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而不失華貴:澳大利亞堪培拉機場酒店
堪培拉機場酒店毗鄰機場,是當地的一個地標性建築。
[摘要]堪培拉機場酒店集優雅的戶型外牆和壯觀的高聳中庭於一體,現代而不失華貴。
當芝加哥建築師Burley Griffin將堪培拉放在一個幾何輻射軸線上與摩登巴黎做比較時,他所勾畫出的圓形便運用到了設計之中。在Bates Smart負責堪培拉機場酒店的設計工作時,整個設計團隊在經理Philip Vivian的帶領下,對這個令人沉迷的幾何形式進行深入發掘。
「我們的目標是建造一家特色鮮明的堪培拉酒店,既能反映出Griffin的原始設想,又能體現出酒店位於堪培拉機場門口這一獨特的地理位置。」Vivian表示,「經過對Griffin計劃的研究,我們採用了他那圓形和軸線的幾何結構,演繹出一個恰如其分的設計,使其成為機場航站樓的一個地標性建築。」
底樓外牆上的金色百葉窗實現了景觀與私密性之間的平衡。
建築最終的設計呈現出一個鮮明的圓形結構,無論你位於什麼方向,它都可以清晰地勾勒出航站樓的入口。
建築一端的圓形主體牆面略帶尖角,而緩緩展開的弧形玻璃外牆則拉開了動人心弦的一幕。圓形屋頂結構將酒店頂樓套房的露台包裹了起來,也與玻璃牆相輔相成,交相輝映。
酒店的曲線形外牆是由寬窄不同的玻璃面板交替拼接而成的,每塊玻璃的光澤都略有不同。儘管這一弧形牆面是由大量的平面玻璃組建而成的,但是這種組合卻給人一種極其順滑的錯覺。
從街道上便可瞥見壁爐和煙道頂棚等室內設計元素。
與此同時,這一布局最終給住客們帶來了一種居住型室內「框架窗」的感覺。
圓形主題又一次重複運用在了金屬遮陽板上,這一設計對建築的外牆進行了統一,窗帘的隨意拉閉都絲毫不會影響建築的整體外觀。
由於酒店並沒有震撼人心的景色,因此建築師們便將重心轉移到如何打造溫馨舒適的內部空間上。在酒店的底樓,「黃金」桿成為了室內空間的特色。
從金色的隔間到桿狀屏風,從沙發上的軟墊到巨型壁爐煙道,酒店標誌性的圓弧形主題隨處可見。
包括前台在內的酒店功能性設備都井井有條地隱藏在了隔間內。前台後方也採用了弧形主題,並與其自身的凸面設計相結合。
「開放式的底樓包含著酒店的社交區,可作為公共功能區來使用。」Vivian表示,「獨立的金屬桿設計借鑒自建築的主要幾何主體,並將前台、行政區域、廚房和幾間會議室等特定功能區包圍了起來。酒吧和休息區佔據了中庭的中心區域,而餐廳和壁爐則分布在周邊,從而方便截獲更佳的景緻。這些區域內的低矮天花板和金屬桿屏風既搭建起了一道私密的屏障,又與主區域自然銜接。
然而,室內的主焦點則集中在了圓形的中庭上,它將人們的視野引至了建築的頂部,酒店各層樓面上的客房都被有機地統一了起來。白色的圓形圍欄與昏暗的流通走廊形成鮮明反差,其效果可與紐約市內的古根海姆博物館相媲美。而酒店的這一設計更是宛如一條巨型卷邊綢帶,自大堂層面扶搖直上,形成層層的對比空間,令人嘆為觀止。
一個弧線優美的吧台區域成為了底樓的社交中心。區域地毯清晰地標示出了使用區域,同時也進一步再現了設計的圓形主題。
中庭內交替而上的白色環形圍欄和深色廊道與上方的天窗一同彰顯出了一種充滿抽象色彩的設計。
當住客們踏入房間時,光影也為他們提供著私密的掩護。
「在這雕塑般的內部空間頂部,幾扇大小不一的圓形天窗將浩瀚夜空盡收囊中,垂直的光柱直插入空間內部。」建築師解釋道,「天窗也打通了巨型建築與室外空間的視覺銜接。」
房間採用放射形幾何布局,以為住客們提供最佳的室內外風景。每間獨立的房間都設有深色的牆壁,以得到一種戲劇般的效果,而落地玻璃窗則配上了窗框,保持著一種宜居尺度。
從大堂望去,昏暗的走廊模糊了住客們的身影,頓顯設計的私密性。
公共衛生間與前台共用著一個隔間,那裡採光充足,風格現代。
種類紛呈的玻璃輪番登場,從室內望去,酒店弧形的牆面被裝點得活色生香。在屏風的點綴下,窗帘的開閉並未使外牆的風貌顯得突兀。
為了優化室外風光及室內採光,酒店客卧套房採用了開放式的布局,淋浴房和坐便器被玻璃牆隔在了後方。窗帘、遮光百葉窗和窗紗與圓形的金屬屏風相輔相成,巧妙地控制日晒,提升私密體驗。
網眼設計不僅為空間的私密性出了一份力,同時還呼應著酒店的圓形主題。從弧形外牆到屋頂,再到大堂地面上的區域地毯,這一主題無處不在,如影隨形。
項目:堪培拉機場酒店
位置:澳大利亞首都直轄區堪培拉
建築設計公司:Bates Smart
建築師及室內設計師:Bates Smart; Philip Vivian AAIA MSc (Urban Design), B Arch (Hons)
外牆設計及幕牆系統製造:G James
建造商:Construction Control
服務工程師:ND Y
土木及水力工程師:Mott MacDonald
景觀:Deborah Matthews, Indesco
消防顧問:Defire
音效工程師:SLR Consulting
外牆:齒形陽極氧化鋁板
屋頂:Lysaght Klip-Loc金屬甲板屋頂
地面:大堂,Romano石灰華,由Rivoland提供
貼面:大堂,美國胡桃木貼面,由Briggs Veneers提供
照明:Point of View
接待處傢具:Boheme扶手椅,由Cierre提供;Billani椅,由Cafe Culture提供,來自Insitu
石製品:接待處,Himalaya黑色噴砂花崗岩,由STS Stone提供;吧台及火盆,卡拉卡塔大理石,由Artedomus提供
前門弧形移門:Dorma
撰文 Charles Moxham
攝影 Anson Smart, Brett Boardman, and Rodrigo Vargas





TAG:詮釋 |
※澳大利亞奢華馬球盛會現場照片不堪入目
※澳大利亞餐廳推「魔鬼漢堡」,漢堡界又多了一位阿凡達
※為什麼澳大利亞現在是亞洲創業公司的最佳選擇?
※澳大利亞五星級酒店最神奇僱員,拉不拉多金毛犬應聘成為禮賓門衛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足跡發現在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最大的內陸城市——堪培拉
※郭德綱澳大利亞豪宅別墅,裝修高端奢華,比足球場大,還帶游泳池
※澳洲克洛澤,卡希爾梅開二度幫助澳大利亞淘汰敘利亞
※澳大利亞離中國很近,中國人為何沒有發現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斧子
※在澳大利亞打高爾夫 不誇張的說 球都容易丟!
※特斯拉在澳大利亞打造「世界最大鋰電池」
※澳大利亞的一家雞店
※大英帝國的奇葩審美:「勝利者」與「勇士」轟炸機亮相澳大利亞
※刷了不少實戰經驗:在伊拉克作戰的澳大利亞大黃蜂戰機
※澳大利亞水彩藝術家約瑟夫
※美國爆冷無緣世界盃 澳大利亞附加賽戰宏都拉斯
※澳大利亞特產,神奇的迷你馬
※亞馬遜擬進軍澳大利亞零售市場 已開始物色倉庫