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俞平伯:《紅樓夢》好像斷紋琴

俞平伯:《紅樓夢》好像斷紋琴

俞平伯:《紅樓夢》好像斷紋琴



俞平伯:原名俞銘衡,字平伯,湖州人。作家、紅學家,新文學運動初期的詩人,中國白話詩創作的先驅者之一,清代樸學大師俞樾曾孫,與胡適並稱「新紅學派」的創始人。191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任教。

一九七八年秋,從「文革」中緩過氣來的俞平伯開始寫一組關於《紅樓夢》的隨筆《樂知兒語說〈紅樓〉》,第一篇《漫談紅學》里,他有一個新奇的比喻:《紅樓夢》好像斷紋琴,卻有兩種黑漆:一索隱,二考證,自傳說是也。


《紅樓》妙在一「意」字,不僅如本書第五回所云也。每意到而筆不到,一如蜻蜓點水稍縱即逝,因之不免有罅漏矛盾處,或動人疑或妙處不傳。故曰有似斷紋琴也。


若夫兩派,或以某人某事實之,或以曹氏家世比附之,雖偶有觸著,而引申之便成障礙,說既不能自圓,輿評亦多不愜。


夫斷紋古琴,以黑色退光漆漆之,已屬大煞風景,而況其膏沐又不能一清似水乎。縱非求深反惑,總為無益之事。「好讀書,不求甚解」,竊願為愛讀《紅樓》者誦之。

概言之,《紅樓夢》是斷紋琴,「紅學」之索隱與考證是黑漆。《紅樓》文意如古琴斷紋,其形成也無跡可求,其現身也造化天工。


拿《紅樓》去索隱與考證,就好比給斷紋琴再上兩道漆,可謂暴殄天物,大煞風景。此處最妙的是將《紅樓》的「不免有罅漏矛盾處」,聯繫到「有似斷紋琴」:


古琴斷紋產生於漆的長年受到風化與震動,縱橫交錯極不規則,雖然這正是它珍貴的地方,但在外行看來不免像是有了損傷,《紅樓》里「罅漏矛盾」的情形不也近乎此嗎?——頗疑心這一新奇比喻的發端就在這裡。


在俞平伯心中,讀《紅樓》最好的態度是「無言最妙,如若不能,則不即不離之說,抑其次也。神光離合,乍陰乍陽,以不即不離說之,雖不中亦不遠矣」。


還是這一組文章,他在一篇《從「開宗明義」來看〈紅樓夢〉的二元論》的末尾又談到了對「紅學」的態度:

人人皆知紅學出於《紅樓夢》,然紅學實是反《紅樓夢》的,紅學愈昌,紅樓愈隱。真事隱去,必欲索之,此一反也。


假語村言,必欲實之,此二反也。老子曰:「反者道之用」,或可以之解嘲,亦辯證之義也,然吾終有黑漆斷紋琴之憾焉。


到這裡,俞平伯以琴說《紅樓》的意思就完全清楚了。


從這一組文章來看,俞平伯對琴是比較熟悉的。像他那樣出身名門的舊家子弟,全然昧於古琴的可能性不大。


他的長姊俞琎據說就能彈古琴,則在一九〇八年長姊出嫁之前,他們是朝夕相處的罷。琴對俞平伯來說,從幼年起便不陌生,但交結琴壇的主流人物,多半還是在一九四九年以後。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八日,俞平伯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在浙江視察時遇到了正在杭州普查古琴的查阜西,兩天後的晚上,俞到查住處聽琴簫合奏《平沙落雁》,隨後查又與友人以簫合奏《刺虎》、《彈詞》各一段,俞「跟著唱」。


二十七日王迪為這兩位前輩在西湖邊拍合影,但「未照好」。現在能看到的他們的合影,是《查阜西琴學文萃》卷首的一張,查阜西站立著唱《九宮大成·大江東去》,俞平伯蹲坐著打板。時間定格在那一瞬間。


丁亥孟秋初五日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子不語(微信號:cn13714982102)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唐詩三百首賞析


推薦理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中國最大的唐詩愛好者社區,唐詩之美,你我共賞!


武俠愛好者


推薦理由: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熟悉的武俠作品作家:梁羽生、金庸、古龍、溫瑞安、黃易等等,刀光劍影,兒女柔情!


詩經


推薦理由: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之美,你我共賞!


網友推薦好文


回復「數字關鍵詞」,可看對應熱文,例如:


【1】陳曉旭「演活」了林黛玉


【2】賈寶玉的經典愛情表白:你放心


【3】寶釵:一個天然生性空無的女子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樓夢賞析 的精彩文章:

陳丹青:好的教育就是少啰嗦
步步為營:襲人在賈府下的三步棋!
孟小冬和梅蘭芳的情史:你若無情我便休!
崇尚閨房之樂的青春少婦
一個人的教養決定靈魂的高度

TAG:紅樓夢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