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第十九回張良拾履得兵書

第十九回張良拾履得兵書

「兄長若真能含心忍性,十日後可往市集一游。有一黃髮老者,即是待兄之人。無論老者要兄做甚,兄都宜遵從,不可違拗。切記!切記!」


文/庋恥齋


【第十九回】張良拾履得兵書

如何靜把心觀。


不得石翁點破,


有志更是憂煩。


有身便是有患,

天社山位於成都之南四十公里新津縣境內。五峰鼎峙,連綿不絕;五津環繞,氣象萬千。數千年前,古蜀先民就在此地生息繁衍。寶墩古城舊址靜卧山麓,山上遠古祭祀遺迹尚存。天社山自伏羲祭祀皇天社稷以來,便成仙源。歷代傳承不絕,高真輩出。相傳軒轅黃帝在天社山鑄鼎煉丹,乘龍飛升後來老子西出函關也隱修於此。張道陵天師創立五斗米道,這裡便成為了道教二十四治之一的稠粳治。自此,相關的歷史人物層出不窮,天社山的故事更是異彩紛呈。

第十九回張良拾履得兵書



道教二十四治之一的稠粳治。(資料圖)


脫 離 險 境

始皇帝見刺客逃遁,心中大怒,當即下詔,命廣索天下,務求要將刺客擒獲。再說張良被一人救去,那人背著他,跑出十餘里方才停下。張良被那人放下後,抬頭一看,卻道是誰!只把張良羞得無地自容了!只見子瑤一身緊靠,做男子裝素,想是奔跑累了,放下張良便在路邊坐著歇氣。張良在一旁扭扭捏捏,不知怎麼開口,只覺得尷尬萬分。


子瑤歇夠起身,撣了撣衣衫上的塵土,對張良道:「兄長受驚了。」張良支支吾吾,滿臉羞色。子瑤道:「此處不宜久留,兄長還是跟子瑤先回再說罷。往前里許,存有馬車,兄長與我還是速去吧。」張良聽子瑤如此一說,也只能跟著她去了駐車所在。

第十九回張良拾履得兵書



命駕車家僮不得回淮陽,徑直往下邳去(資料圖)

上了車,子瑤命駕車的家僮不得回淮陽,徑直往下邳而去。到了下邳,已經是深夜,馬車駛進一個農家院子停了下來。張良問:「子瑤,此是何地?」子瑤微微一笑,道:「此處是子瑤一年前便為兄長籌措的避難之所。如今兄長有難,正好用上。」「難道子瑤未卜先知,知我有今日之厄?」張良不由大驚。子瑤道:「兄長路途辛苦,暫且先去洗漱休息。一切待明日子瑤再告知兄長。」


第二天張良起床,讓家僮伺候著梳洗完去了堂屋。子瑤已經備好早餐,在等候張良了。見張良進來,便請他坐了首位,自己坐在側位相陪,卻並不提昨日之事。張良吃罷早餐,家僮撤去盤盞,端來香茶,子瑤還是不語,只顧品杯中佳茗。張良實在按捺不住,放下手中茶碗,欠身對子瑤道:「昨日若非子瑤相救,張良之命休矣。」子瑤把茶碗放下,道:「子瑤非是救兄,實是救天下。」


講 實 話 罷


「此話怎講?」張良不由驚詫。「兄刺嬴政,即便功成也僅亡嬴政一人而已。嬴政若亡,誰可代之?兄逞匹夫之勇,為血國讎,子瑤不敢阻攔。如今事敗,兄當做何處置」子瑤又啜了口茶,「即便嬴政亡於鐵鎚,天下易主,兄怎可預料是賢是庸?嬴政既亡,其子孫必大索天下以求兇手,於百姓何福?徒增殺戮而已!」「子瑤教訓得是,日後為兄還望子瑤提點。」張良聽罷子瑤所說,不由得羞愧。又想起昨日子瑤背負自己在樹林穿梭跳躍,平日里卻並不見子瑤習武,心下也不由疑惑,便問道:「昨日子瑤救我,奔跑如飛,秦兵也追趕不上,你一個弱質女流,如何學得如此功夫?」

子瑤猶豫片刻,道:「事到如今,便實話對兄長講了罷。子瑤奉天命托生張府,雖是人身卻仙根未失。兄乃濟世之才,子瑤到此也是為了助兄輔助聖主,滅暴秦,開盛世。」

第十九回張良拾履得兵書



王氣生,待明主(資料圖)


於是碧瑤便將自己如何從天社山奉老子法旨降生張家一一道給張良聽。張良聽了子瑤道明來龍去脈,心下驚奇。不過轉念一想:見以往子瑤聰慧過人,昨日又大顯身手,不由自己不信。心中也暗暗下了決心,韜光養晦,以待明主。子瑤見張良恢復常態,便問道:「兄長可還記得往歲你我在韓城家中賞雪,王氣生於東南么?」張良道:「子瑤要是不提,我倒忘了。」「王氣生於東南,必有聖人生之。待時機至,兄可前往輔之。」子瑤想了想,又道,「兄以前所學治國之道遠遠不及所用。征討天下,兵法是缺不得的。」


張良起身整理衣冠,恭恭敬敬對著子瑤施了一禮,道:「為兄不才,還望子瑤指點。」子瑤從荷包摸出三枚金錢來,取了個乾淨杯子在桌上搖了一卦,凝神思考了半晌,對張良道:「兵法之事非我所長。不過,兄有緣得遇異人,但以兄之清傲,難受其辱。」張良嘆息一聲:「子瑤啊,兄經此次一厄,已經是傲氣全無了。」「兄長若真能含心忍性,十日後可往市集一游。有一黃髮老者,即是待兄之人。無論老者要兄做甚,兄都宜遵從,不可違拗。切記!切記!」子瑤收了金錢,便自顧喝茶。張良聽子瑤一席話,銘記在心。謝了子瑤,自己便回房看書去了。


張 良 拾 履


話說張良收斂了心性,在家中讀書寫字,每日除了吃飯茶時與子瑤閑談幾句,並不外出,也不與外人交道。不覺十日轉眼即過。張良這日用過早餐,信步到了市集上。來來往往了好幾個來回,也未見什麼黃髮老者。走得累了,張良便在一處乾涸小河的橋上坐著休息。心中還在想子瑤的卦到底靈驗與否,就聽旁邊一個蒼老的聲音道:「小子!在此發什麼呆?速下橋與我取鞋來!」

第十九回張良拾履得兵書



張良為老者穿好了鞋(資料圖)


張良聞言不由怒起心頭,站起身來,就欲毆打那人,突然又想起子瑤前日叮囑,於是強忍憤怒,打量那老者。卻見他雞皮黃髮,身穿褐色葛布長衫,足下只有一隻鞋,左足剩只白襪,架個二郎腿在那裡晃蕩,也不知何時坐在張良旁邊。張良穩下心,恭恭敬敬抱拳向老者施禮,道:「遵命。」


說罷便下到橋下,為老人拾起鞋子,爬上橋來,抖落鞋上塵土雙手遞給老者。老者看著張良,道:「與老夫穿上。」


張良當即跪下,老者伸出左腳,等著張良把鞋給他穿好。張良為老者穿好了鞋,方才起身。老者道:「小子!老夫右腳之鞋落也!」張良不待召喚,立即下橋,取來鞋子,又跪著為老者穿上。老者待張良為他穿好鞋,又脫下左腳的鞋子扔到橋下,張良不等老者發話,自己便下橋將鞋子撿了起來,同樣是跪著為老者穿好。老者等張良穿好了鞋,起身整了下衣衫,哈哈大笑道:「孺子可教也!待五日後清晨,你來此處會我。」


張良連忙跪下道:「遵命。」老者卻不搭理,起身揚長而去了。張良追之不及,只好轉身回家。(編輯:妙眼)

第十九回張良拾履得兵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第二十回定漢基碧瑤歸位
大學教師為弘道放棄前程卻深得校長支持 記白雲深處人家網站創建十一周年記
武當山道教學院首屆道教高功音樂學習班招生
七月半,鬼門開,是誰在掌管幽魂的生死大權
列子拒粟:真正的福報不在一時一刻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