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月,《七月》,七月流火

七月,《七月》,七月流火

文化丨立秋: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七月,《七月》,七月流火







文/戈帆


七月,《七月》,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送清涼


第一次讀到《七月》時,就被淳樸的敘事詩風和那些記實性詩句而感動。


《七月》屬於十五國風中的《豳風》。豳(bīn),又寫作邠,是周朝的祖先公劉遷居開發的地方,在今天的陝西旬邑、彬縣一帶,也就是我的故鄉所在地。小時候常聽長輩講,我們那裡留存周人舊俗多一些。後來讀到《漢書·地理志》發現「其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穡,務本業,故豳詩言農桑衣食之本甚備」這樣的評述,就更感到《豳風?七月》的親切。


七月,《七月》,七月流火



我國古代有夏曆、商曆、周曆之分。在漢代實行太初曆以後,曆法才基本固定下來。《詩經》中出現了兩種曆法並存的現象。如《小雅?四月》用夏曆,《豳風?七月》是周曆和夏月並用。在詩中,兩種曆法的表述是有區別的。「七月流火」之「七月」指夏曆的七月(相當於公曆八月),「一之日」其實是「一月的日子」,其中的「一月」是指周曆的一月,也就相當於夏曆的冬月,即十一月;「二之日」、「三之日」可依此類推。「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星名,也稱大火,是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夏曆七月黃昏的時候,它出現在偏西的天空上,隨著夜深,逐漸下沉,「流」就是形容逐漸下沉的樣子。因此,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天氣炎熱顯然不盡合適。



七月,《七月》,七月流火


《七月》展示的西周初年農耕奴隸們的生活圖景是豐富多彩的。春夏蠶桑耕作,秋天收穫入倉,冬季打獵雜役,一年到頭辛勞和饑寒永無休止,還常常受到蹂躪的威脅。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這時我似乎看到在黃鸝歌唱的陽春佳節,女奴挎著深深的籃子,沿著一條小路向桑林走去的生動畫面。



七月,《七月》,七月流火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春天的白晝長而又長,採集的白蒿多而又多,其辛勞的感慨充溢於字裡行間。



七月,《七月》,七月流火



「載玄載黃,我朱孔陽」,又是黑里透紅的,又是黃色的,又是鮮艷的大紅色的,好不熱鬧,然後陡然一結:「為公子裳。」都是給貴族做衣裳用的。「嗟我農夫」是為無衣無食、辛苦不已的悲慘生活不時發出的慨嘆。



七月,《七月》,七月流火



我更感動詩中的草木昆蟲,如蟋蟀隨著氣候趨冷而內移,由野而宇,由宇而戶,由戶而床,讀著讀著我的心也充滿寒氣。蟲且知寒,人向何往?那些先民他們的漫漫寒夜到底是如何度過的?



七月,《七月》,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豳風?七月》最終帶給我的感覺是沉重的。故鄉重教育,文化氛圍濃,常用「豳風悠悠」來表述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大抵也是由於《豳風?七月》的緣故吧?在《詩經》的天空下,在七月里讀《七月》,我想受益的不只是豳風故地的我們。



七月,《七月》,七月流火



【作者簡介】戈帆,陝西省攝影家協會、陝西省詩詞學會會員,喜歡寫作和攝影,有多篇詩文和攝影作品見諸於報刊和新媒體。


————————————————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


《作家洪與》微信號:hongyupt


顧問:朱鷹、鄒開岐


編輯:洪與、姚小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七月半——中元節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貴州七月半風俗拾趣
關於岳飛,千年憤悶再回眸
讀書,就是在為自己離開這個世界時收拾行李?

TAG:閱讀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七月半,七月半
六月走,七月來
七月七的詩情,七月七的痴念
9月19日,陰曆七月廿九,星期二!
七月棗,八月梨,九月的柿子紅了皮
9月9日,陰曆七月十九,星期六!周末愉快!
8月29日,陰曆七月初八,星期二!
9月14日,陰曆七月廿四,星期四!
七月在夜,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老沈早報,9月2日,星期六,農曆七月十二!
七月十五日月圓功課
彭捷:七月,是我的七月
五月不健身,六月張惠妹,七月變李湘,八月變韓紅
六月不脫毛,七月獼猴桃
七月半,河燈漫
六月未絕,火七月已經來到!
七月七,七什麼?
七月初七·七夕節
9月9日,周六,农历七月十九,十二生肖喜忌及运气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