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究竟是誰葬送項家天下的告密者:漢射陽侯劉伯

究竟是誰葬送項家天下的告密者:漢射陽侯劉伯

關於中國歷史上的著名飯局,「鴻門宴」若稱第二,沒有哪個飯局敢稱第一。也許很多人都知道,之所以能有這場飯局,全是因為兩個人的告密。


事情還是要從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之死說起。這一年,秦始皇到南方遊覽,路途遙遠,顛簸勞累,秦始皇病了,卻又不肯讓人知道,最終走到沙丘(河北廣宗)時死掉了。秦二世上台後,暴政更為嚴重,先是有陳勝、吳廣造反,天下群雄紛紛響應,在眾多造反人物中,劉邦和項羽的實力越來越大。前208年,劉邦與項羽在天下諸侯所擁立的楚懷王面前立下誓言,「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項羽是個很實在的人,他認為要進入關中,就必須先滅掉秦朝大將章邯領導的秦軍主力,於是,他並沒有繞道,而是直接向河北巨鹿進發,在那裡,他砸鍋鑿船,與章邯軍背水一戰。戰鬥打得很艱苦,最終,項羽取得了勝利。當他吃掉秦軍主力,準備率軍從函谷關西入關時,探子卻報告他說,劉邦已定關中,並派軍把守函谷關。

劉邦為什麼這麼快,原因是他投機取巧,避開了秦軍主力,繞道南陽,沒費什麼周折就於前206年進入關中,當時的秦王子嬰投降,等於說,是劉邦把秦朝滅掉了。在滅掉秦朝後,他又派人把守函谷關,目的就是不讓諸侯王進關。當然,項羽也在他的目的之內。但為了讓各路諸侯認為他沒有稱王之心,他把軍隊駐紮在咸陽城外的霸上。但是,他所不知道的是,項羽在打敗章邯收編秦軍與各路諸侯軍後,實力猛增幾倍,擁有士兵四十萬,對外號稱百萬。


在函谷關前,項羽開始並不想攻關,他一直就不曾把劉邦放在眼裡,所以始終認為,劉邦即使先進入關中,也只是自己的前鋒。但第一個告密者的到來,讓他怒氣頓生。


這個告密者叫曹無傷,是劉邦軍中的左司馬。他告密的內容主要有三點:一、劉邦要做關中王;二、劉邦想獨佔秦宮珍寶;三、劉邦想讓秦降王子嬰為相。


曹無傷這個人在歷史上留下來的資料並不多,有人在分析他的告密心理時,曾提出過很多種可能。當時,劉邦有兵十萬,與項羽相比,實在是強弱立判。曹無傷很可能是看到了這一現實,所以,想要提前投靠項羽。還有人認為,曹無傷是項羽安插在劉邦身邊的卧底。但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後來項羽把曹無傷出賣給了劉邦,就如同當年紂王把崇侯虎出賣給周文王一樣。

那麼,告密者的基本心理之一「保身」很可能就是曹無傷充當告密者的原因。項羽在得知這樣的消息後,立即發兵攻下函谷關,然後自己率領四十萬大軍,進駐距霸上不遠的鴻門,並派人去邀請劉邦到鴻門來吃飯。


劉邦在收到請帖後,知道這頓飯並不好吃。項羽攻破函谷關就是明證。但他肯定沒有想過項羽在這個時候想要殺他,所以,他雖然擔心,卻未有性命之慮。


項羽這面,正在跟他的叔叔項伯商談殺掉劉邦的計劃,項伯聽了後,大吃一驚。商量完畢後,他立即趁著夜色騎了快馬跑到霸上,要見劉邦的謀士張良。


項伯見到張良後,就把自己侄子要殺掉劉邦的計劃說給了張良聽。這場飯局的第二個告密者由此誕生。項伯之所以這樣做,純粹是為了報恩。秦朝時,項伯殺了一人被秦政府追捕,當時張良在四處流浪,一不小心就救下了項伯。項伯這個人別的本事沒有,記恩倒是高手。他就這麼一直記著,並且始終和張良保持著聯繫。


最後他對張良說,你的主子一死,你也難保不大禍臨頭,還是快點離開劉邦,另尋他路吧。但張良也是個忠貞之士,讓他在這樣危急的時刻離開自己的主子,不是他的性格。

他把項伯叫進劉邦的房間,三人談了很久。項伯回到項羽營中後,就找到項羽,居然還很氣憤。他對項羽說:「人家劉三(劉邦)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日夜望您來,豈敢反乎?」


項羽有人證,就是那個告密者曹無傷,他回答叔叔:「曹無傷在他軍中,難道還看不清楚他不成?」


項伯立即就露出鄙視的樣子來,他說:「他是個無恥的告密者,背叛他主子來您這告密,您怎麼會相信一個這樣人的話?」


項羽恐怕在江邊抹脖子後,都不知道,他叔叔這句話其實是在做自我批評。不過,項羽的確討厭告密者,可他還是認為劉邦的確有反意:「他既然沒有反我之意,但他入關後為什麼要派人把守函古關?」


無恥的告密者這個時候已經充當了對方的說客:「他還不是為了您,萬一有別的諸侯從函古關進入關中呢!」

這話說得非常到位,項羽居然沒有拿出反駁的話來。項伯見侄子不說話了,立即動用所有語言,說動項羽,讓他不要在飯局上殺劉邦。


項羽很可能當時就答應了他叔叔。第二天,劉邦壯著膽子只帶了百餘人到鴻門,與項羽見面。


鴻門本是個小村落,南依驪山,北臨渭河,地扼由潼關至長安交通大道的要衝。由於年長日久,車壓馬踏,雨水沖刷,道路逐漸凹陷,形似鴻溝,「有同門狀,謂之鴻門」。


在它的南邊不遠處就是由天下刑徒七十餘萬「治驪山,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的「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巨大的始皇陵。

秦始皇不過在那裡才躺了七年,劉邦和項羽兩個人就開始在他陵墓旁討論由誰來坐他的天下的問題,這實在讓人不勝唏噓。


參加這場飯局的有下面幾人:項羽、范增、劉邦、張良,還有告密者項伯。


在中國的宴席上,人們總要禮讓長者、客人坐上席,以示尊敬。所謂上席,一般是指坐北面南的位子,也有的是以居西面向東,靠牆為上,根據地形而定。所以,項羽、項伯坐上席(居西面東),謀臣范增次之(居北面南),沛公再次之(居南面北),張良最末(居東面西)。


幾個人都不知道,他們吃的這頓飯會被後人屢屢提及,並成為歷史上的一個著名飯局。范增這個人,我們大家都知道,他是那個時代最有智慧的謀士,在昨天,他與項羽商量以玉為信號,只要他一舉玉,項羽就摔杯子,後面就會衝出來一群刀斧手把劉邦與張良大卸八塊。但雙方坐定,開始談話後,范增舉了三次玉,也不見項羽有動靜。范謀士著急了,知道項羽又犯了婦人之仁。於是跑到後面,叫住項羽的侄子項莊說:「大王心慈手軟,你進去敬酒,請求舞劍助興,趁機殺了劉邦那小子。」


項莊很年輕,對殺人的事自然熟悉得很,他端著杯酒進來,敬了項羽一個,就去兵器架上拿了一柄劍,對項羽說道:「大王與沛公飲酒,軍中沒有什麼娛樂,請讓我舞劍助興。」


項羽表示同意。項莊略一準備,就挺劍躍入中央,舞了起來。舞來舞去,張良看出來了,項莊的劍有所指。他想,一旦這小夥子突然給劉邦一劍,那是無論如何都躲不過去的。他把求救的目光投給了項伯。告密者立即心領神會,也去兵器架上取了兵器,對項羽說:「一人舞不如雙人舞。」說完,就跳到中央,只在劉邦桌子前亂舞一氣,擋住了項莊的劍。項莊找了好幾個機會想要下手,但都被項伯肥胖的肚子阻住了。


張良已經看到項伯開始氣喘,覺得這樣下去根本不是辦法,就走出來,找到跟來的猛夫樊噲,把裡面的形勢一說,樊噲想都不想,就衝進了房間。一看當時情景,青筋迸出,頭髮上指,目眥盡裂,儼然一副要咬人的架勢。項羽雖殺人無數,但還沒有見過這樣的人,他為之一驚,按住腰中劍:「客何為者?」


張良從樊噲屁股後閃出來,道:「是我家主人的車夫,叫樊噲。」


項羽大笑,說道:「果然是壯士!喝酒。」


廚子馬上端了碗酒給樊噲,樊噲也不說謝,一口氣喝盡,好像還沒有喝足。項羽又大叫:「賜之肉。」


廚子從架子上割了塊生肉,扔給了樊噲。樊噲似乎根本不知道那肉是生的,睜著眼睛就咬。項羽點頭稱讚:「壯士!再來酒?」


樊噲的生肉好不容易進了胃,酒精和生肉開始發生作用,他向項羽大叫道:「臣死且不避,此酒安足辭?沛公先破秦入咸陽,一草一木都不敢動,就等著您來。如此勞苦功高,您卻想殺他,這和暴秦又有什麼兩樣!」


劉邦立即表示出很委屈的樣子,「是啊,將軍,您怎麼會懷疑我呢?」


項羽這個時候就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出賣了告密者:「你的左司馬曹無傷告的密。」


劉邦倒抽一口氣,又是解釋,又是打包票。項羽這個時候已經相信劉邦了,開始大碗喝酒。劉邦知道危險期已經度過,但還怕節外生枝,就尋了個借口上廁所,帶著人跑回霸上去了。張良在項羽問劉邦何在時,回道:「沛公已經不勝酒力,不能親自前來告辭,令我將白璧一雙敬獻項王,玉斗一對敬獻亞父,並再次對大將軍表示深深的敬意!」


范增已經氣得說不出話來,項羽卻毫不在乎,因為他知道「王」肯定是他的了。劉邦那小子根本沒有膽子跟自己搶「王」。


劉邦回到軍中後,叫來告密者曹無傷,斥責一番,然後殺掉了。曹無傷得到了告密者應有的下場,可另一位告密者項伯卻沒有被出賣。這真是蒼天無眼。


項伯不但是個最合格的告密者,還是一個徹底的叛徒。如果不是他,後來的歷史很可能就改寫了。告密者改變歷史的事情寥寥無幾,項伯可謂是個例外。


他為什麼會告密,前面講過,他只是為了報恩。說實話,這種告密應該被人原諒。可當朋友之誼與政治利害相衝突時,項伯的告密就絕對不值得原諒了。要知道,當時的劉邦與項羽已成為政治上的生死對手。作為項羽的人,無論如何,都應該站在項羽這一邊,而不是一面告項羽的秘密,還一面維護著接收者劉邦。


項伯這個人似乎讀的書不多,但我們通過他告密的心理動機來看,他對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封建正統的倫理道德,諸如「仁、義、禮、智、信」等這些宗法等級觀念卻相當熟悉,並且用它們來支持自己的行動。於危難中不忘朋友,有恩必報,這種高尚的情操,不但可貴,而且難能。但是,項伯仍舊擺脫不了卑鄙告密者的身份。


幾年後,項羽自殺於烏江,卑鄙的告密者項伯被劉邦封為射陽侯,受封三年後終於死掉了。他為什麼會被封侯,司馬遷在《漢功臣侯表》中有解釋:「漢王與項羽有郄於鴻門,項伯纏解難,以破羽纏嘗有功,封射陽侯。」恐怕這還不是全部,他的告密者身份應該為他的「侯」增加了許多砝碼。


同樣是告密者,曹無傷被殺,項伯被封侯。可見,告密者想要通過告密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必須要找好秘密接收者。這和秦朝時代的告密完全一樣,秦始皇時代雖然將告密列到法律之中,但告密者都把接收者秦始皇當成了一個不能託付秘密的人——仇人,所以,秦時代,告密者寥寥。項伯才成為那個時代最有名氣的告密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文讀史 的精彩文章:

漢代永巷 揭秘中國最早專門收監女囚犯的監獄
揭秘:哪一位皇帝的家族因自相殘殺而滅族?
龍潭之役白崇禧擊潰孫傳芳 奠定「小諸葛」戰神盛名
揭秘:杜聿明兒子在台灣竟被吝嗇蔣介石逼死
親日派的何應欽:1935年為何兩遭日本暗殺

TAG:談文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秦時明月:項家風林火山齊聚,田言懟田虎爭當俠魁
項伯為何再三地害自己的親侄?項家人最後全被劉邦改姓了劉
項伯為何要再三地害項羽?項家人最後全被劉邦改姓了劉
項羽傳之項家將起兵
滅秦項家五大將:項梁第二,項羽第三,第一位戰死前立下滅秦誓言
流氓也造反:劉邦加入項家軍
暑假給小孩割小雞雞,這些事項家長要知道!
朱項兩家鬥氣 祠堂各貼了副對聯 項家取得壓倒式勝利
劉邦用錯人,親信背叛老家失手,三次圍剿幾近喪命!而項家軍一千人即獲成功!
滅秦初期因殺敵忽然壯大的項家軍
做家務燃脂重磅報告:10項家務中做哪個活燃脂會最多?
段祺瑞的一項家規,無人敢違反,他違反一次,主動關兩天緊閉
家務減肥兩不誤:10項家務中做哪個活燃脂會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