效原理
※愛因斯坦之最
※「特斯拉」與「愛因斯坦」爭鬥,愛因斯坦甘拜下風?
※二戰結束後,西德政府邀請愛因斯坦回國,被愛因斯坦一口回絕
※愛因斯坦預言成真 證實宇宙存在時空空洞
※被歷史遺忘的科學家——「中國的愛因斯坦」束星北
※愛因斯坦預言:火神星並不存在
※理想是頑固的——愛因斯坦與量子
※愛因斯坦為何放棄德國國籍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將面臨衛星的一大挑戰
※中國科學實驗衛星剛剛證明:愛因斯坦錯了!
※他取走愛因斯坦的腦子,企圖發現愛因斯坦天才的秘密
※美國向日本投原子彈,愛因斯坦阻止,杜魯門兩個問題讓他啞口無言
※愛因斯坦密信曝光:希特勒是瘋子 美國與納粹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