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帝王如何從「政治世家」手中收回權力?

古代帝王如何從「政治世家」手中收回權力?

古代帝王如何從「政治世家」手中收回權力?



政治世家往往演變為家族式的結黨營私,因此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會嚴厲地防範政治家族的挑戰。通常的情況下,皇帝不會孤軍作戰,而是尋找有力的奧援替代這些「專業治國」者。

政治有時就像一個黑洞,一旦你被它吸引,就將終生無法擺脫,直到被看不見盡頭的權力鬥爭所吞沒。這個黑洞不但可以吞沒空間,甚至可以吞沒時間。


在中國,許多家族千百年來累世的命運就是從事政治,一代又一代年輕人肩負家族的使命投入王朝的興衰更替。他們創造歷史,同時也被歷史碾壓而過。


歷史上最有名的政治家族是隴西李氏。秦國大將李信是這個家族的佼佼者,之後這個家族在1000多年的時間裡人才輩出,從未退出過歷史的中心舞台。家族成員身上蘊藏著漢民族的勇氣基因,李廣、李敢、李陵祖孫三代名將,皆縱橫塞北。李廣一生冒險無數,匈奴聞之色變;李陵率步兵5000,敢挑戰單于8萬騎兵。


隴西李氏在李淵和李世民時代終於達到輝煌頂點,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大唐王朝。但同時盛極而衰,開始走向覆亡。以軍功為傳統的李氏家族的剋星是一個女人,無數李氏皇族子孫死於其手。我們至今還經常在電視上看到這個叱吒風雲,但胸部會被剪掉的女性形象。李氏最終隨大唐王朝的傾覆而灰飛煙滅。

如果把世家理解為豪強,那就把他們看簡單了。這些家族以政治為業,其教育傳統、經濟條件和禮法門風使得讀書子弟成為治國人才,練武者躋身帝國主將。以各個世家大族為核心,還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官僚派系。而在地方,宗族祠堂擔負了比中世紀歐洲教堂更多的功能。包括慈善、信仰、司法、教育,甚至還有經濟管理,深具社會自治的價值。世家的影響不但行於廟堂之上,也及於江湖之遠。


此種情形與中世紀英國的貴族制多有類似。而且,和貴族為榮譽而戰的傳統一樣,士族階層也不惜為其名教理念而殉身。明末的山東新城王氏在明朝滅亡時,家族精英幾乎全部殉難。這頗類似於波旁王朝被法國大革命傾覆後,巴黎貴族紛紛輸誠,真正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的都是來自布列塔尼這些經濟不發達,但卻保留了更多傳統的貴族世家。


歷史上強悍如隴西李氏、剛烈如新城王氏的家族不勝枚舉,兩漢、三國、兩晉時期這些世家趁亂世成為歷史的主角。晉皇族司馬氏避難江東,就是因得到江東豪族顧氏和北方豪族王氏的支持,才能建立東晉政權。皇帝司馬睿甚至真誠地拉著王導一起接受大臣的朝拜,時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東漢劉秀能夠統一天下,所依靠的最堅強後盾,正是通過聯姻、鄉誼而結為一體的南陽豪族集團。其所加封的「雲台二十八將」中南陽人多達11人。


如此強悍的世家大族既是皇權統治的支柱,也是其威脅。兩漢魏晉南北朝時代,中央和地方政治均為這些家族所把持。有些家族甚至可以決定皇帝的歸屬。至於霸有天下而稱帝的家族也不勝枚舉。西漢就亡於外戚兼王氏家族的掌門人王莽。不過,也正是從東漢政權消滅王莽後,皇權開始了大規模的收權行動。


在專制制度下,因為最高權力的唯一性,皇權與世家之間形成了死結。所謂死結就是不死不休的權力鬥爭。在皇權與世家大族的千年鬥爭中,除少數時期達到了兩者的平衡外,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從西漢開始,凡掌權的人君必殺士族,而士族坐大也會架空皇權。一直到帝制滅亡,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不過,總體上的趨勢是:世家的力量不斷趨向衰微,而皇權則逐步加強,直到全面專制的降臨。

這當然是歷代皇室努力的結果。歷史上皇權向政治世家收權的方式大致有三種:屠戮、科舉、「秘書小組」。


政治世家往往演變為家族式的結黨營私,因此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會嚴厲地防範政治家族的挑戰。通常的情況下,皇帝不會孤軍作戰,而是尋找有力的奧援替代這些「專業治國」者。在缺乏自信的皇帝那裡,宦官常常是最佳的選擇。東漢士族在十常侍發起的黨錮之禍中損失慘烈;明朝的東林黨人也因與魏忠賢為敵而多罹滅族之禍。當然,宦官專權甚至比世家篡權為禍更烈,但為政治鬥爭計,皇帝就是離不開宦官。以宦官、外戚為工具對高級官員的殺戮和滅族,未嘗間斷。至於那些主動參與政治鬥爭的家族,必須在政治圈投下賭注,同時承擔巨大的風險。雍正、乾隆時期文字獄興起,呂留良等一代大儒及其家族都是受害者;因與政治走得太近,明清大族長洲申氏,太倉王氏,海寧陳氏、查氏,都在政治鬥爭中不斷被絞殺。即使被傳為美談的「杯酒釋兵權」也是以皇帝武力為後盾,並非哥們義氣的結果。


不過,真正造成士族沒落的,還不是皇權借宦官或錦衣衛手起刀落,而是庶族借科舉崛起。科舉的本意就是皇帝藉以培植自己的「專業治國」勢力。無論是唐太宗說的「天下士皆入吾嗀中」,還是後來殿試製度形成的「天子門生」傳統,都表明皇家要直接控制科舉取士的態度。靠科舉而不是裙帶舉薦而出仕的文官,衝破了以往士族壟斷仕途、「專業治國」的局面,但他們隨即又形成新的家族勢力。清初禁止結社,人們更加依賴血緣紐帶,科舉家族為了自保,也多通過聯姻鞏固勢力。康熙年間,科舉文官集團開始結黨,各擁皇子。興盛一時的江南曹家,就因跟錯了主子,被雍正目為八哥黨而抄家。


更直接的打擊家族參政的方式是借「秘書小組」奪權。康熙設立南書房,雍正設立軍機處,都是以皇帝的秘書班子替代和削弱內閣大臣會議或八王議政,從滿洲貴族、高級漢臣手中收回權力。皇帝借直接辦事機構架空六部和地方的傳統,甚至影響到了民國時期的黨國政體。


從政治家族興起的角度來看,古代中國和中世紀英國頗有相似之處,但結局不同。在英國是貴族壓制了王權,並以《大憲章》作為二者權力的邊界,從而確立了共和與法治的根基。共和意味著天下是大家的,不是某一個家族的,即使是皇族;法治則意味著,國王不過是所有貴族中最高貴的一個,但也必須服從一個更高的法律權威。來自共和與法治的力量,在革命劇變中同時保全了王室和貴族,直到今天。

而在中國,從歷史上看,皇權與世家之間的死結一直沒有打開。皇權在大多數時候能夠主動收權的原因是,中國的世家、士族等只不過是一個鬆散的統稱,他們之間從未像英國的貴族那樣形成自己明確的政治主張。士族取得權威後通常是篡位,而不是逼皇帝簽什麼《大憲章》;而皇帝則通過屠戮、科舉和「秘書小組」,不斷地消滅士族。


但問題是,作為中央和地方唯一成形、具有組織能力的政治家族,實際上在皇朝社會中具有政治支柱作用(和英國貴族在政治上的功能是一樣的)。這就不難理解,皇朝的中央集權會因消除異己的成功反而喪失了活力。當皇權的正統地位不斷強化,到清朝甚至形成了絕對專制統治時,政權的內核實際上已被掏空,而皇權與世家兩者相互殉葬的命運就不可避免了。(來源南風窗作者唐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愛情古詩詞100句!「我愛你」,學一句文雅的表白
精選宋人佳句四十三首
古代人為什麼這麼喜歡梅花
錢穆:讀書在於培養情趣提高境界
中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三個「夢」

TAG:水煮百年 |

您可能感興趣

蔣介石政府從列強手裡悉數收回主權,壯我中華尊嚴
最魅惑的妲己,你想收回家嗎?
如來佛祖為何要收回唐僧的紫金缽盂?
美媒:詹皇霸佔了騎士總經理位置 是收回他特權的時候了!
韓政府擬與美方磋商 力爭儘早收回戰時作戰權
韓政府正式提出:收回美軍戰事指揮權,軍隊必須由韓國掌控
大清王朝最後的絕唱:從日本手中堅決收回東沙島!
美韓首遇大危機:文在寅強勢收回作戰權
宋太祖趙匡胤真是「一杯酒」就收回了眾將的兵權?
居民家中挖到奇怪異物,發現是寶貝後被專家強制收回
韓擬儘早收回戰時作戰權,韓防長晤駐韓美軍司令鞏固韓美同盟
中印反擊戰為何不能收回領土?竟然隱藏四大謎團!
呂氏死後,行將就木的老臣們用什麼法子收回軍權,拿回劉氏江山的?
揭秘清政府是如何失民心:誰發了財 我想收回來就是我的!
宋朝做夢都想收回燕雲十六州,原因是什麼呢?領土還是戰略意義?
唐朝軍事家宰相: 令吐蕃畏懼的名將卻被收回兵權
農村土地確權後有使用期限嗎?土地會被收回嗎?
一戰時期用戰爭收回山東主權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足協將從里皮手中收回國足主導權?這個「主導權」是嘛得先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