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古玩市場如何做到不吃藥不被騙?
在古玩圈子裡,時常聽說張三「打眼」李四「吃藥」的趣事,或者說「吃藥」的經歷會發生在每個人的身上,只是自己渾然不知。隨著炎炎夏日的到來,古玩市場熱情依然,每到周末,在古玩市場中都有很多藏友希望能撿到「漏兒」,但一不小心,就容易看走眼。
「古玩吃藥」專盯三類人
古玩界中,「吃藥」和「打眼」經常成為藏友們之間的趣談。買到假東西,就像吃雞肋,「玩」之無味,棄之可惜,自當是吃了啞巴虧,便又有了「交學費」這個詞。
那麼,哪三類人容易「吃藥」呢?
「吃藥」人群前三名中,「土豪」無疑排第一。一般情況下,「土豪」不在意錢,也沒有時間去研究古玩,只要看上眼,無論真假好壞,先拿了再說,這種「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情況下,很容易「吃藥」。其次是「撿漏兒」者,此類人總是希望在「地攤淘寶」中大顯身手,把平時所學的鑒寶技巧運用到實際中,以小价錢買來好寶貝,可能正在你沾沾自喜的時候,已經吃了「葯」。還有就是「暴躁型」藏友,該類藏友看著身邊的藏品不斷暴漲,奮不顧身地跳進「古玩界」,打算放開胳膊大賺一筆,一不小心就上了「道」,這類藏友也是很容易「吃藥」的。
俗話說:一入古玩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古玩「吃藥」雖在所難免,但藏友們也要擦亮眼睛,防患於未然。那麼古玩市場都有哪些主要「騙術」呢?
熱衷講故事
自古以來,能給古玩編造離奇的故事,是古玩騙子的基本功,他們藉助於祖傳、盜墓、名人所贈或上拍寶物等說辭吸引買家,並能生動地講出「寶貝」地前世今生。此時如果聽得入迷,就說明你已經放鬆了警惕,很容易受騙。
都是「光線」惹的禍
把玩藏品,最好在自然光下,光線昏暗或者刺眼,都會影響藏友們對藏品真假的判斷。如果當你走進一家古玩店,發現光線昏暗,不要以為老闆是省電的「吝嗇鬼」,很有可能是一個圈套,讓你對藏品的光澤和包漿作出錯誤的判斷,進而上當受騙。
「民國造」成「贗品」代名詞
也許你不好買到上千年的古董,但民國時期的藝術品傳世很多,這就為「民國造」或「名國產」的說法提供了條件。當你盯上了一件「寶貝」,賣家告訴你是「民國時期」所造,就要當心了。
「鄉下人」騙術高
當你在一些古玩市場的地攤上淘寶時,經常會看到一些身著樸實衣衫的莊稼漢,操著濃重的鄉下口音,擺著一兩件「寶貝」售賣,這些「寶貝」可能是「祖傳」的,也可能是從鄉下收來或撿來的,總之伴隨著離奇的故事,當你沾沾自喜地認為自己終於要「撿漏兒」時,很可能已經上當了。
網路騙術「防不勝防」
古玩市場《防騙寶典》
寶典1:讀萬卷書
古玩收藏,一定要看一些正統的收藏類書籍,學習各種鑒寶知識,總結古玩收藏的技巧,並多向身邊的「高手」請教,學好「基本功」要紮實,為以後「上手」做準備。
寶典2:切勿「紙上談兵」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無論你看過多少鑒寶的書籍、微信或電視節目,都無法代替「上手」。在古玩市場,多看、多聽、多觸碰,對藏友的「眼力」鍛煉是有好處的。但如果你是「新手」,就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要輕易掏錢出來。
寶典3:堅持「四不」原則
「新手」在逛古玩市場時,要堅持「四不」原則。不亂詢價還價,不輕易伸手,不買貴的,不買不懂的。掌握這四點,就不容易「吃藥」了,還會受到古玩界的尊重。
ID:185--1677--2308





TAG:文史集結號 |
※逛文玩市場如何不吃藥不被騙
※買盆栽又遭了?花卉市場有貓膩,教你如何才能不被坑!
※這樣去古玩市場你不會被騙
※不能錯了!超市和市場不會告訴你,這些便宜水果餓死都不能吃!
※逛文玩市場,看到這些千萬不要碰!比鬼節還可怕!
※市場上這5種魚,再便宜也不能買,吃了對身體不好!
※我們在古玩市場碰到了「馬伊琍」,看看她在把玩什麼呢
※籽料市場謠言四起不可信!哪些謠言讓你收藏到了不值錢的和田玉?
※古錢幣市場已無人不曉,難道你還不瞅準時機嗎?
※全球讓人望而生畏的農貿市場,這裡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食物
※翡翠極品都去了哪?當然不在市場上!都在拍賣會上知道嗎?
※醜陋又臭味且不可食用的菌,為啥還有人拿到菜市場賣
※古玩市場為什麼「不打假」?
※馬云:不是真想把無人超市推向社會!也不為搶佔市場!為了什麼?
※滴!澳門人去菜市場再也不用抓一把散紙買菜了!你高興否?
※古代錢幣市場的火爆,讓你想像不到,太驚人了
※菜市場上看見這種魚,再便宜也不要買!吃了會中毒!
※想不到!菜市場里藏了這麼多天然感冒藥、抗癌藥
※童年的味道是抹不去的記憶,這些零食在哈爾濱市場仍然能買到,看看你吃過幾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